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也有一缺:缺把企業放在手心上

他當時直指從政者、爲政者只執著於政黨利益,道德與公民倫理都欠缺,過去臺灣強調「公民道德」,進而在行爲舉止、思維價值觀都會有「自我的約束」,「現在則是想怎樣,就怎樣,不管別人。」遑論爲國內打造更好的投資環境。

八年前,許勝雄說的話,搬到八年後的時空,一樣適用。

爲政者若有「德」,就會有同理心與慈悲心,不會將科學的能源議題、數學的淨零課題,變成爲政治攻防題,更不會將臺商的全球佈局,用意識流來區分,讓企業陷入左右爲難的窘境。

爲政者若缺「德」,想怎樣就怎樣,如何期待用科學的方式檢視能源政策?又如何能期望用數學與邏輯,來計算淨零目標是否符合現實?又怎麼能指望政策的制定,不論是產業、兩岸與國際經貿政策,是符合全民的利益?遑論會尊重專業的判斷與意見了。

過去八年來,多少政策的髮夾彎,都不是因爲基於專業的判斷,而是政治考量下的結果,政治盤算永遠凌駕理性對話,是過去八年來企業內心深處的無奈,無奈中只能盼爲政者凡是能夠少一點政治,多一點科學與數學,經濟的題目,能夠用科學、數據與邏輯來解,而非政治。

企業界心裡也很清楚,政治可以扭曲科學,但是科學無法演算政治的算計、複雜的人性,還有因政治、人性所造成的影響。

這或許也是九大工商團體日前邀三黨總統候選人倡談國家經濟政策時會說,工商界由衷期盼「選舉過後,臺灣能尋求共識、建立信任、停止內耗」臺灣投資環境的優劣,繫於爲政者的同理心與慈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