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助力百姓就醫購藥加“碼”提速

經濟參考報記者 鄧婕

近日,國家醫保局公佈的數據顯示,上線五週年的醫保碼全國用戶超過12億人,覆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接入93萬家定點醫藥機構。

多年來,支付寶積極參與醫保碼推廣普及,累計服務用戶超7億人,有效推進了醫保數字服務的普惠化、便利化,通過AI(人工智能)賦能各地醫保經辦服務,近期更是上線了商保碼,助力百姓就醫購藥加“碼”提速。

服務醫保碼用戶超7億人

醫保碼是全國醫保線上業務唯一身份憑證。2019年11月24日,全國首個醫保碼在山東省濟南市激活,標誌着就醫購藥正式進入了“一碼通”時代。掛號、繳費、買藥、取報告……這些曾經繁瑣的看病就醫流程,如今刷一下醫保碼都可以輕鬆解決。

據國家醫保局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掛號、建檔、結算等22項業務實現“一碼通”,參保、繳費和異地就醫備案等高頻服務做到“碼上辦”,醫保碼結算率達到41.5%,累計使用量超過500億次。

近年來,醫保碼的普及爲百姓看病就醫提供了堅實保障,互聯網平臺的參與有效推進了醫保數字服務的普惠化、便利化。螞蟻集團總裁韓歆毅介紹,截至目前,超7億人通過支付寶激活醫保碼,使用親情賬戶的用戶中七成綁定了家中“一老一小”。

多年來,國家醫保局積極推動醫保服務的適老、適幼化升級,極大改善了“一老一小”的醫保服務體驗。目前,全國已有超2.5億人綁定醫保親情賬戶,30個省(區、市)支持刷臉就醫。

小小一個“碼”,爲百姓看病就醫帶來了實實在在的體驗提升。讓數據多跑路、羣衆少跑腿,醫保數字化服務進一步打通了線上與線下。例如,在醫院,排隊繳費不再是看病就醫的必選項,有超2000家醫院的支付寶小程序支持醫保線上支付。

同時,足不出戶用醫保買藥也已變成現實。2023年11月以來,國家醫保局指導支付寶、餓了麼、美團、京東等平臺在北京、上海、廣東等地有序推進線上醫保購藥試點,支付寶平臺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該服務已覆蓋全國43個城市。

AI賦能各地醫保經辦服務

從醫保碼的“一碼通行”到醫保移動支付的“指尖結算”,再到醫保個人賬戶線上購藥的“即時送達”,我國醫保服務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國家醫保局表示,將推動數智建設實現新躍升。充分吸收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領域發展成果,建立“一人一檔”“一藥一檔”“一人一賬”“一檢一檔”等應用,爲相關主體構建個性化畫像。

近日,在醫保碼五週年發佈會上,首個醫保服務數字人“依保兒”作爲主持人亮相,應用其AI能力爲參保人答疑解惑。

據介紹,螞蟻百靈大模型在2023年11月已經完成備案。早在當年5月,首個AI醫保經辦助手“醫保小智”就已亮相杭州。目前,全國已有十餘地醫保經辦部門通過支付寶人工智能技術爲用戶提供醫保服務。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保險研究所所長魏麗指出,下一階段,醫保數字化服務將邁向智能化時代。這需要各級醫保部門、各地醫療機構、平臺企業力量多方協同,積極探索,從親民、便捷和易獲得等方面持續提升醫保服務質量。

“AI和大數據技術無疑是醫保碼迭代升級的關鍵引擎,作爲一家科技企業,支付寶要做的不僅是醫保碼的一個載體,更是助力醫保碼發展的科技引擎。”韓歆毅表示,支付寶將持續立足技術和生態優勢,積極探索醫保服務在更多創新場景的應用,爲中國醫保服務的數智化貢獻科技力量,爲參保羣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碼”。

醫保商保銜接加“碼”提速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醫保已基本實現全民覆蓋,但商業健康保險等補充醫保發展相對滯後,難以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多樣化、個性化醫療需求。在此背景下,國家醫保局正在謀劃探索推進醫保數據賦能商業保險公司、醫保基金與商業保險同步結算以及其他有關支持政策,構建更加完善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

據瞭解,2024年7月,上海率先試點醫保商保“直賠”機制,在確保數據絕對安全前提下,探索醫保數據要素化及數據融合應用的新技術、新方法和新場景,在醫院窗口結算即實現醫保基金與商業保險同步結算,已有12家三級醫院上線,提升了商保賠付效率和便捷度。

互聯網平臺也在推動醫保商保銜接加“碼”提速。2024年12月,支付寶推出了“商保碼”,即患者住院繳費刷完醫保後,如需補充,可直接使用商保碼申請墊付住院費用,後續再向保險公司發起報銷理賠。

韓歆毅表示,在支付寶平臺上,截至目前,超過1000萬購買了個人補充醫療保險的用戶,已經可以率先體驗醫保、商保“一站付”的便捷服務,大大減輕了患者看病就醫的壓力。

此外,在支付寶商保碼的界面,用戶還可以查詢個人名下在合作公司的保單,一站式管理個人保險資產。支付寶醫療健康事業部數字醫保業務部總經理張宇說,“支付寶將與保險公司等合作伙伴繼續深化合作,優化產品服務體驗,商保碼支付也將逐步覆蓋更多公司和險種。”

據悉,目前商保碼支付已覆蓋泰康在線、衆安在線旗下的主流百萬醫療險,支持用戶在全國超1萬家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住院時使用。

來源: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