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繞道沒有脫鉤 經濟學家最新研究:美供應鏈仍高度依賴中國

許多證據表明中國的產品正在通過其他國家進入美國,美國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只是繞道,而不是脫鉤。(圖/Shutterstock)

美國在過去5年裡因國家安全威脅、人權記錄以及科技競爭等因素,在晶片、太陽能電池板以及各種消費品的進口方面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外界認爲是中美經濟脫鉤的體現。但是美國經濟學家新發表的數據分析稱,許多證據表明中國的產品正在通過其他國家進入美國,美國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只是繞道,而不是脫鉤。

《紐約時報》報導說,最近發表的經濟學論文對於美國減少依賴中國供應鏈的成果表示懷疑,堪薩斯城聯邦儲備銀行的年度會議上,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的經濟學家勞拉.阿爾法羅(Laura Alfaro) 和達特茅斯塔克商學院(Tuck School of Business at Dartmouth)的經濟學家達文.卓爾(Davin Chor)合作發表的最新研究發現,雖然全球貿易格局已重新調整,但美國的供應鏈仍高度依賴中國的生產,只不過沒有那麼直接而已。

這項研究指出,中國在美國進口商品中所佔的比例在2017年達到22%的峰值後,已在2022年降至約17%,減少的主要是機械設備、鞋子、電話機等產品。與此同時,而越南等國家增加了向美國出口服裝和紡織品,墨西哥則向美國出口更多的汽車零部件、玻璃,以及鋼鐵。

報導說,表面上似乎美國正在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但實際上墨西哥和越南等國都在從中國進口更多的產品,中國對這些國家的直接投資正在激增,顯示中國企業正在那裡開設更多的工廠。這意味着中國只是將漫長的供應鏈的最末端移出中國,他們把越南、墨西哥當作中轉站,而從那裡出口給美國的產品中有大部份仍是在中國製造。

雖然有人認爲,任何從中國轉移出去的做法可能都是好事,但這種供應鏈重新調整會造其他後果。研究論文發現,供應鏈的轉移與商品價格的上漲也有關係。據論文作者計算,中國在美國商品進口中佔比下降5個百分點,也許會導致美國從越南進口的產品價格上漲9.8%,或讓墨西哥進口的產品價格上漲3.2%。他們說,雖然還需要做更多的研究,但這種效應可能會對消費者價格指數上漲產生輕微影響。

研究論文作者之的阿爾法羅表示,「我們的第一個警告——轉移供應鏈很可能會影響成本;第二個警告是,這樣做不太可能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報導指出,這項研究與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卡羅琳.弗羅因德(Caroline Freund)和世界銀行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經濟學家們即將發表的論文結果相符,該研究指出,川普對中國加徵關稅後,美國減少了對相關商品的進口,但是美中貿易的絕對值卻持續上升。因爲這些商品轉向與中國供應鏈深度融合的越南、墨西哥,甚至也包括臺灣,再進入美國。

報導表示,研究人員對這個趨勢的發生有不同程度的意見,有人認爲這些供應鏈的轉移意味着全球貿易已在整體上出現縮減,世界的相互聯繫正在減少,新冠疫情、俄烏戰爭與中美關係緊張可能造成「逆全球化」趨勢,但這些都沒有真實數據可以證實。因爲企業制定計劃、投資、建廠都需要時間,全球供應鏈的轉移一向都很緩慢,考慮到與中國有關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日益加劇,以及中國經濟最近出現的問題,全球供應鏈的進一步轉移也許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