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產業“卡脖子”技術瓶頸 乳企打造益生菌“中國芯”

本報記者 劉旺 北京報道

於海霞 今年兩會期間,新質生產力成爲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在202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將“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列爲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務首位。

而乳製品行業作爲食品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基礎產業,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意義自然不言而喻。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在此背景下,不少乳企都在持續技術攻關,致力於攻克乳品產業“卡脖子”問題,尤其是突破益生菌科研技術的發展瓶頸。同時,圍繞乳業新質生產力佈局產業鏈,確保乳業全產業鏈的穩定與安全。

如何培育乳業新質生產力

記者注意到,“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這也正是乳業的發展方向。“對於奶業來說,新質生產力的內涵之一就是要通過科技創新加速產業升級,推動中國奶業走向更創新、更高效和更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全國人大代表、伊利集團全球創新中心科學研究總監王彩雲如此表示。

科技創新帶來的乳業發展,通過數據得到了直觀的體現。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原料奶總產量4197萬噸,同比增長6.7%,國內牛奶產量連續4年增幅超過6%;2023年乳製品產量3054.6萬噸,同比增長3.1%。

根據中國奶業協會編撰的《中國奶業質量報告(2023)》,2022年全國生鮮乳抽檢合格率100%;乳製品總體抽檢合格率99.88%;生乳中乳蛋白、乳脂肪、菌落總數抽檢平均值達到歐美奶業發達國家水平,體細胞抽檢平均值優於歐盟標準,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市場佔有率超過68%;三聚氰胺及其他重點監控違禁添加物抽檢合格率連續14年保持100%。

但行業仍要保持高質量發展。全國人大代表、蒙牛集團全球研發創新中心研發總監史玉東認爲,面對高質量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如何推進乳製品行業技術研發、產品創新與標法體系協同發展,全面培育新質生產力,已經成爲乳製品行業面臨的重要命題。

而對於如何培育乳業新質生產力,王彩雲建議,應當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融合與平臺打造,加強對於創新人才和創新成果的培養與保護,爲創新發展提供良好環境和優秀人才隊伍,實現更多的技術突破和成果轉化。

記者注意到,目前在國內,伊利已經建立了三級研發平臺,共同構建了伊利的技術主體。而在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以下簡稱“乳業國創中心”)裡,伊利作爲重要合作方和參與方,聯合其他共建單位致力於圍繞全產業鏈進行創新鏈佈局,正在開展高水平協同創新。同時,乳業國創中心爲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率,通過與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緊密合作,更好地將科技成果轉化爲實際生產力。

史玉東也建議,要進一步完善相應法規標準體系建設。在堅持“四個最嚴”的基礎上,研究制定引領新工藝、新技術發展的標準和相應的評價標準,完善支持乳源深加工的標準體系,制定食藥物質原料使用指南等,全面支持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和新產品的研發。

同時,史玉東建議研究出臺針對性鼓勵政策,暢通乳製品行業創新發展路徑。

“一方面,要引導、鼓勵企業加大技術研發創新,探索符合中國乳業國情的乳成分開發研究體系,例如引導行業重點發展乳清脫鹽製備技術和乳糖提純製備技術;另一方面,要鼓勵重點龍頭企業聚焦深加工領域,創新打造食藥物質的乳製品、適合國人口味的奶酪等產品,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史玉東表示。

打造益生菌“中國芯”

記者注意到,目前不少乳企的科技創新都在集中精力進行益生菌的技術突破,這從兩會期間乳業領域人大代表關注的焦點就可以看出。

王彩雲表示,益生菌被視爲食品科學領域的技術“芯片”,隨着《“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全面推進,國民的營養健康意識逐步提升,益生菌作爲膳食補充劑、保健食品等功能食品的一種核心原料,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

據瞭解,益生菌一詞最早來自海外,1930年代,隨着乳酸菌飲料“養樂多”問世,益生菌產業逐漸走向產業化。我國益生菌市場規模發展較快,2017—2020年,我國益生菌市場規模從553億元增長至88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約爲16.6%。市場調研機構ZIONMarketResearch預計,到2025年,全球益生菌產業產值將超過770億美元,中國市場佔比將超過25%。

儘管市場規模增長迅速,但在產業供應鏈上游,我國一直是“受制於人”的狀態。王彩雲提到:“我國益生菌產業起步較晚,仍面臨差異化功能菌種缺乏、基礎研究滯後於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進口菌種佔據原料市場大部分份額等挑戰。在提高益生菌菌株研發與應用水平上,我們依舊任重而道遠。”

