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柵潔十四五中期報告:攻克多項「卡脖子」技術並產業化
發改委主任鄭柵潔昨在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上作「十四五」進度報告。圖爲該會議上人大委員長趙樂際進行報告情景。新華社
據新華社報導,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昨26日向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作《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實施中期評估報告。他介紹,綱要實施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綱要提出的20項主要指標中,16項基本上符合或快於預期。報告指出,大陸創新驅動發展步伐加快,多項「卡脖子」技術被攻克並實現產業化,新型研發機構數量超過2400家,高被引論文數保持世界第二位,企業研發經費投入佔全社會比重超過77%。
鄭柵潔說,大陸國內生產毛額(GDP)跨越120兆元臺階,人均GDP達到世界平均水平,實現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良好開局。
鄭柵潔介紹,綱要提出的20項主要指標中,16項基本上符合或快於預期。其中,常住人口都市化率、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地表水達到或好於Ⅲ類水體比例、能源綜合生產能力等4項指標提前實現。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成長、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數位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價值佔GDP比重、每千人口擁有執業(助理)醫師數、森林覆蓋率等5項指標快於預期。7項指標大致符合預期,分別爲GDP成長、全員勞動生產力成長、居民人均可支配所得成長、城鎮調查失業率、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均預期壽命、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報告指出,創新驅動發展步伐加快,多項「卡脖子」技術被攻克並實現產業化,新型研發機構數量超過2400家,高被引論文數保持世界第二位,企業研發經費投入佔全社會比重超過77%。
報告顯示,大陸製造業增加價值佔GDP比重提升至27.8%,佔全球比重穩定約30%;策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年均成長15.8%、佔GDP比重超過13%;算力總規模居世界第二;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達到665萬臺、比2020年成長近三倍。
報告並顯示,大陸東部與西部地區人均GDP之比由2020年的1.67縮小至2022年的1.64;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基本取消落戶限制,新增2910萬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腳;城鄉居民收入比降至2.45。
報告顯示,生態安全屏障不斷加固,完成造林11936萬畝、種草改良9421萬畝、治理沙化土地5699萬畝,水土流失面積減少超過3.9萬平方公里;非化石能源發電裝置容量歷史性超過化石能源,非化石能源佔能源消耗總量比重提高至17.5%。
人民生活品質穩定提升。報告顯示,全國城鎮兩年半累計新增就業人數3,153萬人。截至2023年6月底,全國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投保人數分別達10.57億人、2.4億人、2.94億人。
根據報告,截至目前,102項重大工程項目中,96項進展符合預期,6項基本上符合預期,有力支撐了相關領域策略任務落實。
報告也指出,國內大循環主體地位更加鞏固,國內國際雙循環水準進一步提升;全面深化改革邁出新步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良好開局;對外開放水準不斷提升,互利共贏局面持續拓展;堅持統籌發展與安全,國家經濟安全保障能力持續提升。
不過,報告也顯示,4項指標落後預期,分別爲單位GDP能源消耗降低、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託位數。
鄭柵潔表示,整體來看,兩年多來,面對新冠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造成的重大沖擊,面對國際局勢急劇變化,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人民,成功應對各種困難和風險挑戰,穩住了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綱要實施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這爲全面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良好開局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