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可持續發展經驗值得借鑑”
來源:參考消息網
參考消息網8月7日報道聯合國國際農業發展基金項目管理部副主任多納爾·布朗8月1日在聯合國國際農業發展基金網站發表題爲《可持續發展可以解決中國農村面臨的氣候挑戰》的文章。全文摘編如下:
我來到中國湖南,看到綠色掩映的山巒,我知道這裡與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不同。在這裡,人們的生活正在順應季節變化和農業生活的節奏。
但湖南和中國其他地區一樣,過去幾十年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作爲項目管理部副主任首次訪問中國之際,我渴望瞭解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是如何伴隨這個充滿活力的國家一路前行的,同時也想知道我們今後將如何繼續合作。
早在1981年,國際農業發展基金就成爲第一個在財政上支持中國農村發展的國際機構。在經歷了一個無與倫比的經濟增長期後,中國2021年宣佈消除了絕對貧困。
然而,我們的工作並未結束。氣候變化給湖南農村帶來了災難性威脅。曾經罕見的自然災害,現在越來越頻繁。在我訪問期間,洞庭湖的洪水衝破堤壩,摧毀了周圍的農田。
當這樣的災難來襲時,剛剛脫貧的農民可能會因而返貧。對包括少數民族在內的最弱勢羣體來說,這種風險更加明顯。在走訪的地區中,我遇到四五位土家族和苗族農民,他們剛剛擺脫了貧困。這也是保護脆弱人羣和支持農村發展必須具有可持續性的原因。
在鳳凰縣,我遇到了關民(音),他是苗族,也是獼猴桃種植合作社的帶頭人。在國際農業發展基金的支持下,他改種市場價格高得多的紅色獼猴桃。同時,他也一直小心翼翼地讓自己的農場適應氣候變化。
多虧基金項目提供的灌溉設施和有機肥,儘管氣候不斷變化,他種的果樹依然茁壯成長。雖然降雨減少會令種植項目受到影響,但由於土壤比較健康,抵禦洪水的能力也增強了。
正如關民(音)對我說的:“有了國際農業發展基金幫助興建的水庫,我們可以有穩定的農業用水,甚至在乾旱期間也能防止農業減產。”
他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並認爲自己的農場會有長遠的未來。他告訴我,他15歲的兒子已經立志學習農業,將來致力於進一步發展農場。
參照中國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國際農業發展基金項目創造了就業機會,從而讓年輕人能夠留駐或返回農村。
華清(音)就是其中一個例子。他高中畢業後移居重慶市,但2022年,他決定返回家鄉。藉助國際農業發展基金項目的資助和培訓,他有了150只蜂箱,並開始了欣欣向榮的養蜂事業。
今年27歲的他已經爲40多名村民提供了養蜂培訓。在這個有創業精神、有激情的年輕人幫助下,他所在的村莊有很多人靠養蜂獲得收入,成爲中國農村轉型的一部分。
我拜訪了無數國際農業發展基金項目的參與者,他們正在實現可持續的變革。然而,儘管生活在氣候變化的最前沿,他們卻常常被排除在有關適應和減少氣候變化的全球討論之外。
正因如此,國際農業發展基金與多邊開發融資合作中心的新協議才顯得如此重要。我們將共同推進跨境互聯互通、知識共享和綠色發展能力建設,爲氣候金融能幫助到最需要的國家開闢通道。
中國過去四十年的農村轉型非同尋常,中國-農發基金南南與三方合作專項基金正在幫助其他國家取得類似的進展。自2018年以來,該基金已經與38個發展中國家分享了來自中國和全球南方的經驗以及得到驗證的解決方案。
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共同應對挑戰。也正因如此,儘管我們所面臨的全球挑戰是嚴峻的,我在湖南的所見所聞卻給我帶來了希望,相信我們這個星球上的農村人口會有一個更好和更可持續的未來。(編譯/潘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