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鋼琴34年的“土師傅”給“洋工匠”當學徒

8月中旬,成都,一個悶熱的車間裡,56歲的眉山仁壽人老高與58歲的德國蘇爾茨家族第五代傳人克里斯托弗·蘇爾茨正在幹一件大事——首次在成都全手工製造德國鋼琴。  兩人語言不通,打着“手語”,互相卻能“秒懂”。現在,我們只需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知道對方的意思。”老高說,他們都有着幾十年鋼琴製造經驗,這是匠人之間的專屬默契。  一個在歐洲中部,一個在中國西南;一個遠赴異國,一個再度出山;一名“洋工匠”,一名“土師傅”……說到這次“跨國聯手”,老高笑着說,沒想到到了快退休的年齡,還能開啓一段“國際緣分”,給世界知名鋼琴製造大師當一回“學徒”。  說到老高與鋼琴的緣分,還要回溯到1991年,那一年老高準備南下去廣東闖蕩。看到廣州某企業在仁壽當地發佈的一則招工信息,要求高、待遇好,他決定試試。那時,他還不知道自己要去的是鋼琴廠,只記得“需要精通木工”,在父親那裡學得的一身木匠技能恰好派上用場。  到廣州前,只有初中學歷的老高甚至不知道鋼琴爲何物。憑藉好學的本性,他從學習鋼琴理論起步,摸索着上手製作。“一九九幾年的時候,我的工資就有3000多元。”老高說。堅持做了11年鋼琴,他想在事業上更進一步,於是回到成都白手起家,創辦了自己的鋼琴工廠,成爲成都爲數不多的鋼琴製造商,直到5年前關閉工廠,他進入了“退休”狀態。  “我這個人沒其他愛好,這輩子就愛做鋼琴!”老高有些閒不住。經朋友牽線搭橋,他得知蘇爾茨正在尋找老師傅,準備在成都打造純正的德國鋼琴。  老高心動了!他自嘲自己是一名“土師傅”,還從未跟着“洋工匠”學過手藝。“德國鋼琴很出名!我當學徒的時候就聽說過蘇爾茨鋼琴。”於是,老高打定主意,“耍”了5年後再度出山。  憑藉過硬的手藝,還有開設過鋼琴廠的經驗,老高順利成爲蘇爾茨的“學徒”,開啓了“如飢似渴”的學習。  當成都工匠“遇上”國際手藝,老高不得不歎服德國技術的精益求精。鋼琴的每個零部件大小必須分毫不差,“哪怕差個0.5毫米,都會重做。”老高說,蘇爾茨每過一份數據,都會與電腦中的記錄一一對比,這份嚴謹在精密機器的生產上極具優勢。  老高不懂英語,更別提德語。他與蘇爾茨的交流,有着自己的“語言體系”。  拍拍肩膀,兩根手指交叉做個動作,那是“該走了”。用手比劃幾下,那是“你快把手機掏出來,翻譯軟件打開”。如果再不懂,就用紙和筆畫下來,“畫出來就秒懂了!”老高說,這是獨屬於手工匠人之間的默契。  “雖然我不會彈鋼琴,但看着別人彈奏我製作的鋼琴,我很自豪。”老高說。  老高心中藏着一份更大的雄心壯志,希望自己製作的鋼琴能賣到全球。他本以爲在自己的工廠關閉後,就從此與鋼琴事業告別了,沒想到,蘇爾茨給了他實現夢想的可能。  在老高看來,彈奏鋼琴是高雅美妙的,製造鋼琴是孤獨辛苦的。培養一個新人從入行到獨立上手,起碼要3年。“我會召集以前那批做鋼琴的兄弟夥,培養更多的年輕人才,一起在成都製造更好的鋼琴。”老高躊躇滿志。或許,在蘇爾茨的幫助下,老高的夢想真的能在不久的將來實現。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劉秋鳳 秦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