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尺度的國產電影,幾十年沒見了!

週末休息,囤了不少新劇。

追完《最後的氣宗》,準備看二戰三部曲之三《空戰羣英》,然後正好可以接上奈飛版《三體》。

無意中刷到了《周處除三害》,我知道是院線新片,沒想到流媒體已經同步了。

看完心中涌出三個字:

確實吊!

這種感覺久違了,就是電影其實是一種藝術,至少也是一種技能,是能帶給人震撼的東西。

這在當下的電影中已經很少見了。

這幾年我們看的電影基本是兩種路子,走大衆路子的已經越來越:

小品化。

完全在迎合特定的羣體,用特定的流量演員,堆砌過度的包袱和素材。

打個比方,就像一鍋亂燉,吃不出酸甜苦辣鹹,就是感覺爽。

以前大家還看不起電影,認爲電影是種快餐文化,現在我們的電影連快餐都不如,跟預製菜差不多:

隨便整點料,燉到一起就端給你吃。

我不知道是不是這些年被互聯網流量思維給禍害的,搞什麼用戶大數據分析,再匹配一堆所謂的標籤,堆一些有的沒的素材和包袱。

也許煤老闆的年代還真能好一些,起碼還有些藝術性。

看《周處除三害》,單單技巧層面的東西已經很出彩,鏡頭、構圖、濾鏡,能讓人明顯感受到,這是業內人士認認真真做的東西,不是隨便拍拍的小品。

而這部電影的故事和內核,特別是靈脩班的最後一場戲:

簡直就是神來之筆。

天才,絕對的天才構思,衝突的最高潮,最大的震撼。

就不劇透了。

這是藝術性的部分,商業性的部分也有:

暴力美學,擦邊噱頭…

這纔是電影,好的電影是可以把藝術性和商業性融爲一體的,而不需要去刻意迎合觀衆,不斷下沉淪落爲小品一般的存在。

我是蠻悲觀的,這些年觀衆不挑食,電影從業人員也樂意做預製菜大雜燴,因爲市場足夠大,三個月隨便整個喜劇就賣幾十億,拍得稍微有點想法,本都收不回來。

電影市場越大,不挑食的觀衆越多,電影反而越爛。

這確實是蠻遺憾的事情。

我這幾年是越來越覺得:

環大陸電影是真的更好看了,特別是韓國。

一開始我覺得是因爲他們地方小市場小,所以不敢拍爛片,更珍惜觀衆和機會。

後來我發現可能相反:

因爲搭上了流媒體平臺,本土化製作國際化分發之後,他們的市場其實更大了,不用擔心好片子沒有人看,不用刻意下沉迎合觀衆:

是可以站着掙錢的。

所以,我覺得國內電影如果能有一個更大的市場的話,是不是也能更好一點。

當然,這似乎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就這樣吧。

對了,最近還看到有電影人士開始擔心微短劇的影響,我倒吸了口涼氣:

當小品拍也行,別當短視頻拍就好了。

攤手。

最後,這篇深夜看完電影寫的,沒有字斟句酌,不接受批評,就當是夢囈吧。

就這樣。

(免責聲明:本文爲經濟學教授據公開資料做出的客觀分析,不構成投資或者購買建議,請勿以此作爲投資或者購買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