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鬼剃頭”的又一新藥,被印度人拿下了 | 焦點分析
文 | 常澤昱
編輯 | 海若鏡
與“三千煩惱絲”相關的煩惱不少,但斑禿一定是其中最“禿”如其來的一種。
斑禿,俗稱“鬼剃頭”,在中國大約有400萬患者受到這種疾病困擾。“拍照才發現少了(一片頭髮),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沒的”、“一覺醒來禿了一塊兒”,社交平臺上患者們如此講述自己的斑禿經歷。
治斑禿,是剛需。
面對突然的局部“頭禿”,不少患者感到自卑、羞於出門,甚至恐懼人際交往。“頭上從來沒有完整過,舊的長出來新的又掉了,感覺每一寸頭皮都曾經斑禿過。最近眉毛掉了。”
“很多看斑禿的病人一看到醫生就哭了”,在今年7月的一場學術交流會議中,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皮膚科醫生吳文育結合臨牀經驗介紹,近年來因斑禿就診的患者數量增多,“如果患者是小孩,家長沒有一個不焦慮的”。
根據相關指南,傳統上用於斑禿治療的主要藥物包括:米諾地爾、糖皮質激素、環孢素等免疫抑制劑,等等。但近年來,基於斑禿“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性,JAK抑制劑作爲療效更佳的創新藥,越來越多地用於斑禿治療。
7月25日,印度第一大製藥公司太陽藥業(Sun Pharmaceutical)宣佈,FDA批准其口服創新藥LEQSELVI™ (deuruxolitinib)上市,用於治療成人重度斑禿。
這是FDA批准的第三款用於治療斑禿的JAK抑制劑。此前的兩款分別爲禮來和Incyte公司聯合開發的巴瑞替尼(baricitinib)、輝瑞開發的利特昔替尼(Litfulo),二者分別於2022年、2023年獲FDA批准,並於2023年在中國上市。
這三種JAK抑制劑的療效與費用如何?使用JAK抑制劑後,消失的頭髮多久能夠重回?在斑禿治療這一藍海,有哪些中國企業正在佈局?
秀髮重生,不是夢
關於斑禿具體的發病機理,目前醫學上並不十分明確,但通常認爲這是一種毛囊特異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某些情況下,免疫系統會錯誤地將毛囊組織視爲外來威脅,對之發起攻擊,導致毛囊受損、毛髮脫落。
焦慮、壓力、突發事件引起的精神應激,是斑禿的重要誘因之一。一位患者自述,斑禿的反覆均發生在一些“至暗時刻”:讀書壓力大時、感情不順利時。最近的一次,她因爲工作壓力大而整宿整宿睡不着,某天在理髮店洗頭時被告知“有塊頭皮沒頭髮了”,當下“一個激靈,怎麼又禿了?”
在衆多治療斑禿的療法中,JAK抑制劑可謂是當下的“新希望”。
作爲一種非受體酪氨酸激酶,JAK(Janus kinases)家族有JAK1、JAK2、JAK3和TYK2四種亞型,是JAK-STAT信號通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後者在免疫反應、炎症反應、脂細胞合成等重要生理病理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因此,通過抑制JAK活性、調節前述通路,JAK抑制劑能夠在包括斑禿、骨髓纖維化、風溼性關節炎、銀屑病等在內的多種相關疾病治療中發揮作用。
據前述三家JAK抑制劑開發藥企官方信息,三者選取的臨牀試驗對象均爲頭皮脫髮面積大於50%的重度斑禿患者。僅就試驗結果的橫向對比來看,三種藥物的表現略有差異,但浮動不大。
印度太陽藥業介紹,deuruxolitinib獲批基於的三期臨牀試驗前後納入了1220例斑禿患者。這些患者的頭髮至少脫落了50%,且患病時間超過6個月。
