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動力電池之都”動力澎湃
8月30日上午,在位於宜賓市的四川長江工業園內,總投資近100億元的四川首個固態電池產業園進行開工前準備工作,這裡即將建設全固態電池小試線,力爭打造全國領先的固態電池產業新高地。
推動先進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集聚,正是宜賓乃至四川鞏固動力電池發展優勢、苦練內功,以積極姿態應對價格下跌、行業競爭挑戰加劇的真實寫照。
今年上半年,四川動力電池總產量達64.6吉瓦時,同比增長56.4%,全國佔比從去年的六分之一提升至五分之一。宜賓更是成爲寧德時代在西南佈局的世界級生產基地。“中國動力電池之都”宜賓建設一年間,動力澎湃。
推動重大項目落地見效
動力電池企業持續加碼
8月31日,四川時代8期動力電池生產項目將在四川長江工業園開工建設,規劃建設年產30吉瓦時動力電池生產線及相關配套,達產後預計實現年產值150億元。
目前,動力電池行業頭部效應凸顯,裝機量前五的動力電池企業的市場份額已達85%。寧德時代在宜賓已投運四川時代1期、2期、3期、5期、6期及時代吉利和時代長安項目,建成年產能180吉瓦時,寧德時代在宜賓規劃的10期項目正在逐步落地。
深度綁定整車企業訂單不愁。日前,由四川時代和重慶長安等共同建設的時代長安動力電池生產基地成立產能爬坡專項小組,致力於提高產能利用率與產品良率。目前,該基地的產能利用率、產品良率不斷攀升,預計現有產線將於9月逐步實現滿產。同時,新產線正在謀劃之中,動力電池年產能目標達25吉瓦時。
時代吉利動力電池生產基地也在摩拳擦掌,公司計劃將基地年產能從12吉瓦時提升至25吉瓦時。寧德時代還首次將生產之外的功能板塊落子宜賓。7月14日,位於成宜裝備製造產業園的寧德時代全資子公司宜賓創能測試公司已完成設備調試,正式投入運行,從其他工廠生產出來的動力電池將源源不斷運往這裡進行生產全流程技術檢測。
宜賓三江新區動力電池和新能源汽車產業局副局長劉勇介紹,宜賓正在積極對接“時代系”龍頭企業增資擴產需求,保持動力電池產能穩步提升,同時通過深度綁定整車製造企業,力爭實現滿產滿銷。
放眼全省,動力電池重大項目建設按下“加速鍵”。經濟和信息化廳廳長翟剛透露,四川狠抓項目建設,推動優質產能快速釋放,加快推動四川時代8到10期、中創新航、欣旺達、蜂巢能源等在建重點項目早建成早投產,持續增強產品技術競爭力,擴大供給能力,提升市場份額。
提前佈局前沿技術
搶佔全固態電池技術制高點
今年6月,位於宜賓三江新區的歐陽明高院士工作站傳來好消息:全固態電池的主流技術路線之一——全固態電池核心材料“硫化物電解質”取得階段性進展,即將量產。
目前動力電池行業技術更新迭代在加快,以固態、半固態電池等爲代表的新技術突破成爲取得核心競爭優勢的關鍵。
在宜賓,瞄準固態電池研發的不僅有院士工作站,動力電池重點企業也紛紛參與其中。在宜賓鋰寶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吳鋒帶領的專家團隊正圍繞長壽命、高安全性高鎳正極材料創新技術改進工藝流程。
即將開工建設的宜賓固態電池創新產業園,將同步啓動多條路線的全固態電池研發,一套“賽馬”機制逐步成型。同時,緊鄰產業園的鋰電池產業雙創研發基地於今年4月開工,將建設政務、辦公、商旅等服務配套,動力電池生產基地向着生產、服務多元化發展轉型。
記者從經濟和信息化廳瞭解到,目前,四川正在重點支持以鏈主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爲主體,建設技術創新中心和高水平創新平臺,迭代開發標誌性的拳頭產品,通過揭榜掛帥方式積極佈局新型電池研發,加快突破高純鋰提取、固態電池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不斷培育發展新優勢。
今年7月,宜賓啓動揭榜掛帥新型研發機構“江源行動”計劃,面向全球招引科學家團隊和產業領軍人才,其中的重點方向之一便是動力電池產業。未來3年,宜賓市將每年安排科技創新資金超10億元,計劃到2027年建成超百人的新型研發機構12家以上。
加快完善本地配套
產業上下游抱團發展
8月27日,走進位於宜賓三江新區的宜賓長盈精密技術有限公司生產車間,37臺自動化注塑機在轟鳴聲中高速運轉,動力電池外殼源源不斷下線。這些關鍵部件隨即被送往不遠處的“時代系”企業。
不遠處的四川科達利精密工業有限公司一期生產車間,34條全自動蓋板裝配線每天滿負荷生產。這裡一天可生產30餘萬套動力電池蓋板、鋁殼、防爆片配套產品,其中一半以上供應給“時代系”。
宜賓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圍繞龍頭企業四川時代上下游產業鏈“打補丁”完善配套,宜賓已累計簽約動力電池及其配套項目92個,協議總投資超2000億元。
“本地化配套率越高,產業的集聚效應越強。”宜賓市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宜賓一方面逐步加大動力電池配套企業招引力度,另一方面推動“時代系”電芯企業將本地配套供應商納入採購範圍,雙管齊下,降低在宜賓的動力電池企業生產成本,提高產品價格競爭力,助力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抱團生存發展。
強化協同發展,健全動力電池產業生態圈,四川正通過“鏈長+副鏈長+牽頭部門+主要承載地+協同發展地”的工作架構,匯聚全省資源、建圈強鏈,進一步提升動力電池產業生態和保障能力。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培哲 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