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天然礦泉水,礦物質『看得見』

在國外,“飲用水”的概念基本上可以和“礦泉水”劃等號,飲用礦泉水的佔比可達九成以上。

雖然國內市面上有很多礦泉水產品,但是很多人說的“礦泉水”並不是真礦泉,可能是純淨水或者天然水,礦泉水需符合國家標準[1],才能在包裝印上“天然礦泉水”。

在日常飲用礦泉水過程中,國內消費者反映的情況和國外的截然不同:爲何我們喝的礦泉水有白色沉澱物?

其實會發生兩種不同的飲水體驗是由飲食習慣形成的。國外喜歡喝冷飲,會常溫直飲礦泉水,所以較少有白色沉澱物出現。而在國內向來有喝熱水的習慣,喜歡將礦泉水加熱或煮沸後再飲用,出現白色沉澱物的情況就多了起來。

那麼,對於天然礦泉水這些疑惑,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一聊。

首先,我們要了解清楚天然礦泉水是怎麼形成的。

天然礦泉水是水與儲水岩層經過數百年,甚至數千年的長期接觸,在一定的環境溫度和壓力下相互作用,由岩層的礦物質溶解於水中而形成。礦泉水果然“名”不虛傳——水中有着一定含量的礦物質。並且,天然礦泉水的儲水帶與地表水天然隔離,不受地表污染。

地川小Q深巖礦泉水,源自地下203米珍稀的鈣硅質角巖,經過2000年循環流動礦化而成的鮮活礦泉,其中偏硅酸含量較高[1],並含有鈣、鎂等對人體有益的天然礦物質[2],屬於優質的天然礦泉水。

常溫下水中溶解的碳酸氫鈣、碳酸氫鎂等礦物質(這是我們看不到的),在加熱和煮沸時,會重新結晶析出白色碳酸鈣、碳酸鎂等天然礦物質結晶(這就是我們所看到的“白色沉澱物”),這是正常現象。這些白色沉澱物只是微小存在,並不影響飲用口感。

這些天然礦物質結晶還可被人體消化再吸收,是我們獲取鈣、鎂營養元素的來源之一,可放心飲用。

其實,在國家標準《飲用天然礦泉水》的感官要求中就有對“沉澱物”進行說明,指出這是對身體無害的天然礦物質鹽,大家可放心飲用。

天然礦泉水中的可見物允許有少量的天然礦物質鹽沉澱。

——飲用天然礦泉水(GB 8537-2018)中對礦泉水的感官要求

而碳酸鈣這種天然礦物鹽沉澱,和我們平時食用的鈣片主要成分是一致的。它在人體內的留存率可達34%,高於其它鈣劑,是價廉物美的補鈣劑。

並且有研究認爲[3],水鈣吸收率與乳鈣吸收率是相當的,水鈣與牛奶鈣的人體吸收率相當,兩者都在22%~24%之間。

可能會有消費者擔心白色沉澱物會導致結石病,目前是沒有醫學證據可證明。

礦泉水的白色沉澱物現象只是單純在高溫加熱狀態下的物理和化學現象,而結石病是人體的生理現象,兩者可以說是毫不相關。

白色沉澱物的形成是有一定條件的,水經過煮沸後纔出現白色沉澱物,這種現象在人體內並不會發生。

多年來致力於健康科普的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馬冠生教授,他建議飲用水應至少含有一定量的礦物質。飲用水中的鈣、鎂在預防心血管疾病方面有一定作用。

同時,水中礦物質攝入佔膳食總攝入的貢獻最高可達20%。

在日常飲水過程中,除了烹飪需要,常溫飲用礦泉水可保留水中多種的微量元素及含氧量。

天然礦泉水中的礦物質呈天然離子狀態,水溫越是接近人體體溫越容易被吸收,對人體骨骼、血管均有好處。

地川小Q深巖礦泉水,符合國標的天然礦泉水

歐洲食品雙認證,品質達到出口歐洲標準

含多種天然礦物質,建議常溫喝

安心喝,放心喝

參考文獻:

[1]飲用天然礦泉水(GB 8537-2018))中對礦泉水的界限。

[2]飲用水中的營養素——世界衛生組織著,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教授馬冠生主譯。

[3] Vannucci L, Fossi C, Quattrini S, etal. Calcium Intake in Bone Health: A Focus on Calcium-Rich Mineral Waters[J]. Nutrients. 2018. 10:1930.Vannucci L, Fossi C, Quattrini S, etal. Calcium Intake in Bone Health: A Focus on Calcium-Rich Mineral Waters[J]. Nutrients. 2018. 10: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