對此,王彩雲建議,要深化菌種基礎研究水平,構建適宜中國人體質的益生菌菌種資源庫。

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農業大學乳品生物技術與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孫志宏也建議,加大科技計劃支持力度,開展有組織地科研,繼續加大對乳業國創中心支持力度,全力建設乳酸菌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和乳品科學全國實驗室,攻克乳品產業“卡脖子”技術瓶頸。

記者注意到,在各個企業的推動下,目前我國益生菌技術已經得到了長足的進步。以伊利爲例,其科研團隊爲開展益生菌的自主研發,足跡遍及內蒙古、西藏、雲南、貴州、四川等地,從大山和草原深處,採集中國原生菌株,搭建“自主菌種資源庫”進行篩選培育。其開發的益生菌新型遞送技術,有效降低了益生菌在加工過程和胃腸道消化過程中的損失,取得國際領先的水平。

目前,伊利自主知識產權益生菌BL-99研究成果在全球頂級科技期刊《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伊利正在不斷推動實現從“進口菌株”到“中國專利好菌”的進步,逐步打破進口菌種壟斷的市場格局。

同樣關注益生菌技術突破的還有新乳業。據瞭解,新乳業構建了“四洲六國”的全球化產學研研發體系,2023年投資者大會新乳業宣佈成立分子力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自有發酵劑和益生菌產業化研究,建立了自有知識產權的乳酸菌菌種資源庫,並在乳源生物活性物質、生物科技、酶工程等領域的研究應用均有豐富成果。

此外,蒙牛也在不斷推動科研成果轉化運用,成功突破一批“卡脖子”問題。例如蒙牛自主研發的“副乾酪乳桿菌PC-01”榮獲第二十四屆中國專利銀獎。

而在這過程中,企業也更希望加強政策端的引導。“應引導行業加強新產品研發。加強添加食藥物質乳製品、營養重組乳製品、添加益生菌的發酵乳、延長保質期的鮮奶等產品創新,不斷豐富乳業矩陣和價值鏈條。”史玉東表示。

全產業鏈的穩定與升級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佈局產業鏈,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保證產業體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

乳業作爲典型的“糧頭食尾”全鏈條行業,關係千家萬戶的民生,是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中國乳業的新質生產力,也並不是圍繞在生產端或研發端,而是覆蓋全產業鏈的科研創新,進而保證全產業鏈的穩定與升級。

當前,世界經濟格局正深刻重塑,對我國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提出挑戰。

王彩雲認爲,確保產業鏈的穩定與安全,將“奶瓶子牢牢地握在中國人自己手裡”,就必須加快在奶業精深加工、自主菌株研究和應用等方面實現突破,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例如,乳鐵蛋白是一種具有多種活性的天然蛋白質,在廣譜抗菌、抗病毒、調節機體免疫反應,以及調節胃腸道等方面有可靠的價值。不過,乳鐵蛋白是熱敏性蛋白,一旦受熱會喪失活性,在90℃時就完全失活,製備難度極高,即使直接食用乳鐵蛋白,處理不當也會導致其活性喪失。

此前,我國乳鐵蛋白原料基本依賴進口,價格貴還經常缺貨,是名副其實的“奶黃金”,如何提取一直是行業難題。而經過16年的研發,伊利團隊首創了乳鐵蛋白定向保護技術,能夠將常溫純牛奶中乳鐵蛋白的保留率由原來的10%提高到了90%以上,這一研究成果不僅填補了國內空白,還率先打破國外關鍵技術壁壘。

對於產業鏈的穩定發展,史玉東也提到:“由於我國乳製品消費結構不均衡、消費季節性突出、奶業生產成本高、牧場運營水平參差不齊等原因,導致產業整體競爭力不強,週期性供需失衡明顯,爲奶產業鏈穩定發展帶來持續挑戰。”史玉東說,“單純依靠市場機制調節難以保障產業穩定可持續發展,迫切需要政府推動出臺一些穩定市場供需平衡和市場秩序的措施。”

他表示,可以借鑑奶業發達國家的“儲存補貼”“利潤保險、收儲捐贈”等方式調節供需,建立乳原料收儲機制,通過“企業+政府”共同收儲,企業側利用現有設備和廠房噴粉、收儲、銷售,政府側則依託龍頭乳企進行商業收儲,並在噴粉費用、存儲費用、資金利息等方面給予收儲企業一定補貼。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