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平安”,創業之艱難!(2)

#來點兒乾貨#

續接上文《“中國平安”,時代的先鋒!》

一、創業初期

平安創立之時,兩大股東招商局和工商銀行,第一筆注資3000萬。

這在九十年代,無疑是很大一筆巨資。

不過這筆錢基本上是不能用的,因爲前期如果發生理賠,公司必須有錢賠才行。

所以平安的創業初期,與普通初創企業沒區別,同樣很辛苦。

最開始連宿舍都沒有,後面弄了8人間的集體宿舍,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車,後來工商銀行看他們實在辛苦(寒酸),送了一輛老麪包車給平安。

“平安保險”幾個大字被他們用鮮豔的顏色印刷在車身上,成爲了公司第一塊移動廣告牌。

所有員工都是業務員,包括馬明哲自己,每天不管颳風下雨還是烈日暴曬,都要掃樓拜訪潛在客戶,給他們普及保險知識。

保險本質上屬於服務行業,在保費有效期內都需要提供保障,所以必須要一定的家底來讓人信任。

幾千萬的家底對於保險公司來說,實在不算什麼。

所以平安即便有很好的背景,但是商業的本質與背景關係不大,平安的創業之路,遠比我們想象的要艱難。

馬明哲曾這樣對員工說:

“我們剛創立,沒人相信我們,如果要做好,只能靠兩點,第一點是忘我的工作,第二點是真誠。”

這兩點看起來很簡單樸素,實際上也確實沒有多亮眼。

但這是無奈的辦法,只能用勤奮和服務一點一點的去感動客戶。

當時平安的員工平均年齡是28歲,正是有夢想有激情有體力的巔峰時期,天然適合銷售型初創公司。

比如成立第二年後的最後一天,馬上就過年了,應該是開開心心準備放假回家的時候。

但是平安所有員工,依然還是奔波在各大型機構之間,因爲他們還沒放假。

這股子衝勁和幹勁,推着平安從蛇口走到了深圳。

別看似乎就搬遷了這麼點距離,實際意義很大。

因爲當初獲批的時候,高層爲了謹慎起見,只允許平安在工業園區開展業務。

要把總部搬到深圳,無疑有很大的阻力,這個時候袁庚和工商銀行鼎力相助,幫馬明哲完成了這個夢想。

尤其是袁庚的大力支持,甚至直接擔任了平安的名譽董事長。

雖然職位是名譽上的,但實際分量之重,沒有任何人質疑。

而且那幾年袁老也真會參加平安的董事會議,並且還會做最後的壓軸發言。

每次都會說:“平安是好公司,馬明哲帶領了一羣優秀的年輕人,我們不要去幹預他們,有需要的時候我們只管支持就好了。”

在老一輩的殷殷期盼中,平安終於走出蛇口,來到深圳這片更廣闊的天地。

按照馬明哲的設想,準備以深圳爲大本營,然後業務輻射全國。

但是很快第一道難關就似乎跨不過去。

原本平安是和人保合作的,人保作爲國內第一家保險公司,也是最大的,在全國各地都有網點。

所以平安一開始就與人保達成了“代理”合作,也就是客戶如果在外地出現理賠情況,人保的員工代替平安執行理賠程序,最後平安再向人保付款。

過程雖然麻煩了一點,但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

以平安當時區區幾千萬的家底,根本沒法支撐大範圍開拓網點。

而且政策上也不允許,只允許平安在深圳設立辦事處。

很顯然,平安的發展之路,此時掌握在人保的手裡。

但是這個合作關係並沒有持續多久,可能連馬明哲都沒有想到,人保會突然終止代理關係。

後果當然很嚴重,不但沒法開展新業務,即便是之前的老客戶,在外地發生事故,平安員工只能從深圳趕往相應地址。

這在交通落後的年代,遠距離出行至少是好幾天時間。

這種延時產生的負面影響和實際經濟損失,讓平安苦不堪言。

如何破解這個困局,成爲馬明哲日夜苦思的問題,不斷的向上面申請開放權限,但是一直都渺無音訊。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儘管似乎看不到希望,但是平安並沒有放棄,努力做好本地業務的同時,也一直在尋找機會。

