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界與廣汽S7都來了!“撞名”現象頻發,新車取名兒是門大學問
汽車取名兒是個大學問汽車命名也需要創新了比好名字更重要的是好產品
爲了搶奪同一塊市場“蛋糕”,造車企業都在按照着同一套“模板”開發產品,同質化不可避免。
和產品一起被同質化的,還有SKU劃分方式,以及汽車的命名方式。
主力新勢力車型的命名大都有跡可循,比如英文字母配數字,方便建立系列化標識,像智能手機一樣後綴加上“Pro”或“Max”區分高低配置,也有的乾脆用數字建立產品生態。這樣的做法很好理解,就是在信息爆炸的網絡時代更容易被記住和傳播,但字母和數字是有限的,汽車“撞名”逐漸成爲一種行業現象。
誰能想到,光是這個月亮相和發佈的新車中,就有兩款叫“S7”的,分別是廣汽傳祺S7和鴻蒙智行旗下的智界S7,不看品牌的話,還真搞不懂哪款是哪款。
在汽車平臺的搜索框輸入一個型號(比如S7),你大概率會看到許多重名但不同品牌的車型,想要精確搜索必須配上品牌名稱。先不說“撞名”是否有車企之間“互蹭”的嫌疑,多個型號重疊起來勢必會給用戶造成搜索上的阻礙,也會導致一些產品淹沒其中,很難說不是一種“妖風邪氣”。
(圖片來自懂車帝)
當然也很容易造成一種局面:大家都叫一個型號的情況下,誰做得不好誰就尷尬。
汽車同質化現象持續蔓延,遵循市場聲音是造車企業正確的選擇,但在產品命名上總是出現“撞車”的問題,難道說留給車企們的字母和數字已經不夠用了嗎?
汽車是複雜的工程體系,汽車命名同樣也是一個複雜且有趣的過程。
字母加數字並不是中國造車新勢力帶起的命名方式,最早可以追溯到BBA代表的德系豪華燃油車時代,比如寶馬有3系、5系、7系等,還有代表SUV的X3、X5、X7等。
這種命名方式獨特且有辨識度,能夠讓人一眼看出車輛的定位。
奧迪也是典型的字母加數字命名的廠商,轎車有A/S+數字,SUV有Q/SQ+數字,還有高性能的RS系列。其中A4L、A6L以及Q5L,都是奧迪在中國市場極具影響力的IP車系。爲了維持在中國的影響力,奧迪決定給A6L“開綠燈”,不受“雙數電動單數燃油”戰略的影響。
字母加數字組合簡單,方便產品劃分,可以更容易給消費者形成體系化記憶。早期的吉利車型也參考了類似的做法,用EC、GC、SC等命名區分車型和定位。
直到後來吉利迴歸“一個吉利”品牌,車型開始採用中文命名,比如博越(參數丨圖片)(參數丨圖片)、星瑞等。
日系車則會更強調文化元素,注重簡潔和實用性,命名方式會採用特定含義的詞彙,比如本田的雅閣(Accord)、日產的軒逸(SYLPHY)、豐田漢蘭達(Highlander),還有斯巴魯傲虎(Outback)等,產品有各自的命名和含義,面向全球市場也有對應的譯名,也很容易區分出定位。
由於豐田旗下雷克薩斯對標的是BBA,命名方式也和德系高端車看齊。
(圖片來自雷克薩斯官網)
當然,賣得很貴的車型也會採用特定含義詞彙的命名,案例也有很多,比如道朗格旗下全尺寸SUV YUKON(育空),一衆超跑品牌也比較喜歡用特定詞彙命名汽車,來彰顯車型的不可替代性。
汽車命名方式有很多,和品牌調性並沒有關聯,更多還是取決於廠商的造車理念和品牌文化底蘊,汽車百年曆史長河誕生了衆多有代表性的車型,影響力很大,命名上也十分獨特,完全不像現在這樣“同名車家家有”。
所以命名也是汽車營銷的重要一環,好的名字能夠幫助市場形成記憶點。車企起名的方式有很多,汽車行業呼籲重視原創設計時,多嘗試在命名上做出創意並非不是好路子。
只不過,車企“撞名”的背後,似乎還有別的原因。
汽車“撞名”的現象並非車企不小心,在電車通看來的確有一些“碰瓷”的意味。前面提到過英文加數字命名方式的優勢,新勢力爲了快速建立記憶點,也採取了類似的做法。
