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宅重新定義「家」的樣子

示意圖/ingimage

【作者: 季平】

AI改變人類的食衣住行育樂習慣,甚至思考、學習、工作等面向,除了瞭解智能科技帶來的創新便利及應用方式,人類還得重新適應智慧宅打造的「AI日常」,如果不趕緊「數位轉型」,恐怕連進出家門都有困難。

科技當道 智慧宅也在進化

如果將無線網路串連手機、平板或居家設備,具有遠端開關電源、即時監控住家環境等條件視與「普級智慧宅」畫上等號,「AI智慧宅」則是建物本身搭載各類AI設備及產品,可隨時蒐集、分析住家環境等數據,進而調節生活機能的進化版住宅。

舉例來說,智慧宅內安裝的各式感測器能有效監控、預防意外災害,在地震、颱風等天災或人爲疏失導致火災、一氧化碳外泄,或者發生竊盜案件之前,感測器可以提前示警,也可以透過指紋、人臉辨識等科技系統提高居家安全,滿足防竊或保護隱私等需求。已有建案配備指紋、聲控、AI臉部生物辨識系統,或設置AI巡邏機器人以提高防盜效果,內建AI人臉辨識系統偵測到住戶後便會直接派送電梯到住戶所在樓層,無須按壓樓層鍵,就能直達自家樓層。

高齡化時代來臨,不論居住者爲年長者、行動不便者或慢性病患者,都可以利用智慧宅內的聯網系統與偵測器,搭配監控類電子產品提供健康資訊,甚至可以串聯遠距醫療,提高樂活安養的品質,降低意外發生率,或者離家者可以透過物聯網(IoT)監控設備掌握居家長者、病患或嬰幼兒、寵物狀況。

此外,環保與節能減碳趨勢下,智慧宅也搭上永續概念,已有新興綠建築藉由科技減碳排,搭配空調、廚具等智慧化設備,系統性調節及管理住宅溫溼度及燈光感測,達到節能效果。或者可以透過遠端連線、AI自動偵測室內環境的方式,監控智慧燈具或家電開關、空調,以及水龍頭、瓦斯、冰箱、智慧門鎖是否緊閉,透過遠端監控即可控制電源開關,減少浪費,甚至數位影音多媒體等娛樂設備也能透過智慧聯網變得更人性化,增添生活樂趣。

事實上,運用5G、AIoT、環境監測與感測器、VR虛擬實境、可視化系統等技術打造的智慧宅推案量近年來逐步攀升。內政部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10月底,臺灣已有989件公私有建築物取得智慧建築標章以及候選智慧證書。未來,智慧宅可望越來越聰明,而這類住宅也會徹底跳脫傳統居住功能,成爲另一種「平臺」或「中控中心」,掌握網路通訊、家電、設備自動化、系統、建築結構、物業服務及管理等功能,打造高效、舒適、安全、便利及永續的居住品質,還能節省生活成本。

【欲閱讀更豐富的內容,請參閱2024.2月(第387期)智慧住宅CTIMES雜誌】

2024.2月(第387期)智慧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