中郵基金因違規被重罰!人才流失嚴重,九成基金產品年收益爲負

拾鹽士|出品

作者|多面金融工作組

作爲一家成立將近20年的老牌公募基金,中郵基金近日因“三宗罪”遭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重罰,並被暫停公募基金產品註冊六個月。

公告顯示,中郵基金因公司治理、合規內控和人員管理等制度不完善且未能有效執行;基金交易、股票入庫、基金銷售等制度不完善且未能有效執行;公司對境內外子公司管控存在問題共三項違法違規問題,被北京證監局根據相關規定採取責令改正並暫停受理公募基金產品註冊六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

對以上違規事實,中郵基金表示將按監管要求即行整改、查缺補漏,提升公司治理、合規內控、業務管理以及對子公司的管控水平。

事實上,在監管對於基金公司開出的罰單中,暫停新基金註冊這一懲罰並不常見,也算是一項較爲嚴重的處罰。作爲“公募基金第一股”,近年來中郵基金合規問題頻現,人才流失嚴重,業績增長乏力,“掉隊”跡象十分明顯。

合規內控問題頻現

“公募基金第一股”高光不再

公開資料顯示,中郵基金成立於2006年,並在公募基金中率先完成股份制改造,於2015年末登陸新三板,成爲“中國公募基金公司上市第一股”。

同年,中郵基金的管理規模也達到了頂峰。截至2015年底,公司管理規模爲789.30億元,在102家基金公司中排名29。然而,此後中郵基金規模卻連年呈下降趨勢。2023年半年報顯示,中郵基金管理規模僅爲573.64億元,與頭部基金公司已經拉開較大距離。

圖源:Wind

但就是這樣一家老牌基金公司,多年來卻頻踩合規紅線。正如此次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中所說,中郵基金在公司治理和內控方面的問題已不容忽視。

多年前,中郵基金曾多次出現“老鼠倉”事件。2014年初,中郵核心優勢靈活配置基金經理厲建超因承受不住壓力,主動投案自首,消息一出震驚了資本市場。

2016年,厲建超案二審判決結果顯示,2011年11月11日至2014年1月22日,厲建超任“中郵核心優選基金”基金經理,對所負責的基金進行投資決策,決定買賣股票的種類、規模、時機等,任職期間,厲建超利用因職務便利獲取的內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開信息,使用其控制的“孔某”“孔某某”等10個證券賬戶,先於、同步或者稍晚於基金買入、賣出與中郵核心優選基金投資相同的股票,累計趨同交易金額9.15億元,累計趨同交易獲利1682.80萬元,情節特別嚴重,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並處罰金1700萬元。這也成爲了全國首例以“情節特別嚴重”定罪的老鼠倉判例。

但這一典型違規案件的發生,似乎並未給中郵基金帶來內控合規管理的提升。2017年5月,中郵基金原投資總監鄧立新“因其個人行爲,接受相關部門調查”。

葫蘆島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信息顯示,鄧立新自2009年3月至案發前止,單獨或夥同孫某鴻、王某一起操縱上海、北京兩地的12個股票賬戶,先於、同期或稍晚於中郵旗下的兩隻基金買賣相同股票,涉及成交金額34.7億元,非法獲利5507萬元。

不止一位基金經理搞“老鼠倉”,不僅暴露出中郵基金操盤人員存在職業道德問題,而且也內部合規管理問題也亟待提升,事情發生後,不由得讓購買了中郵基金產品的基民們憂心忡忡。

張志名難挽業績頹勢

明星基金經理缺失、人才流失嚴重

衆所周知,基金公司的核心是人才,而投資人追逐着的明星基金經理,也就成爲了基金公司綜合實力和業績水平的另一種象徵。因此,優秀的基金經理也成爲基金公司競爭的焦點。

而中郵基金也曾有過“兵強馬壯”的高光時刻。2013年,正處於上升期的中郵基金擁有任澤鬆、鄧立新、許進財等明星基金經理,三人並稱“中郵三劍客”。其中,任澤鬆更是成爲2013-2015年那輪大牛市中最耀眼的一顆“星”。

2015年,由任澤鬆管理的“中郵戰略性新興產業基金”持有了樂視網。彼時的樂視網正處於迅速發展時期,股票也一路飆升,中郵戰略新興產業在這一年獲得了106.41%的豐厚回報,業績表現驚豔市場,但也爲未來的發展埋下了隱患。

在此後不久,任澤鬆管理的基金接連踩雷爾康製藥、宣亞國際以及樂視網等,虧損慘烈。而任澤鬆在經歷了“滑鐵盧”後,於2018年黯然退出了中郵基金,轉入私募領域。隨後,許進財也於2018年10月離職。而“中郵三劍客”中的另一位鄧立新,也因前文提到的“老鼠倉”事件徹底隕落。

