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研究發現:備受資本推崇的益生菌,很有可能會“致癌”

“天天益生菌,增強免疫力。”類似這種廣告,在生活中隨處可見。

益生菌,稱得上一個充滿光環的名字,每每提到,消費者都會聯想到“腸道健康”、“促進營養吸收”。

然而最近的一份研究卻表明,益生菌產生的複雜作用,可能遠比我們想象的要複雜。

益生菌可能致癌?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庭中都會常備酸奶,因爲根據常識,益生菌可以改善人的消化功能,並且增強免疫力,促進人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

可隨着一份研究報告的發出,這一常識受到了嚴重的挑戰,而且令不少人感到恐慌的是,益生菌甚至會有致癌的風險。

這種言論並非是空穴來風,而是多倫多大學所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該學校經過研究後發現,並不是所有的益生菌,都會對人體產生積極作用,這其中尤其以“乳桿菌”爲代表。

衆所周知,益生菌之所以會對人體產生益處,是因爲其能影響人體內色氨酸的代謝,使色氨酸轉變成其它生物活性物質。

可乳桿菌卻有所不同,它在接觸到色氨酸之後,會將之代謝成爲一種叫“吲哚”的物質,而這種物質,會激活“TAM”上的特殊受體。

TAM是一種特殊的細胞,這種細胞出現之後,就會印製人體中的腫瘤免疫,並且促進胰腺導管腺癌不斷生長,試想一下,一方面是免疫力的降低,另一方面還促進癌症物質的增長,這可不就提高了患癌的風險。

所以說,益生菌並不能一概而論,它在帶給我們好處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瞭解這是否會產生副作用。

在此後購買酸奶和乳酸菌飲料時,我們就應當明白,不能僅僅只看益生菌三個字,還要看其具體是什麼“菌”。

但僅僅是做到這種程度還不行,因爲像酸奶這類產品中,還存在其他的一些物質,如果不加小心,同樣會出現患癌風險,或者是中風、癡呆......

超加工酸奶

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酸奶已經成爲了日常不可或缺的消耗品,各大廠商爲了迎合消費者的口味,更是開發出老酸奶、果粒酸奶等各種風味。

這讓我們的味蕾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風險。

早在2009年的時候,巴西聖保羅大學就以“加工程度”爲標準,將食品劃分出了4個檔次,而第四檔就是“超加工食品”。

所謂超加工食品,實際上就是指添加配料達到5種以上的那些食品,這包括保鮮劑、防腐劑等等,對於酸奶同樣如此,奶本身是健康的東西,可其中要添加了大量“糖、油脂、乳化劑等”這些配料,那麼就有可能提高患癌的概率,輕則也有導致尋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

這並非是危言聳聽,在2022年的時候,中英幾所大學之間進行了聯合研究,對51萬人進行了跟蹤調查11年之久。

而後經過分析發現,那些經常吃乳製品的人,得肝癌的風險要比其他人高出18%,至於患乳腺癌的風險,則高達22%。

雖然這並不意味着喝酸奶就一定會患癌,但至少這讓我們承擔了更多的風險,因而在購買酸奶時,我們要將目光更多的放在配料表上,看看其除了生牛乳或是生羊乳以外,還是否有其他添加劑。

如果其中含有果葡糖漿、稀奶油等不健康的物質,那麼我們就要好好斟酌一下。

當然了,文章所說並非是指奶製品本身有害,奶本質上還是對人體有益的,只是我們要選對產品。

那麼你平時都喝什麼牌子的酸奶?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