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柯文哲陷風暴 藍白同舟共命

中國時報社論

以清廉勤政自持的柯文哲陷入競選經費風暴,加上先前在臺北市長任內的京華城、北士科及臺智光案,他恐劫數難逃,不僅不貪不腐的人設崩解,牢獄之災或難倖免。柯文哲爲民衆黨的主導人,他一旦政治生命凋謝,受衝擊的不僅是第三大黨的民衆黨,也將重創在野勢力,畢竟他曾在這次總統大選囊括了26%的選票,其中力挺他的「小草」動向如何,更關乎未來朝野勢力的競逐與興衰。

整肅在野黨 削弱監督力

柯文哲第一次選市長獲民進黨禮讓,得票應是以綠營選民爲主,競選連任面對藍綠兩黨夾殺而能突圍,一方面是靠不滿兩大政黨執政績效不彰且長期鬥爭誤國的獨立選民支持,另一方面則是聚攏了大量青年選票,對他熱切支持所致。至於總統大選,則是連任市長的延續與擴大。他和民衆黨弱化之後,以青年爲主的支持者流向何方影響重大,一般咸信民進黨可能「笑納」較多。

如果柯文哲和民衆黨無法凝聚衆多選民,則最大獲利者將是民進黨,獲得衆多年輕選票加盟後可將目前4成鐵桿支持者拉昇到5成左右。因此,柯文哲的創傷應該也是在野勢力的削弱,在朝勢力可能進一步坐大。

柯文哲所以能擄獲一般人尤其是年輕人的心,主要是建立在道德基礎上,一旦清廉的政治貞操被人懷疑,將墜入凡常政客之列,任人品評貶抑,再也無法繼續站在道德高地上,揭批執政黨諸般失德又無能的醜態。這正是柯文哲重摔一跤對在野勢力最大的衝擊。在野黨如果自身陷入貪腐疑雲,則將失去道德高度,甚至陷入政治泥淖中,還有什麼立場與聲量監督執政黨?國民黨近年雖然清正自持,遠離貪腐污點,但柯文哲和民衆黨的清廉崩盤難免產生外溢效應,傷害在野黨的形象。

當務之急,是民衆黨必須徹底自清,不要再掩飾真相,不要做無謂的辯解,徹底清查案情原委,該負責的人承擔起責任,離開團隊甚至辭去現職,如果柯文哲確有申報不實、帳目不清、縱容周邊人貪腐,則應交出黨權,給民衆黨清理門戶重建形象的機會,如此才能恢復民衆對其清正廉潔的信心。

民衆黨也必須認清,民進黨在總統選舉與立院席次居於「雙少數」劣勢,造成執政困難,亟欲打破現狀,以期取得多數執政的優勢,因而磨刀霍霍。從反對立法院的改革案開始,到發動罷免基隆市長謝國樑的行動,其整肅在野黨的意圖與動作不曾中斷,在野人士任何瑕疵或是把柄都可能成爲突破口,將其繩之以法,挫損在野實力與席次,毀滅其監督執政黨的正當性。

分化在野黨 合作大考驗

國民黨也必須有此認知,不容有任何貪腐情事存在,徹底做到無懈可擊。另一方面,對於柯文哲和民衆黨落難,應哀矜勿喜,不要因爲一個不願誠心合作的在野政黨挫敗而慶幸,畢竟大家共同面對霸道執政黨的威逼與壓迫,民進黨必然動用司法資源對付在野政黨,今天柯文哲,難保明天不會朱立倫,任何在野政黨被削弱就將使執政黨勢力更壯大,將更有力量與口實整肅在野黨。

事實上,柯文哲淪落到如此田地,也是他自以爲實力強大,可以單獨競選總統有勝望,毀約撕毀藍白合作協議,結果不但落得第三,讓賴清德可區區4成選票就打敗分裂的在野黨,如今可以笑傲江湖,好整以暇地打壓在野黨。

柯文哲遭受重傷對國民黨、對臺灣政局發展絕非好事,一方面是在野勢力受創,更難箝制民進黨的極端政策與貪腐慣行,一方面將使藍白在2026年、2028年選舉合作的機率與效益降低,民進黨及賴清德總統可望再度坐收漁翁之利。在此民衆黨受難之際,國民黨應有脣亡齒寒的痛切感,不必落井下石,除繼續在立法院共同監督民進黨的施政,也尋求在後年的地方公職選舉中緊密合作,以便培養2028年總統與立委選舉的合作機緣,一舉拉下霸道執政的民進黨。

民衆黨的許多支持者原非國民黨可以掌握,而民衆黨單打獨鬥,不僅無法圓執政之夢,反給民進黨分化在野勢力的空間。在野黨合則兩利,分則兩害;爲了不讓民進黨積極謀獨的兩岸政策將臺灣推上火坑,在野黨必須捐棄本位主義,及早醞釀合作機緣,纔是福國利民的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