除了營造記憶點,這種命名方式也有助於車企梳理產品線,變得更有序列性。深藍汽車最早的產品陣容由S7和SL03組成,分別是SUV和轎車。但問題在於兩款車型的命名很難讓人聯想到深藍這一品牌,後續官方梳理了產品線,變成現在的轎車L系列和SUV的S系列,SL03和G318作爲特殊車型存在。
新勢力品牌一開始可能沒有想太多,既要造新車型,又不能斷了現有產品,命名方式會隨着品牌發展階段而變更。但英文字母選擇範圍有限,車型定義和命名背後的含義差不多,也就導致了不同品牌有同樣名字的車型。
當然也會存在車企之間相互“碰瓷”的行爲。
因爲命名鬧過沖突的,行業也有案例。早前蔚來和奧迪因爲車型命名上產生糾紛,奧迪認爲蔚來旗下的ES6和ES8兩款車型的命名侵犯了奧迪S6和S8的商標權,原因是它們可能會被誤認爲是奧迪品牌S6和S8的電動車型,附加的“E”字母也不足以區分開來,足以讓消費者認爲二者有關聯。
最後的結果是,蔚來被禁止在德國使用ES6和ES8的車型名稱銷售產品,不得不改名再上市。蔚來與奧迪的商標權之爭在行業中堪稱典範,引起了廣泛討論,也是中國車企少有的因爲車名而打官司的。
既然如此,中文命名不好嗎?
其實特殊字詞含義也是汽車命名的很好的出口,日系車有許多英譯中名稱的產品,中系車有吉利的“星”系列、比亞迪的王朝/海洋系列等,都以中文命名,市場反響很好,出海的車型也有對應的特殊命名。
中文命名更多元,更符合中國文字文化傳播,對當地消費者而言蘊含寓意,也能夠朗朗上口家喻戶曉,比亞迪的“唐宋秦漢唐”、嵐圖夢想家和追光,都給市場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有利於樹立文化自信。
衝擊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本田,也推出了一個名爲“燁”的新品牌,合資品牌都如此重視中文命名,其實中國自主品牌也可以。
在電車通看來,車企創造記憶點的方法有很多,但可能因爲市場“版本答案”過於明確,傾向理想L系列、問界M系列那樣簡單明確的命名佈局,難免產生“路徑依賴”。
汽車市場競爭深化,車企變得更追求效率和銷量。可無論如何,銷量只是暫時的,傳統品牌延續至今必然是因爲有足夠深刻的記憶點,爲品牌積累影響力,其實遠比追求銷量更重要。
早期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洗牌相當激烈,短短5年就消失了數百家新勢力,許多品牌甚至還沒來得及被世人認識就已經夭折。事實上,造車企業瘋狂佈局的許多新品,最終也會成爲市場的一種“耗材”,同質化嚴重的產品,大概率不會被市場記住。
電車通並不認爲英文+數字是一種過時的產品命名方式,小米SU7和理想L系列就十分成功,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銷量也是不斷上漲。但汽車重名這件事,無論如何都不值得車企借鑑。
(圖片來自智界汽車)
汽車“撞名”是一種車企之間的內耗,今天大家會知道S7,明天就可能被另一款S7的熱度所掩蓋,都是同名字的產品,註定只會有少部分能夠“混出頭”。換句話說,哪怕產品力很有誠意,因爲命名和營銷上出現問題,對車企而言又會是一次失敗的嘗試。
正如同有的車企熱衷於樹立文化自信和打造獨特車型一樣,電車通希望業內的造車企業都能夠走出自己的風格,不僅是鼓勵行業誕生更多具有差異化屬性的創新,也是希望品牌能夠建立屬於自身的“精神內核”,寫出自己的故事。品牌有故事可講,自然有消費者記住。
可一旦連汽車的命名都要相互爭搶,別說留給車企的字母和數字夠不夠用,就連未來的前景也會狹窄幾分,倒不如靜下想想,什麼樣的產品和格調纔是自己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