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民主行得通很管用
本報記者 張 璁 亓玉昆 劉博通
北京八達嶺長城秋日風光。 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攝
“我們走的是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種全過程的民主”。
2019年1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市長寧區虹橋街道考察時,同正在基層立法聯繫點參加立法意見徵詢的社區居民代表親切交流,首次提出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
今年9月,從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70週年大會,到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週年大會,一週內舉行的兩場大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了同一個關鍵詞——“全過程人民民主”。
民主,起始於人民意願充分表達,落實於人民意願有效實現。
如今,廣泛、真實、管用的民主在神州大地煥發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從國家大政方針,到社會治理,再到百姓衣食住行,越來越多的“民聲”促進了“民生”,越來越多的“民意”變成了“滿意”,一個又一個充滿煙火氣的民主形式,一次又一次接地氣、聚人氣的民主實踐,讓全過程人民民主真正看得見、摸得着。
一輛“直通車”
家門口就能參與立法
10月17日,天氣晴好,遼寧省大連市西崗區人民廣場街道基層立法聯繫點把立法“直通車”開到了新華社區。居民樓下的小廣場上,10多名居民圍坐在一塊兒,他們中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工作人員,還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律師、黨員羣衆代表等。
“《遼寧省人力資源市場條例》草案正在徵集立法建議,咱們今天議一議。誰先說說?”人民廣場街道基層立法聯繫點工作人員徐曉彤說。
“草案提到了引進人才,可否對如何留住人才作出更明確的規定?”居民龐桂鳳退休多年,27年前,她曾參與了相關法規的立法工作。
“草案規定服務檯賬保存期限是2年,而民法典規定的民事訴訟時效是3年,這會導致調證時取不到的情況,建議將兩者對應起來。”律師王金金髮表意見後,大家都不住地點頭。
打開了話匣子,現場交流氣氛熱烈起來。路過的羣衆也圍了過來,忍不住說上幾句。技能培訓、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職責……大家你一言、我一語。
“我們會認真整理大家提出的意見建議,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地反饋給立法機關。”徐曉彤說。
人民廣場街道基層立法聯繫點是“國家、省、市”三級基層立法聯繫點,近兩年來,共有23部國家法律草案在此廣納民聲。
人民廣場街道被確定爲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基層立法聯繫點後,就趕上了婦女權益保障法修訂草案徵集意見建議。黃河社區黨委書記周元當時抱着試試的態度提了一條,建議第六十七條把“不分或者少分財產”改爲“少分或者不分財產”,體現程度上的遞進,“沒想到建議被採納了”。
“社區居民得知我的意見被採納了、百姓的聲音被聽到了,參與的熱情更高漲了。”周元說。
從不瞭解到主動上門送意見,從參與立法到廣泛普法,小小基層立法聯繫點,折射全過程人民民主大氣象。
在一部部法律中,來自基層的聲音直達國家最高立法機關,被傾聽、被採納。人民廣場街道黨工委書記高楠說,“我們將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更好地發揮‘直通車’作用,真正做到吸納民意、彙集民智。”
一次“回頭看”
民生議事堂裡好協商
金秋時節,10月21日上午10點,浙江省海鹽縣沈蕩鎮政協委員履職小組組織的民生議事堂“回頭看”調研組,走進了沈蕩鎮穀倉文化產業園。
步行其中,調研組一行欣喜地看到老穀倉已經煥發出新活力:創意書店、咖啡工廠店、穀倉宴會廳等多元業態人氣旺盛,穀倉籃球館、兒童遊樂區等活動區域熱鬧非凡,一處“家門口的好去處”已經初具規模。
沈蕩鎮是一個擁有4萬多常住人口的千年老鎮,人文底蘊厚重,然而“老鎮沒去處”卻一度困擾着當地居民。如何讓羣衆在家門口能有好去處?
