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張季風:中國與日本的差距依然無法忽視

【“日本經濟與中日經貿關係的現狀及未來”系列訪談之二】

編者按:201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張季風在《日本學刊》發表題爲《重新審視日本“失去的二十年”》的學術論文,提出日本“失去的二十年”是一個僞命題,日本宣傳“失去的二十年”是“哀兵之策”。文章認爲,從國際比較來看,此前二十年的日本經濟也有不俗的表現,綜合數據表明,日本經濟並沒有“失去”。

這一觀點與當時的普遍看法大相徑庭,隨即受到業內外的廣泛關注,文章也在網絡上迅速傳播,並引發熱烈討論甚至爭議。

時隔9年後的2022年,該如何認識日本經濟?如今快速發展的中國,應該以何種視角觀察日本?日前,張季風對日本企業(中國)研究院研究人員展開了他的看法,研究院分三部分發表,本文爲第二部分。

研究院專稿 和十多年前相比,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就。如果說以往對日本經濟是“仰視”,那麼如今是不是能夠“平視”?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張季風直截了當地表示,不好說“仰視”或“平視”,而是應該客觀分析,準確認識,“該學習的地方還是要學”。

張季風強調,首先必須明確,中國和日本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日本在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已經成爲發達國家。早在那時,東芝、索尼、日立、松下等已經全球知名。作爲國民經濟最基本的細胞,日本擁有大量世界頂尖的企業,企業的強大提升了國家整體經濟實力。同時,幾乎每一箇中小型製造業企業都有多年的傳承和“身懷絕技”的技術工人。

中國如今仍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現在的產業結構與日本20世紀80年代大體相當。

張季風提醒,中日兩國的比較,要看經濟總量這一重要指標,但不能將經濟總量當作唯一和絕對的指標,更重要的是要看經濟的內部結構、產業結構、社會結構、教育結構等方方面面。

特別是在公民的公共服務均等化方面,日本做得很好。例如,一位東京市民和一位鹿兒島農村農民,在教育、醫療衛生等方面享受到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

在區域發展上,日本強調國土的均衡發展,1950年制定了《國土綜合開發法》,1962年又制定了第一次“全國綜合開發規劃”,此後又陸續制定了6次全國規劃和一系列大經濟區的綜合開發規劃。

張季風說,中國現在着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可謂切中要害,抓到了點子上。儘管中國幅員遼闊,梯度開發的發展模式與日本存在較大差異,但是在區域發展和公共服務均等化等方面,中國仍有可以從日本借鑑之處。

再如,日本節能環保領域始終在“無聲”中進步。日本政府1967年制定了《公害對策基本法》,1971年成立了環境廳,致力於環境改善。日本自70年代開始對產業結構進行徹底的調整,已經最大限度減少了高污染高能耗產業。2013年,日本的碳排放已經達峰。經濟增長與碳排放量脫鉤。2020年,日本提出2050年實現“碳中和”,並將“經濟與環境的良性循環”作爲經濟增長戰略的支柱。1968年,日本成爲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1955年-1970年,日本GDP年平均增長率高達9.7%。在這個歷史階段,日本的碳排放並沒有隨之大幅增加,這與美國、英國等國家在此前的高速發展階段非常不同。

2008年,日本能源效率要比中國高7倍;如今,中國能源效率已經大幅提升,但是日本仍是中國的4.3倍。

在日本,廢舊汽車解體、循環利用技術已經成熟,汽車的每一個零部件都得到妥當分類和充分再利用,產業規模比中國大得多。

張季風說,日本在實現碳達峰和推進實現碳中和目標過程中,積累了許多經驗,也有很多教訓。中國和日本如今面對的問題並不完全一樣,日本好多的經驗也不能往中國上面生搬硬套。

張季風表示,不要刻意放大人口老齡化對日本經濟發展的影響。人口問題,過去不是日本經濟增速放緩的最主要原因,將來也未必會成爲主要原因。

他說,老齡化會增加社會負擔,提高社保支出,削弱消費能力。日本多年來推行“積極老齡化”政策,在法律、年金、保險、福利設施、護理人員培養等方面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在推行失能失智老人介護保險制度方面也已見成效。老齡化會帶來勞動力短缺問題,但日本通過擴大婦女就業、延長退休時間、用機器人及人工智能替代簡單勞動等辦法,已使勞動力不足問題得到緩解。未來,通過擴大機器人的使用、人工智能替代勞動力的潛力會更大。

張季風認爲,同樣面對老齡化挑戰的中國,可以從日本借鑑經驗,做好應對工作,但是大可不必過分擔心。

比肩同行,攜手合作,張季風認爲這應該是中國和日本在經濟領域的理想關係。

作者系日本企業(中國)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崔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