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引導 4大商圈受惠 臺北西區復興中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永慶房屋提供)

臺北市向來商業興盛消費熱絡,數十年來以信義計劃區爲新都心的開發與經營已使信義區逐漸取代城中地區(今中正、萬華)成爲臺北市實質的政治與商業中心。而城中地區也因都市發展重心東移與產業變遷而漸趨沒落,因此,市政府自2015年分別規劃「東、西區門戶計劃」,以打造國家門戶爲規劃目標,均衡區域發展。

在「東、西區門戶計劃」的引導,以及臺北捷運與公車路網的延伸擴展,各區域商圈逐步發展,可以觀察到臺北市消費熱區外擴。統計近5年臺北市電子發票銷售額指標在95以上的裡別,已由52個成長至65個,中山與大安仍然是臺北市的消費熱區,但其中的中正、萬華、大同三個行政區轄下里別增加的數量表現尤爲突出。

電子發票銷售額指標是由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以村裡爲單位,製作呈現區域的消費熱度,銷售額指標最高爲100,愈接近100則表示消費強度愈強。中正、萬華、大同三個行政區電子發票銷售額指標95以上裡別數量的成長,足見西區在政策引導下正在翻轉中。

「西區門戶計劃」以臺北車站爲計劃核心,改革鐵路地下化以來既有不合時宜的公路運輸規劃,透過路型重行建構並結合歷史建築融入都市景觀設計,向來往旅客展示着臺北城歷史與文化故事,藉以建構具有臺北特色的國家門戶意象,並透過都市更新釋出土地以推動大型開發案,帶動舊城區商業辦公氛圍,同時,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也吸引了更多遊客和消費者前來體驗這個充滿魅力的區域。

除「西區門戶計劃」外,臺北市府也擬定「中正萬華復興計劃」與「大同再生計劃」,振興傳統產業與活化歷史文化街區,發展地區文化觀光及善用水岸景觀資源,打造水岸景觀廊道、文化藝術聚落,政府希望讓西區重新煥發活力,成爲兼具現代氛圍和傳統魅力的區域,西門町商圈、艋舺商圈、大龍峒商圈、大稻埕商圈等因此受惠。

綜上所述,可以發現臺北市的商圈正出現變化,除了振興計劃帶動商圈發展外,臺北捷運與公車路網建置也在這場商圈變革中扮演着關鍵角色。爲各商圈繁榮發展帶來了實質的助力,也讓臺北市消費熱區出現外擴和百花齊放的現象。西區的文史底蘊與人文氛圍讓大稻埕商圈、龍山寺商圈等等,成功吸引衆多遊客前往、駐足,與信義、松山、南港三區的臺北市東區相互輝映。筆者認爲,隨着時光的推移,我們可以期待臺北市商圈在這些努力下繼續蓬勃發展,綻放出更多的活力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