2023年,沈蕩鎮政協委員履職小組展開了摸底調研。線上平臺發問卷,協商驛站聽民意,睦鄰客廳匯民聲……履職小組成員很快明確了“主客共享”這一最大公約數,隨即發起了民生議事堂協商,閒置老穀倉的改造成爲討論的一大熱點。
有事好商量,衆人的事情由衆人商量。近年來,浙江在全省各級政協部署推進“浙裡協商”品牌建設,推動省市縣政協更好聚焦協商職能;海鹽縣政協依託民生議事堂平臺,在鎮(街道)積極開展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相銜接、同社會治理相結合的協商活動。
“老穀倉沉澱了幾代居民的回憶,能不能改造成爲休閒娛樂新地標,留住人們的鄉愁”“提升居民幸福感,不能忽視兒童娛樂和運動健身需求”……政協委員和居民代表你一言、我一語,碰撞出一個個“金點子”,得到沈蕩鎮黨委、鎮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的積極迴應,助推民生實事項目加速落地。
今年4月,穀倉改造初具雛形,穀倉文化產業園正式開園,不僅收穫了本地居民的認可,還迅速在社交網絡上“出圈”,吸引來大量遊客觀光打卡。
“服務爲民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沈蕩鎮黨委副書記、政協委員履職小組組長王利偉說。今年5月,沈蕩鎮政協委員履職小組又一次圍繞打造“家門口的好去處”主題,就羣衆反映的穀倉區塊兒童活動場所不足,健身場地狹小、設施簡陋等問題開展深度協商。
“如今,添置了兒童遊樂設施,在穀倉區塊打造的兒童樂園也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我們的很多建議都轉化爲實實在在的行動。”一路走、一路看,海鹽縣政協委員顧瑾對上次協商的成果感到滿意。
結束了“回頭看”,當天下午,調研組趁熱打鐵,在海鹽縣政協沈蕩鎮民生議事堂展開了微協商,繼續討論工作的不足和下一步的改進方向。
一個“金點子”
人民建議結出“金果子”
10月23日,在上海市奉賢區的社區食堂遇見外賣騎手盧紅時,已經快下午兩點了。
剛跑完中午最緊張的送餐高峰,盧紅等幾個外賣騎手,不約而同地來到這裡。打上一份熱騰騰的飯菜,喝上一口香噴噴的靚湯,一股暖意涌上心頭。
“我們的工作是爲客戶送餐,但好好吃頓飯,對於騎手來說並不容易。”盧紅到上海已有8年,外賣員也做了六七年,他說爲了多跑單,身邊不少人中午只能隨便對付一口。
盧紅注意到,上海的社區食堂不僅面向社會開放,而且價格實惠、乾淨衛生,但大多到下午1點就打烊了,而騎手們此時往往還在忙着送餐。“當時我就想,社區食堂要是有延時服務,騎手們就能安心吃上口熱菜熱飯了。”盧紅說。
每一個聲音都值得被聽見。今年7月,盧紅偶然看到一張海報,上面說奉賢區正在開展“人民城市人民建,我爲賢城獻一策”人民建議徵集活動。會有用嗎?盧紅抱着試試看的態度,把社區食堂延時服務的建議提了上去。
沒想到,才一個星期,盧紅就收到了好消息。
“一收到人民建議,我們街道就馬上行動,協調將社區食堂服務延長到下午兩點半。”奉賢區奉浦街道黨工委書記李曉芬說,考慮到外賣騎手每天奔波、體能消耗大,該街道國順路社區還特地爲騎手們定製了僅售15元的“大號超值套餐”。
今年年底之前,這樣的社區食堂延時服務將在奉賢區的13個街鎮全面鋪開,讓外賣騎手、快遞員、環衛工人等,在忙碌之餘都能享受安心可口的午餐。
“這種感覺,就叫尊重。”盧紅說,沒想到自己小小的建議政府能這麼重視,讓他覺得自己也是這座城市的主人。
現在的盧紅,對每一次的人民建議徵集都格外上心。
10月24日,上海市普陀區人民建議徵集辦等主辦的“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建議徵集活動,在普陀區萬有引力新業態新就業羣體黨羣服務中心舉辦。盧紅也趕到了現場,坐在第一排。
近年來,上海千方百計挖掘各類資源,構建“一張牀、一間房、一套房”多層次租賃體系。
怎麼讓新市民、青年人等羣體租得起、租得穩、租得好?各方代表70餘人齊聚一堂、建言獻策。盧紅則現場給住建、房管等部門算了一筆合租分攤賬,建議運營方在“一張牀”的定價上更精細、更貼心。
“我是外地人,但不是外人,這座城市的事情自己也能參與。”盧紅興奮地說。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爲人民。“2020年以來,我們收到人民建議34萬餘件,越來越多‘金點子’正變成社會治理的‘金鑰匙’,結出利民惠民的‘金果子’。”上海市人民建議徵集辦主任蓋博華說。
一張“小板凳”
有事商量着辦,事情一塊來幹
10月22日,清晨一場秋雨過後,薄霧籠罩着泰山西麓的馬套村。
山村晨早。村民們結伴去村裡茶園、景區上班的交談聲不時傳來,一片和諧景象。
馬套村隸屬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萬德街道,經過10多年發展,馬套村從一個貧窮、無名氣的“採石村”,蝶變爲村集體年收入超過400萬元的“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
