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內娛頂流,還是淪爲了笑話
年底了,內娛的樂子繼續輪番上演。
這次是兩位頂流偶像:鹿晗與黃子韜。
前幾天,他們在微博合體直播,讓不少人直呼「好搞笑」。
不過,黃子韜在直播中的一些狂氣發言,也讓網友哭笑不得。
我們只要在,江山不會倒,只要我們想回來,就是隨時。
我們要告訴人,要讓人認清,不是我們不回來,是我們不想幹而已。
當我們真正站回來那一刻,我們是可以的。
而就在這之前,鹿晗剛因爲在直播中發瘋懟網友上了熱搜。
又是豎中指,又是說髒話。
接二連三的事情,引起不少爭議。
有人覺得,他們是選擇放下偶像包袱,不裝了。
有人嘲笑他們是「老藝人」,想要通過在直播中放飛自我找存在感。
但是怎麼看,衆多網友還是把這二人放在了「樂子人」的位置上,笑一笑就過去了。
不過,魚叔卻突然想起一句話:
喜劇的內核其實是悲劇。
如果深究一下,你就會發現:
發生在鹿晗和黃子韜身上的笑話,其實是內娛一出大寫的悲劇。
咱們今天,就來聊聊這悲,從何而來。
這幾年,許多內娛明星都開始涉足直播領域,鬧出的笑話也不少。
但這兩位有些特殊。
似乎人們格外愛看他們出糗。
大概是因爲他們身上依舊高掛的一個標籤:
歸國四子。
當初作爲在韓國最大娛樂公司訓練出道的頂流偶像,從一出道就吸引了大量的粉絲。
因爲流量太大,他們後來也陸續選擇歸國發展。
在當時的內娛,絕對都是實打實的頂流存在。
然而到了今天,卻不同程度上成了被網友嘲笑的對象。
除了已經入獄的一位法制咖。
鹿晗黃子韜合體直播,成了樂子人。
而張藝興前幾天曬了自己的健身視頻,也在網上引起了一陣小波瀾。
有意思的是。
當初,四人都是因爲偶像出道而火。
但一直以來,似乎都在尋找轉型的機會,努力擺脫偶像的身份。
比如,最先與EXO解約,來內娛發展的是吳某凡。
從他微博簡介的修改內容就可以看出,想與自己的偶像身份割席。
作爲頂流,回國後的資源也是肉眼可見的不錯。
上綜藝當導師,電影一上來就是和京圈大咖合作《老炮兒》。
後來又和徐靜蕾、劉亦菲等人合作,還登上春晚,妥妥的頂流。
只是,再好的資源也白給了管不住的下半身。
最終鋃鐺入獄,查無此人。
緊隨吳某凡先後回國的,是鹿晗與黃子韜。
鹿晗也想要歌手演員兩開花。
認真創作歌曲、出專輯。
接連出演各種類型的影視劇。
自然也少不了參加綜藝。
因爲被誇性格豪爽,還多圈了一波紛。
只是,業務水平一直沒有達到大衆預期。
至少在影視方面的代表作,沒多少拿得出手。
現在,他的曝光大幅減少,只是偶爾在直播中製造一些話題。
黃子韜走了完全不一樣的路子。
他的重心一直是音樂,誓言要做屬於中國人自己的CPOP。
還曾自稱爲「CPOP KING」。
家底殷實的他,也自己開了公司。
只可惜,黃子韜才真是應了那句「樣樣通,樣樣鬆」。
音樂因爲一句「我不會就這樣輕易地狗帶」成爲笑話。
影視也因爲油膩的演技被人羣嘲。
只有當他自毀形象時,才博得了觀衆一樂。
加上綜藝中的表現,讓他在真性情這條道路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而直播的火爆,更爲他提供了廣闊的平臺。
黃子韜徹底成爲直播紅人。
最後歸國的是張藝興。
相比之下,張藝興的轉型要成功一些。
先是憑藉爆款綜藝《極限挑戰》出圈。
之後也拍了不少話題影視,諸如《一出好戲》《掃黑風暴》《孤注一擲》等。
雖然積累了不少作品,但大衆似乎還是沒有很認可張藝興作爲演員的實力。
總體來看,歸國四子的轉型都不算很成功。
不禁讓人發問:
究竟是四人都不夠爭氣,還是內娛存在怎樣的產業魔咒?
