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瞭望丨山寨論文繁榮,“正宗”學術造假

花錢就能發論文?

近日,湖北荊門警方破獲了一起跨多省的僞造期刊案件,涉及徵稿、組稿、印刷甚至通過網站內部人員將虛假論文上傳的完整產業鏈。警方查獲假冒期刊雜誌20餘種,刊登論文3萬多篇,涉案金額1.5億多元。

涉案金額之巨,期刊數量之多,令人觸目驚心。但更讓人憂心的是,這或許只是學術體系、人才評定系統中結構性亂象的冰山一角。

熙熙攘攘,利來亦有利往。近些年,山寨期刊、論文代寫、版面尋租等學術亂象頻發,也在一定程度上警示我們,不能止於個案的處理,必須追問:誰是這些期刊的主要光顧者?這些期刊最後流向何處?其背後究竟反映了哪些深層次問題?

01

儘管國家三令五申“科研誠信”的極端重要性,但近年來,圍繞學術期刊產生的亂象不少。

版面尋租,將學術公器矮化爲牟利私器。正常來講,期刊編輯往往對於論文選用有一定的影響力,部分期刊爲了維持發展,收取少量版面費,尚可以理解。但當版面是一種稀缺資源時,不少期刊便經不住尋租誘惑。爲了牟利,或公開,或半公開地出售版面,不顧文章質量與學術底線。

論文代寫火熱,學術成爲商品。論文代寫與版面尋租幾乎是配套產品,先花錢請人代寫,再花錢找期刊發文,學術不端就此完成了閉環。此前就有媒體報道,畢業論文代寫,有着龐大的“客戶羣體”。一些不願意花費精力或沒有能力完成學位論文的高校畢業生,成了中介撈錢的“池魚”。

山寨期刊層出不窮,學術成爲“指標”。去年2月,在北京順義法院處理的一起案件當中,一對姐弟召集代理人員,仿冒正規期刊徵稿,私自印刷假冒刊物,僅4年時間,代發文章十餘萬篇,牟利1800餘萬元。更有甚者,會搭建期刊數據庫,給“上鉤者”一種網絡可查的真實感。

而荊門警方破獲的這一案件,則有一些新特點。綜合公開報道,我們可以勾勒出這一山寨期刊產業鏈的運行邏輯:

在上游,通過線上渠道推廣,只要花錢就能將自己的文章刊登在正規期刊上;在中端,設立線下編輯部,進行排版印刷,刻制虛假公章發放論文錄用通知;在末端,與數據庫工作人員進行合作,讓其利用職務之便,在數據庫內上傳虛假期刊。

嚴密的產業鏈,讓其與類似案例相比,有一個突出特點,即期刊數據庫內部失守,工作人員將山寨論文收錄進權威數據庫,從而完成了“正規期刊”的華麗轉身,這反過來也成了機構的最大賣點。這也表明,學術造假的手法在不斷變化,值得警惕。

02

一個山寨小作坊能做到上億元的銷售額,讓人震撼,也倍感遺憾悲哀。值得追問的,是什麼“滋潤”瞭如此龐大的市場?

答案或許並不複雜:有需求才有供給。儘管社會從上到下多次呼籲破除“唯論文”傾向,但論文在許多領域依然與人才評價體系緊密相依,被附着了太多功利化的期待。它不僅滋生了山寨論文、代寫論文等亂象,污濁了學術生態,更堵塞了不少人才的上升可能,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局面。

而期刊到底是真是假,作者心裡當然有數。畢竟在一個研究領域,有哪些正規期刊,研究者想必並不陌生,並且,簡單一查就能證僞。或許,真不真從不重要,重要的是,附着在論文之上的功利目的能否達成。過於細究真假,反而顯得格外不識趣了。

職稱評定是一個重災區。據此次負責該案的荊門警官介紹,“這些(論文)在數據庫裡保存都不會太長,也就一兩個月的時間。等作者評完職稱後,該員工就會將相關文章撤掉下網。”

這說明,山寨期刊既迎合了,也滿足了部分人職稱評定的需求——或許不能全怪某些人的功利。就拿教師職稱評定來講,在不少地方,小學教師的職稱評定都有論文要求,這本身就極不合理。調查顯示,44.1%的專業技術人才和40.2%的用人單位認爲,“唯論文”的問題還未得到根本改變。

大學則是另一個重災區。一方面,論文與評優、評先、評獎相綁定,免不了有人“劍走偏鋒”。此前已有媒體報道過,競爭激烈的保研中,不少人爲了加分,也會選擇花錢發“水刊”。

另一方面,不少高校研究生甚至是專碩畢業要求裡,都有論文發表的要求。而在最近新一輪研究生大擴招的背景下,學術刊物的數量卻變化很小,這儼然加劇了“僧多粥少”的局面。

並且,不少刊物的關係化,疊加高昂的版面費,研究生羣體的學術生存將更加困難。這或許將加劇亂象,迫使研究生羣體成爲山寨期刊、版面尋租的又一大顧客羣體。

03

破除山寨論文亂象,需要標本兼治。比起對供給側的雷霆出擊,對需求側的紓解更加重要,也更加迫切。

從治標來說,需要監管部門緊跟學術造假的新形勢,保持監管高壓態勢,以典型案例的嚴格處理,來提振風氣,起到舉一反三的震懾作用。

此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提出以優化科技創新環境爲目標,以推進科研誠信建設制度化爲重點,以健全完善科研誠信工作機制爲保障,堅持預防與懲治並舉,堅持自律與監督並重,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嚴肅查處違背科研誠信要求的行爲。後續成效值得期待。

從治本來說,需要將破“四唯”落到實處,探索更加合理科學的人才培養與評價體系。山寨論文能通過職稱評定審覈,說明不少單位在“唯論文”之外,還存在着“唯指標”的痼疾:論文質量高低、刊物權威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有發表,又發表了幾篇。重視論文本是科學之舉,但對待論文的態度與方式,卻又與科學相悖。

對於人才評定,需要把握不同領域、不同行業人才的專業特點,避免“一把尺子量到底”,讓專業人才在評價制度中能夠人盡其才,釋放更大潛力和動力。

例如,對於教師的職稱評定,能夠結合教學一線的實際,誰說會寫論文的老師就比不會寫論文的老師更會教書呢?北京的改革就將職稱評定分爲品德、能力和業績3個方面,而吉林的改革則提出:凡在一線工作滿30年,並擔任一線教師崗位10年,同時滿足高級教師基本條件的教師,均可直接晉升高級教師。

而針對研究生擴招的大背景,一方面需要適當增加版面資源,適當降低刊物開設的要求,滿足研究者的正當發表需求;另一方面,需要改革“唯論文”傾向,結合不同專業的特點,設置科學的多元化的畢業要求。例如,不少學科的專業碩士學位,能否以專利、作品等取代論文,都值得探討。

總之,打掉一個山寨論文產業鏈容易,但更重要,也更迫切的,是徹底剷除滋生山寨論文的土壤。

原標題:山寨論文繁榮,“正宗”學術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