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上市公司首份年報出爐 行業同質化競爭加劇

證券時報記者 沈寧

南華期貨日前率先披露2023年年報,這是A股期貨公司今年披露的首份年報。南華期貨去年淨利潤大增63.32%;實現基本每股收益0.66元,增長63.33%。

今年以來,國內期貨上市公司股價總體表現弱於大市。業內人士認爲,在金融業業績增速放緩背景下,期貨業的競爭或將進一步加劇。

淨利大增超六成

南華期貨年報顯示,去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2.47億元,同比下降8.45%;淨利潤4.02億元,同比上升63.32%。

據中期協此前數據,去年全國150家期貨公司累計實現營業收入400.9億元,同比下滑0.17%;淨利潤爲99.03億元,同比下降9.88%,繼2022年後行業連續第二年出現淨利潤下降。對比行業數據,南華期貨淨利潤增速亮眼。

截至2023年年底,南華期貨境內期貨經紀業務客戶權益爲212.48億元,同比增加11.32%。值得注意的是,南華期貨還披露了2023年年度權益分派預案,擬每10股派0.66元,合計派發現金紅利4026.43萬元。

境外金融服務業務成爲南華期貨快速增長的重要突破口。去年其境外金融服務業務營業收入高達5.6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45.48%,毛利率更是達到70%,遠超期貨經紀業務的18.51%。實際上,2022年,南華期貨境外金融服務業務營收同比增幅就達到了107.2%,這意味着公司在這項業務上連續兩年實現營收翻番。

行業競爭加劇

中國期貨業經歷過去三年高速增長,正逐步進入平穩發展的存量博弈階段。行業競爭不斷提升,頭部化趨勢日益加強。

南華期貨在年報中表示,目前我國期貨公司同質化競爭現象嚴重,行業集中度較低,難以形成規模效應。隨着證監會推動以淨資本爲核心的風險監管指標體系,以及對期貨公司分類監管思路的貫徹執行,我國期貨行業正迎來新的發展階段。參考國際期貨行業的發展經驗,金融創新將推動期貨公司規模化發展,其規模效應將逐步顯現,市場集中度也將逐步提升。

今年以來,期貨業整體情況看上去並不樂觀。中期協最新統計資料表明,以單邊計算,2月全國期貨交易市場成交量爲3.32億手,成交額爲30.47萬億元,同比下降分別爲38.7%和25.61%。1~2月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量爲8.84億手,累計成交額爲74.49萬億元,同比分別下降5.87%和增長4.93%。

另據中期協日前發佈的《2024年1月期貨公司總體及分轄區經營情況》,今年1月全國150家期貨公司營業收入22.46億元,環比下降53.74%,同比下降23.23%;淨利潤0.54億元,環比下降95.15%,同比下降93.02%。客戶權益則再度下滑,截至1月末,全市場客戶權益爲13296.34億元,環比下降6.54%,同比減少12.10%。

在A股市場上,4家上市期貨公司股價今年來均有不同幅度下跌。截至3月8日收盤,瑞達期貨年內下跌19.87%,弘業期貨下跌13.24%,南華期貨下跌11%,永安期貨下跌9.61%。其間,申萬非銀金融指數上漲0.73%,期貨公司的股價表現相對較弱。

業內人士認爲,在整體增速回落大環境下,國內期貨業競爭或將再度加劇,期貨公司需要努力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