機會說來就來,當時的人民銀行副行長“劉鴻儒”到招商銀行視察,兩家正好是鄰居。

馬明哲聽說“貴客”到來,立馬狂奔參與迎接,做事業有時候就得有這個豁出去的勁。

見面之後,非常熱情的歡迎劉鴻儒,並且懇請他到公司坐一坐。

陰差陽錯之下,劉鴻儒真的順道就走進了平安。

隨後馬明哲認真誠懇的彙報了平安一些列工作,並且大膽提出了當前面臨的困局。

劉鴻儒似乎也對這家剛成立不就的小公司有所好感,當然也清楚平安的那些背景,於是問馬明哲有什麼要求。

馬明哲主要講了三個要求:

第一個當然是允許平安在沿海城市開辦網點,第二個是希望追加資本金,幾千萬實在太少了,第三個是擴大業務範圍。

劉鴻儒把平安的“期盼”帶回了總部,經過研究,終於允許平安在部分沿海城市開設分公司。

於是很快的速度,在平安第一個週年慶的日子上,第一家分公司海南分公司成立。

二、擴股增資

三大要求裡面,第一個算是滿足了,但是後面兩個同樣重要,而且是相輔相成的。

因爲按照規定,如果要開展壽險業務,公司資本金必須在5000萬以上。

其實這個要求不算高,馬明哲也知道資本金越多越好,所以他的目標是資本金1億人民幣再加1億港元。

這麼大的資金其實不止是批准的問題,而是誰出錢的問題,即便招商局再喜愛平安,也不可能拿出這麼大的資金。

所以馬明哲把目光盯在了各大國企和央企身上,開始逐一拜訪,但是沒人看得上這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

這一點困難倒是影響不大,平安的基因裡面本來就自帶“堅持”二字。

沒過多久,同樣的場景再次重現。

中國遠洋的經理“劉鬆金”到蛇口出差,中遠後來重組成現在的中遠海控。

馬明哲當然不會放過這位貴客,立馬主動找到劉經理,熱情的表達了合作意向。

中遠那個時候其實有自己的理賠系統,因爲海上運輸風險比較大,所以基本上都會先投保再出海,不但自己有需要,貨物客戶也需要,所以自己內部有一個保險協會。

這下算是郎有情妾有意,雙方一拍即合。

然後各回各家,各自召開董事會,推動這次機緣巧合之下的合作。

結果當然很順利,中遠確實有這個需求,參股一家專業的保險公司來幫自己運作,是很好的事情。

平安就更不用說了,不但可以進賬大筆資本金,還能收穫海運這個龐大的客戶。

最後經過協商,中遠參股25%,平安的資本金增長到7395萬。

雖然已經滿足規定要求,但是依然沒有達到馬明哲自己的目標。

於是繼續融資,這次找的是大後方深圳官方,希望地方上再增資3000萬。

結果很順利,經過申請批准,最後平安形成招商局、工商銀行、中國遠洋和深圳財政四方大佬持股的局面。

除了引入外部資本,馬明哲還很時髦的引入了“員工持股”理念。

現在看起來員工持股很正常,放在那個年代卻不常見。

而且平安並沒有讓員工實質性掏錢,當時特殊環境下,在蛇口工業園工作的人,必須要交一筆保證金。

平安也不例外,而且保證金還不低,高達3000元。

難怪員工人數擴張這麼難,本來政策就嚴格,這一項就能擋住不少人。

一般常規做法都是會成立員工基金來管理這筆錢,平安當時也有自己的員工基金。

在1992年,經過申請,員工基金轉爲“員工合股基金”,這就是平安最早的員工持股平臺,所有員工都成爲了公司的股東。

而且除此之外,員工也可以額外購買股份。

其實對於平安來說,肯定是希望資本金越多越好的,因爲保險公司前期對資金的需求非常大,而收益會大大延後。

所以公司大力鼓勵員工參股,這一點放到現在也很常見。

最後員工總持股比例也有好幾個百分點,據說有的是自己貸款,也的是薪酬全部往裡面放,從這一點就能看出,營銷別人先營銷自己這句話,是有道理的。

我們縱覽平安的股權結構,非常簡單,但是有個很明顯的問題,馬明哲自己並沒有多少股權。

那馬明哲是如何管理公司的?