偶像轉型,可以說是一直存在的事情。
對他們來說,這是一條必經之路。
畢竟,隨着年齡的增長與市場上的更新換代,他們不可能一直靠向粉絲販賣幻想來生存。
在偶像產業蓬勃的韓國,各路明星轉型更是備受矚目。
轉型演員,可能是被選擇最多的一條路。
同樣是出身於男團EXO,都暻秀的演員轉型就明顯成功得多。
當初在組合裡,都暻秀算不上最火的一個。
但如今,他卻手握一衆成績不錯的影視代表作。
像是電視劇《沒關係,是愛情啊》。
像是電影《搖擺狂潮》。
這樣偶像出身的演員,在韓國可謂是一抓一大把。
前兩年大火的電視劇《安娜》,女主演裴秀智就是女團missA的成員。
因爲在這部劇中的精彩表演,她還成爲了青龍視後。
韓國頂級女團少女時代中,也有不少成員走上演員這條路。
林允兒是最突出的那一位。
她在電影《共助》《極限逃生》中就有不錯的表現。
再往前一些,早年很多大熱的韓劇,主演不少也都是偶像出身。
像是因爲出演了《宮》《咖啡王子一號店》《想你》而在國內大火的尹恩惠。
除了演戲,不少唱歌優異的偶像還會轉向音樂劇的領域。
像是Superjunior的曺圭賢與JYJ的金俊秀。
這些曾經的偶像,即便進入了一個要求專業實力更強的領域中,也收穫了不錯的成績。
爲什麼韓國這些偶像轉型能夠成功,而歸國四子卻不行呢?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
偶像轉型其實是需要門檻的。
即:業務能力。
如果我們回看上文提到的那些偶像的作品,就會發現:
即便他們的表演還無法達到忠武路的水平。
但也能讓人看到可圈可點的地方。
就還以都暻秀爲例來說。
他有兩段表演讓人印象深刻。
一個是電視劇《記得你》。
都暻秀在裡面飾演一名高智商的變態罪犯。
劇中他的一個擡眼動作,就很好地傳達出一種名爲瘮人的情緒。
另一個是電視劇《沒關係,是愛情啊》。
都暻秀飾演的是,精神有問題的男主幻想出來的一個人物。
男主在精神狀態到達極限後做出了自殘行爲,都暻秀與本體一起遭受身體與心理上的折磨。
在劇本中,這段表演只有一句「癱倒在地上痙攣」。
而都暻秀表現出的痛苦、崩潰又無力的狀態,受到了不少認可。
更不用說那些挑戰音樂劇的偶像了。
作爲一個百分百靠實力獲取掌聲的領域,能夠完成並獲得成功,就證明他們的唱功了得。
而且,這種業務能力,必然是在從事偶像工作時就存在的。
對比之下,我們再來看看四子,或者說是內娛的大多數偶像。
在組合中時,他們可以有外貌、有包裝、有隊友的輔助來隱藏一些自身的短板。
一旦將他們單拎出來,就成了虛把式。
而且,哪怕他們出演的作品獲得了一定的口碑,大多數時候也是靠作品本身和其他演員加持。
至於他們自己,能不成爲槽點就已經很不錯了。
當然,業務能力只是一方面。
畢竟,開花也要看土壤如何。
就當下的內娛而言,無論是音樂產業還是影視產業的成熟度,都不足以爲創作提供足夠的養分。
先來說說音樂。
早在今年5月,魚叔在和大家聊《歌手2024》時就提到過。
現在華語樂壇的慘狀令人擔憂。
青黃不接的斷代境遇,讓現在的樂壇進入停滯不前的狀態。
音樂類型的多樣性,也在急速下降。
長期下來,被單一內容塑造的受衆,也變得侷限而無法反哺市場。
沒人聽,沒有反饋,誰又願意做呢?
影視市場也是同樣的問題。
放眼望去,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乃至綜藝,全都高度同質化。
當然,也有人說,是全球創作力都在下降。
但,其他地區的影視行業,更多是陷入創作瓶頸。
像好萊塢、韓國等地,還是能夠時不時拿出高質量的爆款。
而內娛呢。
早已陷入了沒有足夠豐富的內容,來支撐或包容產業多元發展的境遇中。
除了一些客觀無法避免的限制之外,以流量爲導向的市場「規則」也極大程度阻礙了產業的發展。
另一方面,我們對於文化、娛樂產業,似乎也太不重視了。
相比之下,韓國對於娛樂文化產業的發展,從上到下都有着強勁推力。
政策上,他們頒佈了一系列利好產業發展的政策。
民衆中,也對於文化立國、文化輸出有着極大的動力與熱情。
而電影人,更是敢於團結起來,對抗不公,守護行業的權利。
如今,在國際上,韓國人早已將自己的偶像文化、影視產業,當做一種自豪的指標。
在一些重要的公共場合中,不少偶像歌曲甚至能夠作爲一種思想精神來傳唱。
像是少女時代的《再次重逢的世界》。
無論是這次對尹錫悅的彈劾抗議,還是之前反禁止墮胎的遊行,甚至是之前世越號事件時,這首歌曲都作爲一種口號被唱起。
行文至此,我們再回過頭看看鹿晗和黃子韜的直播。
大家還會覺得有那麼好笑嗎?
人們總說內娛完了。
那麼,又到底是哪裡完了呢?
2024馬上就結束。
我想這些問題的答案該出現了吧。
全文完。
助理編輯:旺達的托馬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