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中國人死亡率全球第一的調味品,每家都在用,吃的時候要小心

炒菜必需,卻因此導致國人死亡率位居全球第一,數據顯示,吃鹽過多,或增加28%的死亡風險。

生命威脅無處不在,食品安全到底該如何設防?

不敢置信的“兇手”

父母說教子女時,經常用的一句話就是“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極具說服力,需承認,國際範圍上,中國攝鹽量確實遙遙領先,數值幾乎達到了推薦攝入量的兩倍。

可這鹽,並不完全屬於“好東西”。

科學飲食的背景下,越發多的人注意到了糖的壞處,控糖不再是個陌生的詞藻,殊不知,相較於控糖,控鹽其實更重要,因爲高鹽的飲食行爲,正在增加死亡和癌症的發生概率。

如同潤物細無聲,作爲膳食中不可或缺的一種調味品,鹽的普及性很強,可研究上發現,食物中添加鹽的頻率越高,過早死亡的風險也就會越高,壽命也會越短。

中國人受到的影響可以說是最大的,相較於國外的吃食,中國的食物種類明顯更加豐富,很多菜都是重油重鹽,好吃的同時,每天理想化的5克攝鹽標準輕輕鬆鬆就被超過了。

正常的調味品,在健康的範圍內攝入,肯定是可以的,關鍵出在超標上,很多人不理解吃鹽多的壞處,其實想弄明白這件事,很簡單。

氯化鈉是食用鹽的主要成分,而鈉又是人體的基本平衡物質,起到的作用就是調節細胞外液的容量與滲透壓、維持身體體液酸鹼平衡、維持正常血壓及參與身體能量代謝等功能,由列舉可見,它在人體內的存在是很有必要的,若長期攝入過多,不僅會讓血壓升高,還會導致血管變窄等問題。

對皮膚也有壞處,很多人控糖的目的,就是防止肌膚糖化,可吃鹽多了,也會導致皮膚缺水,繼而出現粗糙、皺紋的情況。

心臟作爲人體的重要器官,同樣也會受到鹽的影響,當身體攝入過量的鈉離子,無疑會加重心臟的負擔。

當然了,負面影響,到這還沒有結束。

問題能被提出,自然就能被解決

家長一般都比較關注兒童的骨骼生長,常見的情況,就是讓孩子多喝牛奶、多吃雞蛋,類似行爲起到的正向效果肯定是有的,前提是,別讓過失在不經意之間將功勞給抵消了。

攝入過多的鹽,身體消耗不了,就要通過腎臟將過量的鈉離子給排出去,但機體不會精確識別,排放過程中,免不了也會將鈣離子給不小心排出去,若長期不斷流失,很容易就出現了骨骼疏鬆的情況。

基於這種情況,知道了後,就要想辦法將攝鹽量降下來了。

日常生活中可做的事情太多了,例如減少高鹽調味食品的使用,少吃醃製或者熏製的產品,烹飪的過程中,儘量選擇能夠保留食材天然味道的方式,還有非常關鍵的一步。

很多人在炒菜的過程中,爲了將食物中的水分殺出來,避免中途加水,幾乎纔將菜品放鍋就會放鹽,這種行爲本也沒什麼錯處,可若是想將減鹽,就可以試着在出鍋前酌情添加,這樣就可保證菜品在有味道的同時不會有太多的含鹽量。

爲了從源頭上剋制,還有一個小技巧,就是將鹽勺換成具有限制的那種,這樣不知不覺的就能減少鹽的攝入。

尤其需要點明的,就是半成品中的鹹味食物,爲了貯存,他們中往往都有很高的鹽分,想要控鹽的話,日常生活中就要減少該類食品的攝入。

還有一種選擇,就是低鈉鹽,正常情況下,這無疑是一種比較好的選擇,但是需要弄清楚,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吃低鈉鹽,本身存在腎功能不全、服用降壓藥以及免疫抑制劑的人羣若是吃了,身體可能會此爆發一些不必要的安全隱患。

食物本身就有各自風味,後續烹炒只是錦上添花罷了,口味不是一天變重的,減鹽的過程自然也要循序漸進,不能一下子就進入狀態,給身體一定適應的時間,從少加半勺開始,一步步將狀態調回正常,進入健康的飲食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