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蝙蝠死亡的真菌疾病竟與數千美嬰死亡有關

近 20 年來,一種被稱爲白鼻綜合徵(WNS)的真菌疾病已導致美國超過 600 萬隻蝙蝠死亡,使得許多蝙蝠物種的數量大幅下降。曾經棲息在北美的長耳蝠、小棕蝠和三色蝠種羣中,約90%現已因這種感染而死亡。

更令人震驚的是,蝙蝠數量的減少與數千名人類嬰兒的死亡有關。那麼,有什麼聯繫呢?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隨着蝙蝠數量的減少,整個北美農場的化學農藥使用量大幅增加(儘管仍在監管限制範圍內)。

蝙蝠以危害農作物的昆蟲爲食,充當着天然殺蟲劑。因此,多年來,北美的農民仰仗蝙蝠來處理農場裡的害蟲,從而減少了對化學農藥的依賴。

然而,自 2006 年白鼻綜合徵興起以來,蝙蝠的數量一直在穩步減少。而且,相應地,在蝙蝠數量下降的地區,農民使用的農藥越來越多。衆多研究顯示,構成這些農藥的有害化學物質最終會進入我們的食物和水中。

弗蘭克對嬰兒死亡率上升的幾種替代解釋進行了測試——包括經濟衰退、天氣變化和阿片類藥物危機——但沒有一個能解釋這種增長。唯一不變的因素是農藥使用量增多了。

當食蟲蝙蝠在黑暗寒冷的洞穴中冬眠時,它們可能會接觸到假裸囊菌毀滅種。這種病原體開始在蝙蝠的翅膀和口鼻上生長,導致冬眠的動物失去脂肪儲備和能量。

隨着感染在蝙蝠身上不斷髮展,其鼻子周圍會呈現出白色、毛茸茸的樣子,故而得名。

它干擾了這些蝙蝠的冬眠週期,致使它們醒來的頻率更高。

所以,它們最終更快地將脂肪儲備耗盡了。

在冬眠結束時,它們醒來時能量水平極低,且處於飢餓狀態。

更糟糕的是,它們開始以兩倍於健康蝙蝠的速度失去能量。

隨着時間的推移,它們的身體愈發虛弱,最終導致死亡。

此外,由於蝙蝠僅通過身體接觸就能感染這種疾病,所以感染迅速傳播,一次就能殺死整個蝙蝠羣。

政府機構和科學家已經提出了從疫苗、益生菌到紫外線治療等各種解決方案。然而,所有這些方法都有其侷限性,需要時間來證明其有效性。

在蝙蝠數量大幅下降之後,農民開始使用更多的殺蟲劑,期望以此來保護產量,避免農業收入遭受任何損失。

化學殺蟲劑不但會造成不良健康後果,可能致使嬰兒死亡率上升,而且還降低了農民的收入。

在 WNS 疫情爆發後,殺蟲劑的使用量增加了 31%,然而農民的收入卻減少了 29%。這是由於殺蟲劑或許保護了產量,卻致使農作物質量大幅下降。

這表明,當像蝙蝠這類生物害蟲控制系統開始消失時,社會就得付出巨大代價,並且這種代價要比一開始保護蝙蝠所需的代價高得多。

這項研究發表於《科學》雜誌。

感謝您的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