馬套村蝶變的密碼是什麼?全國人大代表、馬套村黨總支書記肖舒榮說:“我們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通過‘小板凳說事’平臺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以民事民管、民事民議、民事民辦的共治路徑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每年10月,村裡都會商討下一年村裡的工作計劃。上午10點,村黨員活動室裡,肖舒榮和村民代表們圍坐在一塊,“今天咱們先開個碰頭會,商討下近期村裡有哪些需要改善的。”
“趕上客流量大時,垃圾儲存點有時清運不及時”“沿街適當添加些路標,有遊客反映半天找不到位置”“是否需要新建基站,增強手機信號”……村民們熱烈討論起來,村幹部邊聽邊記,有的現場答覆,有的準備召開村民代表會議商議。
“我們通過搭建村兩委—人大代表—村民三方‘小板凳說事’平臺,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基層羣衆自治模式,推動形成合力。”肖舒榮說,村莊發展到哪個階段都離不開羣衆,也必須依靠羣衆。
如今,走上旅遊和特色種植產業化道路的馬套村,在村莊治理上緊緊依靠羣衆智慧。不管是村莊發展規劃,還是設施維修,大事小事村兩委先拿方案,但最終“拍板”的還是村民。
馬套村的發展,帶動起周邊多個村莊廣泛發動村民參與村莊治理,共商大計、共謀發展。
背靠村民們戲稱爲“刀片山”的大佛山,靈巖村黨支部書記馬永奇帶着村民們搞起了鄉村旅遊,特色民宿旺季時一房難求,經村民們商議,目前村裡正準備發起成立靈巖片區行業自律協會。
義靈關村建起了蔬菜採摘園,茄子掛滿枝頭、白菜長勢喜人,村黨支部書記馮存道和村民們忙着採摘、分揀、裝車,下午他還要到村頭的“代表茶攤”,圍繞村頭減速帶建設的事情聽聽村民的想法。
“有事商量着辦,事情一塊來幹。在黨建引領下,村民們羣策羣力,共同探索村莊發展路子、疏通治理堵點。”萬德街道黨工委書記許振說,許多村建起了“代表茶攤”“百姓說事”等議事平臺,讓羣衆關心的事有處說、有地接、有人管。
一場“聽證會”
最關鍵是羣衆的實際感受
“你好,我是殘疾人,這是證件。”
“確認無誤,請免費通行。”
就要開檢察聽證會了,彭海廷等志願者開着自己的殘疾人專用車,來到重慶市南岸區的公共停車場,實地暗訪整改效果。
今年上半年,南岸區人民檢察院接到彭海廷提供的線索,反映轄區內部分公共停車場未規範設置無障礙車位,且未依法減免殘疾人專用車輛停車費用,導致殘疾人在享受停車便利和減免優惠政策時“障礙重重”。
一場檢察公益訴訟隨即啓動:檢察機關向監管部門發出檢察建議,督促依法履職;監管部門立即排查轄區公共停車場,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幾個月下來,整改效果如何?
“我們自己說了不算,最關鍵是羣衆的實際感受。”南岸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鍾華說。
10月22日,南岸區人民檢察院聽證室裡座無虛席。
檢察官開門見山,聽證重點就是“如何讓殘疾人停車權益保障更可感知”。
“對無障礙環境建設不達標且拒絕整改的企業加強管理執法”“針對殘疾人停車問題,轄區公共停車場所已基本實現免費通行”……監管部門首先回應了整改情況。
彭海廷暗暗點頭,這些情況與實地探訪結果一致。不過,作爲聽證員,他又進一步拋出問題:“能否實現殘疾人‘無感’離場?”
緊接着,彭海廷分享了一個真實故事:有殘疾人專用車從停車場離場時,卻發現出口無人值守、證件難以查驗,導致後車被堵,排成長龍。有司機等得不耐煩,就直接替殘疾人付款擡杆。
“這不是幾塊錢停車費的問題,而是殘疾人能否依法享有權利的尊嚴問題。”彭海廷說,解決了“免費”後,殘疾朋友更期盼進一步解決“不便”。
問題提出來了,有解決方案嗎?一場討論現場展開。
“我們正探索智能化管理,在收錄相關車輛信息基礎上利用小程序實現‘無感’離場。”監管部門迴應。
擔任聽證員的重慶市人大代表黃文馬上追問:小程序開發進度怎麼樣,如何讓更多殘疾人知曉、使用?
嚴海燕既是聽證員,也是一名人民監督員,她關心如何加強巡查力量,及時發現更多無障礙環境建設中的問題。區殘聯等單位也加入討論。
經過評議,聽證員們達成一致意見:一方面,整改、落實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另一方面,該案有必要延伸治理,以智能化提高殘疾人停車無感出入效率。
“這番聽證下來,大大消除了服務與需求之間的信息差。”監管部門工作人員感慨。
這不,聽證會剛結束,他們馬上就找到彭海廷,對其提到的醫院等重點區域停車問題當場表態,“我們馬上去整改落實。”
《 人民日報 》( 2024年11月07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