從此以後,中郵基金再無明星基金經理,往昔輝煌不再。

據統計,中郵基金的基金經理平均工作年限和最長工作年限都不及業內平均水平,在過去一年內更是有多名基金經理離任,團隊流動性非常大。

事實上,近年來中郵基金人才流失問題已較爲嚴重。數據顯示,中郵基金目前共22名基金經理,平均任職年限只有2年又81天。據近幾年數據可知,2020年中郵基金共有7位基金經理離任,2021年離任3名,2022年又有4名基金經理離職。今年剛過半,又離任兩位基金經理。今年6月16日,在中郵基金任職4.82年的任慧峰離任;7月11日,在中郵基金任職8.32年的張騰離任。公告顯示,二人的離任原因皆爲個人原因。

除了基金經理的頻繁離任,近幾年,中郵基金的高層也經歷了一輪較爲密集的人事變動。

2020年9月,中郵基金髮布公告稱,董事長曹均因個人原因離任。曹均離任後,中郵基金任命首創證券副總經理張志名代任董事長。3個月後,畢勁鬆上任中郵基金董事長。2021年5月,中郵基金公告總經理孔軍任職屆滿離任,張志名接任。2023年8月18日,中郵基金前副總經理朱宗樹於8月17日年齡屆滿退休,同日李小振和唐亞明出任副總經理,其中唐亞明還兼任財務負責人。

自2021年張志名擔任中郵基金總經理後,他便一直將固收業務作爲公司的短期發力點和規模增長點。儘管其曾爲首創證券固定收益總部副總經理,並創造了過人的業績,但也未能扭轉中郵基金業績的下滑趨勢。

財報顯示,2023年上半年中郵基金實現營收2.60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67億元下降2.60%;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4149.37萬元,同比下降22.72%

回顧過往數據,2018年-2021年公司淨利潤分別爲1.646億元、1.512億元、1.458億元和1.282億元。根據2022年中報,公司2022年上半年淨利潤僅有0.379億元。今年上半年,淨利潤略有提升,約爲0.71億元。

九成基金產品年收益爲負

權益投資產品業績分化嚴重

據天天基金網數據,中郵基金混合型基金產品中,近1年僅有五隻實現了正增長,其中有兩隻產品的基金經理都是金振振。從其履歷來看,金振振是公募新人,2022年8月纔開始管理中郵未來成長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在此之前他曾任中郵基金研究員。

不過,這位任職不過一年左右的新銳基金經理業績卻可圈可點。截至10月27日,其管理的中郵未來成長混合A和中郵未來成長混合C近1年收益超25%,日增長率超2.70%,在同類可比6586只基金中排名27名,在業內前0.5%。而這隻基金在上一任基金經理手下時,回報率僅爲-11.89%。

來源:天天基金網

然而,除了收益率爲正的5只基金外,中郵基金旗下剩餘39只混合型基金近1年收益率均爲負,佔比近九成,權益類基金產品業績分化明顯。只有4只產品收益率超過10%,而跌幅超過10%的產品有20只,更有3只跌幅超30%。

其中,中郵核心成長混合下跌33.35%,同類排名3243/3391。這隻基金不僅短期業績落後,而且自成立15年來,累計虧損逾45%,年化虧損3.73%。

數據顯示,中郵核心成長混合成立時基金規模達149.57億元,後經申購,2007年年底該基金規模一度增至481.74億元,是中郵基金旗下管理規模最大的一隻基金。

連年虧損,也使衆多基民對這隻基金的信心喪失。如今中郵核心成長混合的管理規模已下降至26.62億元,與最高值相比降幅高達94.47%。

通過觀察中郵核心成長混合的淨值變化可以發現,這隻基金在2023年年中淨值出現了大幅向下變動,2023年10月底淨資產較上一報告期減少了20.93%。

觀察這隻基金的持倉股可以發現,今年第二季度,該基金更換了7只個股,並全部選擇了傳媒遊戲板塊。有業內人士分析,聯想到第一季度這一板塊漲幅明顯,可推測該基金尚未形成自己的風格,有跟風追漲的嫌疑。

基金投資者都知道,盲目跟風追漲,十有八九會高位套牢。不出所料,自6月開始,傳媒遊戲板塊相關個股紛紛見頂回調。三季度,姚記科技跌幅達42.06%;南方傳媒、三七互娛、寶通科技分別下跌21.54%、36.49%、26.62%。

不僅如此,中郵核心成長混合還踩雷建築裝飾板塊上海港灣。該基金在去年第四季度就重倉上海港灣,並且持續提高倉位,今年第二季度位列第一大重倉股。不過8月23日及24日,上海港灣股價連續大跌,合計跌幅近20%。

按照現在的情況來看,被套住的投資者,很可能要等到下一次牛市才能回本了。基民們也因此怨聲載道,“選股能力極差!”“騙子基金,吃基民肉、喝基民血,還有點良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