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韓流vs.颱風系列一》守護民主的無敵鐵金剛聯盟
鴻海董事長郭臺銘(左)、高雄市長韓國瑜(右)。(圖/本報資料照)
平地一聲雷,鴻海董事長郭臺銘宣佈參加國民黨總統初選,並拒絕徵召,讓原已凝聚「徵召韓國瑜」共識的國民黨突然間大轉彎,造成韓國瑜支持者反彈,次日國民黨又宣稱,徵召韓國瑜參加初選的規畫不變。對韓國瑜、朱立倫的支持者來說,吳敦義因人設事、毫無原則,真是難以想像。心有不平的韓粉和新形成的颱風,開始在網路相互對峙、批評,國民黨的內聚力面臨威脅。
郭臺銘有意參選總統不是新聞,但過去外界沒有認真當一回事,因爲中間的影響太大、阻力太多。他既然決定參選,就必須面對外界的質疑,並說服社會大衆。首先他要面對的,是鴻海經營權的轉移問題。他長期以來,以個人意志貫徹鴻海的營運,他究竟能否割捨,是第一個關卡。
不容否認,郭臺銘經營企業成功,其企業經營的能力、魄力、執行力都受社會肯定。但企業經營的成功,未必等同國家治理的成功。而且,就算郭臺銘真的有使命感,願意對鴻海放手,但他個人的形象是否真能在選舉中獲得選民認同,仍不無疑問。他是「社會達爾文主義」信奉者,對個人,對企業,都秉持「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但作爲國家領導人,不用能弱肉強食的角度來看待人民的需求、弱勢的照護。郭臺銘若要參選,其對人待事的風格必須有重大的調整!
再者,郭臺銘宣佈參選,國民黨爲什麼用最快的速度補齊他的黨員資格,當然是因爲他在國民黨財務艱困時的金援,但用4500萬就買回黨員身分,獲得參加初選的門票,會不會太因人設事?這與郭臺銘對初選所謂的「建立制度」沒有牴觸嗎?
郭臺銘的企業是世界級的,參選總統的影響也會牽動世界。選民疑心的是,若郭臺銘當選總統,究竟是他影響世界,還是被世界影響?如果一項對臺美關係有利的政策,卻對郭總統在美國的產業不利,他是會推動,還是不推動?兩岸政策上亦復如此,既然他要參選總統,就要講清楚。
顯然,郭董事長的資產極可能是郭總統的原罪。有人會說,可以比照美國總統的「盲目信託」,但盲目信託是要讓總統都不知道自己的資產內容,而郭臺銘的財產「大到難以盲目」。《日本經濟新聞》就質疑,以郭臺銘「獨裁」經營的風格,若真的卸下董事長職務,恐將造成鴻海、夏普的混亂,這對未來的郭總統來說,絕不是臺日關係的加分。
如果國民黨真的覺得,初選的競爭對大選來說不是壞事,也有互相拉擡的效果,那就不能打假球,必須營造一個讓韓國瑜被動參與的機制,纔是2020的萬全之策。韓國瑜雖拒絕參加初選,但若納入民調,依然是黨內第一,參選與否就不再是韓國瑜個人意志所能決定。「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着」,民調最高的人就是那個高個子。韓國瑜如果也認爲,要救臺灣才能救高雄,就必須表態讓民調說話,不能模糊閃躲。
再來看朱立倫,他的民調輸給韓國瑜,但和柯文哲互有勝負,當黨中央說「必須派最強的人選」,暗示朱立倫退讓,朱就大方表示「支持徵召韓國瑜」,顧全大局的氣度,讓國民黨一片混沌的局面頓時柳暗花明。最新民調顯示,郭臺銘並非唯一最強,與韓國瑜只在伯仲之間。朱立倫曾說過「初選將全力以赴」,他當然應該也有機會發揮自己的優點,參與黨內競爭。
2020臺灣必須改變,就無色覺醒超越藍綠的思維,「韓柯合」應是絕佳組合,但難度很高。柯文哲如果決心參選,必須清楚說明他的治國理念,首先要和陳水扁畫清界線。陳水扁貪腐是臺灣共識,也對臺灣造成重大傷害,柯不能爲了政治利益而和陳水扁曖昧;第二,柯文哲主張兩岸一家親,年輕族羣的信任是他最寶貴的資產。年輕世代在民進黨鎖國教育下,顯現了對中國大陸因不理解而生的恐懼,從外科醫生轉爲政治醫生的柯文哲,從醫人變爲醫國的柯文哲,要對如何引導年輕世代認識兩岸局勢、國際環境有責任感,並形成具體政策。
民進黨執政讓兩岸關係崩盤,陷入鎖國危機,濫用國家資源、限縮人身自由、踐踏新聞自由、恢復入境黑名單,更讓臺灣陷入民主危機。不管是韓國瑜、郭臺銘、朱立倫,甚至柯文哲,都有責任把自己裝備成無敵鐵金剛,組成守護臺灣民主、兩岸和平與公平正義聯盟,至於最後由誰代表出戰,讓民意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