研究結果顯示,用藥到第24周時,30%的患者頭皮毛髮覆蓋率恢復到了80%以上,25%的患者頭皮覆蓋率恢復到了90%以上。
這一臨牀實驗數據與禮來開發的新藥相仿,在臨牀研究第36周,接受4mg/天巴瑞替尼治療的患者中有32-35%的患者實現了超過80%的頭皮毛髮覆蓋,24-26%的患者實現了超過90%的頭皮毛髮覆蓋。
而輝瑞官方信息則顯示,臨牀研究中,在第24周,接受利特昔替尼治療的患者中有23%頭皮毛髮覆蓋率達到80%及以上,在第48周,這一比例增加到43%。與另外兩種藥物相比,利特昔替尼的優勢主要在於其適用範圍:它適用於12歲及以上人羣,是唯一獲批用於治療青少年重度斑禿的JAK抑制劑。
不過,具體到臨牀中,秀髮重回所需的時間、程度會因人而異。
前述學術交流會議中,在承認JAK抑制劑“里程碑”地位的同時,吳文育也指出,就臨牀效果而言,JAK抑制劑表現出很大異質性:“有些人效果很好,有些人效果一般”,說明“對於斑禿的發病機制,還有待進一步探明”;紐約大學醫學院Jerry Shapiro教授亦指出,斑禿患者對JAK抑制劑的治療應答軌跡存在個體化差異,晚期應答者可能需要10到11個月才能看到治療效果。
國產新藥、仿製藥,已在路上
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在中國,斑禿的患病率達0.27%,患者人數大約400萬。國外研究顯示人羣終生患病率約2%。
斑禿可能發生於任何年齡階段,多見於中青年,且發病無性別差異。大約半數患者反覆發作,少數病情嚴重者脫髮可能累及整個頭皮,甚至禍及睫毛、眉毛等身體其他部位毛髮。
新藥的引進爲400萬斑禿患者提供了新的選擇。但藥物是否真正可及,最終還是落實到藥價是否能夠爲普通患者所負擔。
36氪觀察到,電商平臺上,巴瑞替尼和利特希替尼的單盒售價分別在1000元、3000元上下。按照禮來和輝瑞的官方推薦用量計,單盒可支撐的時間大約爲1個月。結合前述專家觀點,見效之前,一位“晚期應答者”需要支出的年度花費約在12000元上下或36000元上下,藥價雖難與一些動輒幾十萬的“天價藥”比肩,但費用依然不菲。
有患者在用藥4個月之後表示:“頭髮長回來不少,就是怪貴的。”
隨着國內藥企在這一領域研發的推進,這類藥物的價錢有望降低——藥物臨牀試驗登記與信息公示平臺顯示,澤璟製藥、科倫博泰生物等公司都已有所動作。
據澤璟製藥6月12日官方信息,鹽酸吉卡昔替尼片用於治療重症斑禿的III期臨牀主試驗已達到主要療效終點,結果顯示吉卡昔替尼片用藥組顯著優於安慰劑組,達到統計顯著性。後續澤璟製藥將加快推進推進該藥物的上市進程。與此同時,科倫博泰生物開發的KL130008膠囊II期臨牀試驗,也在推進中。
創新藥之外,一批仿製藥也已有所進展。2023年10月,南京力博維研發的巴瑞替尼仿製藥就已獲批上市,拿下該藥首仿。而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評審中心信息,杭州民生藥業、南京海納製藥、江蘇萬邦生化醫藥的巴瑞替尼片上市申請也已在審理中。
不過,考慮到原研化合物專利的存在,仿製藥的銷售還需等待。據悉,巴瑞替尼的專利將於2029年到期。屆時若市場創新藥、仿製藥迎來井噴,用於治療斑禿的JAK抑制劑價錢或將迎來降低,爲患者提供更高性價比的選擇。
關心錢包和秀髮的同時,藥物安全性也值得留意。在承認頭痛等輕度不良反應的同時,前述三款JAK抑制劑均針對可能引起的嚴重感染、惡性腫瘤、心血管不良事件、血栓形成等嚴重副作用做了提示。
不過,這些安全事件發生的概率較低,例如,禮來官方信息顯示“接受巴瑞替尼的患者中已報告深靜脈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事件”,但二者均是“偶見(≥0.1% 且 <1%)的藥物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