答案就是經營權和所有權分離,平安可以說是最早執行職業經理人模式的公司。

因爲從一開始,馬明哲本質上就是職業經理人的身份,只是他兼顧了創始人身份。

重點是董事會很理解這一點,爲了方便馬明哲的管理,平安很早就有了“三不原則”。

也就是股東不參與經營,原股東方不準派人蔘與管理,股東方不能與平安有關聯交易。

這基本上就是現代版職業經理人模式的核心。

不過平安的這種架構有其特殊性,因爲馬明哲的身份太特殊了,其他公司很難效仿。

以歷史後視鏡來看,有利也有弊,但肯定是利大於弊的。

因爲非常有利於前期的融資,畢竟大股東都是“自家人”,很容易就能吸引更多“自家人”。

比如1993年,平安爲了再次擴展資本金,以“法人股”的名義向外募集資金。

最後深圳財政拿下這一光榮的身份,認購6775萬股,這可是一大筆錢,耗資4個多億。

不過這次股權融資,本質上是股權交換,因爲深圳並沒有掏這筆錢,而是把旗下多家國企的股權折算成對應資本,置換了平安的股權。

所以深圳後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平安的大股東之一,而平安手裡同樣也拿着多家國企的股權,這其實是沒有先例的,不過符合“敢爲天下先”的蛇口精神。

我忘記了是沒有這麼大規模的國企股權轉讓過,還是壓根就沒有以這種方式置換過,反正這件事在當年用現在網絡語來說,是上了熱搜的。

這次股權置換,雖然沒有實質性增加平安的資本金,但是所獲得的好處更大。

因爲他手裡拿着的不止是國企的股權,他們有的還是上市公司,每年都可以坐等分紅。

然後這些國企一個個都是巨無霸,當然互相之間合作點業務,那是理所當然的。

三、平安的性質

很多人以爲企業名字前面帶有“中國”兩個字的,就一定是央企或者國企。

其實不是的,比如平安就不是。

或許會疑惑,前面說的那幾個股東,不就是典型的國資背景嗎。

沒錯,從股東背景來說,平安確實幾乎全是國資,但是要明白一點,國資背景不代表就是國企。

馬明哲和海康威視的陳宗年還是有點區別。

首先馬明哲是從原工作單位離職後,成爲無職業者,才組建的平安保險。

也就是嚴格上來說,馬明哲並不是國企委派,雖然實質上有這麼個味道,但是不能混爲一談。

另外平安這幾十年的股權一直在變化,今天那更不是國企了。

現在平安的第一大股東是卜蜂集團,在中國的名字就是做飼料的那個正大集團。

第二大股東深圳國資委,其他原大股東都哪去了?

因爲在九十年代後期,由於政策的變化,工商銀行推出,旗下股權轉讓給了深證國資委。

還有招商局,原第一大股東,在平安和招行之間,只能二選一,最後不知道出於什麼考慮,還是選擇了招行,賣掉了平安。

然後中遠倒是跟政策沒關係,我在之前分析中遠海控的時候有講到過,當時中遠正好面臨破產,不得已只能出售資產。

只有深圳國資一直堅守到現在,正大集團也是替換了匯豐的大股東位置,不過現在也在減持。

所以平安現在是無實際控制人狀態,完全是一家公衆公司。

至於中國平安裡面的“中國”二字,純粹是特殊時期的特殊產物,現在是不可能再有這樣的民企了。

早在1992年的時候,企業名稱還沒有現在這麼嚴格的限制,平安保險那個時候正準備從深圳走向全國,所以獲批改名爲“中國平安”。

另外還有馬明哲的身份問題,雖然目前馬明哲持股2000萬股,在持股比例裡面都只能四捨五入成0.00%。

即便是這點股份,也還是2015年才增持而來的。

之前平安在股改的時候,原本是要分給馬明哲股權的,但是馬明哲拒絕了。

所以這2000萬股,全都是馬明哲用自己的錢,慢慢從市場上買回來的。

還有一位跟馬明哲很像,那就是王石,也是股改的時候要分配給他股份,也同樣拒絕了。

順便再提一下還有兩位,剛好相反。

以爲是聯想的柳傳志,另一位是海爾的張瑞敏,這兩位是一隻一門心思想多搞點股權。

但是這兩位也有本質的區別,柳傳志是真把股權轉到自己名下,或者說家族名下,純粹是爲了個人利益。

張瑞敏是爲了爭取更多的股權給到管理層,他自己實際上也沒要多少,所以海爾的管理層持股越來越多。

不過馬明哲比王石做得好的一點是公司沒出現過股權風波,沒有萬科兩次驚心動魄的股權之爭。

所以馬明哲雖然做了一輩子的職業經理人,但屬於特殊的“企業家經理人”,或許這也才更符合蛇口精神吧。

平安自從冠以“中國”二字之後,也正式開啓鋪向全國的發展之道。

《未完待續》

#財經##股市分析##中國平安##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