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行動計劃後遺症?《自然》:中美學者合著論文數下降

美國司法部今年2月結束「中國行動計劃」,但中美學術合作似乎已經「回不去了」。(圖/達志影像)

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Nature)雜誌近期刊登一份數據,顯示過去3年發表的學術文獻中,同時隸屬於中美兩國學術單位(dual-affiliation,下稱「中美雙重所屬單位」)的作者人數,正呈現「斷崖式下降」。同時,中美兩國學者合作發表的論文數也在去年首次下降。分析認爲,這與中美緊張關係,以及先前的「中國行動計劃」有關。

《自然》雜誌分析發現,過去3年裡發表的研究論文中,中美雙重所屬單位的學者數量,下降超過20%。去年,美國與中國兩國學者合作發表的論文數量也首次下降。

分析發現,中美雙重所屬單位的作者人數,於2018年達到1萬5000多位的高峰,2021年剩下不到1萬2500人。這種變化可能也有助於解釋2021年中美兩國學者合著的論文數量爲何出現下降,儘管兩國發表的總論文數量都在增加。

《自然》引述學者分析認爲,中美學術合作下降,很大原因是受新冠疫情影響,但兩國的政治緊張情勢也是重要原因,其中包括由美國發起且備受爭議的中國行動計劃。英國肯特大學(University of Kent)教授張悅悅(Joy Zhang)表示,「我們開始看到行動受限和政治化加劇所造成的破壞性後果」,中美雙重所屬單位曾被視爲一種榮譽,可如今學者們卻避之唯恐不及,生怕被視爲「科學間諜」(scientific espionage)。

美國賓州維拉諾瓦大學(Villanova University)的政治學家沈岱波(Deborah Seligsohn)表示,中國在某些領域的研究擁有世界一流水準,但美國政府似乎不再支持與中國曾經持續數十年的科研合作了,若真如此,「將切斷我們對於目前科學界很大一部份的參與」。

爲《自然》雜誌進行這一調查的,是荷蘭的學術資料庫愛思唯爾(Elsevier)出版集團分析人員,他們通過檢索該集團的Scopus學術文獻資料庫後,發現這些趨勢。

自川普時代開始的中國行動計劃,用以針對中國對美的經濟間諜、竊取貿易秘密及惡意網路攻擊,由於針對許多學術人員而引發爭議,美國司法部於今年2月宣佈結束。但該計劃對中美學術合作造成的負面衝擊並未消退,因爲學者仍擔憂他們與中國的合作,可能會在未來成爲美國政府針對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