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兩岸制度競爭 臺灣還剩多少優勢
曾幾何時,臺灣不再談「制度之爭」,寧重建圍牆鐵幕,反倒是大陸國臺辦主動拋出了「兩岸開始進入制度和人才之爭」,展現自信,願意與國民黨、民進黨一起比賽,看誰更愛臺灣,誰讓老百姓有更多元的選擇,真讓人有二十年河東、二十年河西之感慨!
長久以來,在制度面上瞧不起中共乃至於妖魔化中共,一直是綠營獲取權力的主要手段。如今,綠營口中的「妖魔」,卻以極大自信拋出「制度之爭」,要和臺灣的政黨比賽「愛臺灣」,臺灣從官到民、朝野上下,能不警惕這背後的訊息?
什麼是「制度之爭」?國臺辦提出的標準是「能夠讓民衆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能夠給民衆提供更好的發展機會和更大的發展空間」。國臺辦「只經不政」的定義雖不夠周延,在情在理卻很難反駁,畢竟臺灣人才「用腳投票」已成爲趨勢,大陸顯然站上制度之爭的上風。
多年以來,臺灣在追求民主化的道路上,一直有個想當然爾的認知:民主政治具有不容挑戰的優越性與正當性。但這樣的理所當然,就今日具體實踐的結果來看,並沒有那麼理所當然。首先,相較於大陸政治體制所展現的高效率,臺灣民主制度的無效率,早已拖慢乃至於拖垮了經濟的發展。更不幸的是,即便治理效能不如大陸,公共建設與經濟發展落後大陸,但如果人民擁有充分的自由權、執政者的權力能夠受到節制、私人財產受到充分的保障,人民或許還願意忍受較差的公共建設與較慢的經濟成長。
可是,現在連這樣的公民安全感,也在快速崩解中。國民黨雖然顢頇無能,對權力卻知所節制,民進黨上臺後則傾其所能集中權力、壟斷資源,制衡機制正快速遭到破壞。
立法權成了行政權的橡皮圖章,在行政立法二權一體的極權模式下,執政者透過各種有違憲疑慮的立法,清算追剿在野黨,意圖瓦解政黨政治。就連本應超然獨立的司法權,在行政權的干預與監察權的騷擾威嚇下,獨立性逐漸消失,民進黨政府甚至提出法案,準備授權總統與立法委員,介入最高法院與最高行政法院法官的遴選與任命。
民進黨執政短短兩年,已建立行政、立法、監察、司法「一條鞭專權」機制,貫徹了連美國川普總統都做不到的「贏者全拿」。川普即使有十分專斷的一面,但移民政策還是被法院打回票。換言之,川普雖然十分強勢,但美國民主制衡力量仍相當堅實。
民進黨狀似罹患權力貪婪症的暴發戶,想掌管輿論,操控社會共識,無所不用其極想要集權。民進黨的濫權,凸顯臺灣民主政治與選舉制度,確實存在嚴重的問題,不容我們繼續作聾裝瞎。
看看大陸,前國防部副部長林中斌引用歐巴馬總統財政部顧問Steve Rattner在《紐約時報》的評論:「過去4年,中國減少了32%某種空污微粒。同樣的成就,美國在1970年通過Clean Air Act法案之後花費12年才做到。北京治理模式在最短時間內把最多的人民拔離貧窮,人類歷史從未得有。」民主老大哥美國的學界與政界,都開始正面看待中國奇蹟背後的制度優點,臺灣還能繼續夜郎自大、坐井觀天嗎?
臺灣必須切實自我反省,承認自己的制度出現問題、客觀認知大陸制度優越的一面,纔有可能重建20年前拋出「制度之爭」時的豪情與信心。
兩岸的「制度之爭」,臺灣該警惕卻無需惶恐,既然是「最好的制度獲勝」就沒有任何人會受損。臺灣的制度要更好就必須要「舍民主之短」、「就民主之長」。大陸也應保持制度謙遜,把臺灣制度當成參照的對象。特別是共產黨要來比賽「愛臺灣」,不要以爭取人才到大陸爲滿足,還要爭取臺灣民心,讓臺灣人民在臺灣也能看到大陸的進步、機會與希望。
兩岸都應該更有胸襟地看待這新一波的「制度之爭」,並且在「臺灣人就是中國人」的民族認同基礎上,進行中國人與中國人之間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