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需求疲軟競爭加劇 多家跨國公司發出警告

中國房地產危機導致民衆資產縮水,消費更加謹慎,對外國品牌興趣減弱。(圖/新華社)

最近中國經濟復甦步伐艱難,市場需求疲軟,許多跨國企業集團公開發出警告,近3個月來銷售額下滑近1/4。與此同時,大陸消費者對外國品牌興趣減弱,來自大陸本土的競爭加劇,許多西方品牌正在被中國品牌超越。

據《金融時報》報導,從大衆(Volkswagen)到百威英博(AB InBev)再到歐萊雅(L'orachimal)等跨國集團都對中國市場的需求敲響了警鐘,廣告巨擘WPP集團首席執行官雷德(Mark Read)說,全球大部分消費品行業在都面中國需求疲軟的問題。奢侈品和美容產品的歐萊雅公司估計,今年上半年在華銷售下降了約2%至3%,大衆汽車旗下的保時捷則表示,截至今年前6個月,該公司在華的銷量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3。

報導說,自2021年底以來中國陷入房地產危機,削弱了對消費品的需求。疫情過後,許多本地和海外企業都期望以消費爲重點的刺激措施能推動經濟增長,但是種情況並未發生。

惠譽評級的分析師指出,今年上半年中國餐飲業的增長速度自2010年以來首次放緩至8%以下,不包括疫情時期。惠譽分析師說,「不確定性及房價下跌導致家庭財富縮水,非必要支出減少或轉向」,這一趨勢已從餐飲擴展到服裝、化妝品和珠寶。

歐萊雅集團首席執行官葉鴻慕(Nicolas Hieronimus)說:「中國全球唯一的消費者信心極低的地區。儘管中國仍是許多跨國公司的增長市場,但在汽車等一些行業,海外生產商面臨着來自國內競爭對手的巨大威脅。」上海諮詢公司Automobility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海外品牌市佔率從2020年的64%下降到38%。德國汽車商尤其嚴重,保時捷和大衆汽車首席執行官奧博穆(Oliver Blume)表示,目前尚不清楚保時捷Taycan等電動跑車的需求是否會回升,「我們還不知道(中國)是否存在電動汽車的豪華車細分市場」。

賓士汽車今年上半年在華汽車銷量比去年同期減少9%,CEO康松林(Ola Källenius)表示,中國的奢侈品市場正在降溫,他將部分原因歸咎於中國的房地產危機。他說:「我們不知道中國消費者需要多長時間才能重拾信心」。克萊斯勒前中國區負責人、Automobility創始人羅威(Bill Russo)說,除特斯拉外,外國汽車製造商「在面對中國消費者對電動汽車不斷變化的偏好時,集體未能作出調整」。

不過,百勝中國首席執行官屈翠容(Joey Wat)本週在投資者面前表現得更爲樂觀,因爲這家必勝客和肯德基在華的運營商上半年業績好於預期,淨收入增長了8%。屈翠容說:「最近,看空中國似乎很時髦。但是……即使按照目前的增長速度,中國的年增長率仍佔全球的近1/3」。但她也承認,「現在生意不好做」,而且預計本季度市場不會發生變化。

釀酒商安海斯-布希英博將二季度中國銷售額下降15%歸咎於消費需求疲軟和中國部分地區的惡劣天氣。該公司CEO杜克雷(Michel Doukeris)表示,儘管消費者支出疲軟,但在中國,喝少量但更貴的酒的趨勢依然存在,「長期的基本面仍然存在」。

跨國集團高管和分析師還警告說,競爭力強的中國品牌數量不斷增加將帶來長期威脅。總部位於上海的中國市場研究集團(CMR)創始人、董事總經理雷小山(Shaun Rein)說,許多外國品牌面臨着強大的國內競爭對手,「西方品牌正在被中國品牌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