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波我站南都
不要誤會,站的不是詆譭全紅嬋的那個XX記者。
我說的是最近發佈在“南都探校”公衆號的幾篇名爲“中考志願填報觀察”的系列報道。我轉發在下面,感興趣的家長可以點擊標題自行閱讀。
其實吧,裡面講的內容,我基本都寫過,比較關注廣州中考的家長其實也都見怪不怪。這幾篇文章寫得並不深入,也沒有什麼觀點,而我站南都的原因,主要是因爲這是有影響力的媒體下場直接報道,希望裡面提到的現象,能夠稍微引起相關部門重視,有一些改善,就足以惠民了。
大家還記得去年出自南都的那篇關於小升初開放日的調查嗎?—— 。當時在廣州教育圈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直接的影響是,24屆的開放日規範了許多,限定了舉辦日期和次數,限制了投簡歷等亂象——儘管臺底操作無法杜絕,但好歹也是有進步。這些的直接根源就是有影響力的媒體下場引發社會的廣泛討論,接着有關部門必須做點啥,學校也不敢過於放肆。
四篇文章,四個問題,但話說回頭,我認爲這裡有的不是什麼大問題,或者說有的問題難以解決。
比方說大量民辦學位和國際課程學位的問題。雖然我也陰陽過這大量增加的“高價學位”,使“升學率”,或者說是“普高率”這個數據非常好看,但實際卻不是這樣的,頗有爲政績服務之嫌。
但換個角度來看,這是沒轍的。目前公辦學位仍需增加是事實,但未來適齡學生人數將下降,甚至會經歷一波6年腰斬,這也是事實。現在盲目增加公辦學位一時爽,但以後怎麼辦?增加學位就需要增加老師,如果編制老師大增,財政怎麼辦?如果大量使用臨聘老師,質量怎麼保證?
決策部門是需要衡量很多東西的。客觀上,優質學位這幾年確實在增加,就我個人感受而言,真的算可以了。不過,相關部門橫豎都會被罵的,誰讓你們必須爲人民服務呢,我也理解。
再比如最後一篇聚焦中考志願的問題。有家長表示俗稱白皮書的《報考指南》推出時間很晚了,兩百多頁,不夠時間研究。
其實嘛,《報考指南》每年大同小異,5月中下旬纔出來主要是每一年各學校的錄取數據需要報批,覈准和更新。事實上,家長要做功課的話,也不應該等當年的這本《指南》,用往年的可以,關注相關自媒體可以,泡羣也可以。
這裡黃婆賣瓜一下,在中考方面,我應該還是比較專業的,視頻和文章既有掃盲式的基本科普,也有深度數據分析和建議,我的羣也是全部免費,乾貨滿滿。歡迎各位推薦給身邊有需要的家長關注我,有入羣需要的也可以添加助手。
其實,這裡面我認爲最值得決策大佬們重視的還是第二篇,即題爲《中考填志願成“人生豪賭” 拿不到日常成績 家長設計小程序“自救”》的這篇文章。
很多大佬也講過九百多萬次了,我也講到口都臭了——這成績能不能透明一點!!!家長如果什麼都不知道,你讓他們怎麼填志願!!!
真的,這相當離譜,並且不知道責任誰屬。班主任說學校不讓給,學校說教育局不讓給,皮球踢得那叫一個厲害。
我每次都寫過,包括雙減在內的各種規則,寫的都是不得公開學生成績,但同時有明確規定寫着要保障學生和家長對成績的知情權。顯然,這兩者並不衝突,學校不公開,但是家長或者學生詢問的時候告知不就得了嘛。
這樣,想知道成績的可以知道,想做鴕鳥的也有他們的自由!
但是,全廣州市幾百所學校,成績和排名給不給,怎麼給,完全是開盲盒,完全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這叫家長怎麼辦?!
關於這一點,我認爲教育部門是應該給一個官方的,明確的答覆的,究竟成績能不能給,怎麼給。明確之後,不按照這個操作的學校就應該擔責,皮球就沒法踢下去,這纔是對全體家長和學生負責的做法。但我印象中教育部門是沒有給出過一個確切的答覆的(如果我記錯了歡迎指出,並告訴我回復的出處)。
我是人微言輕,希望南都這篇文章能夠稍微有點用吧。
這裡面還有一篇的內容,聚焦的是提供資訊和志願填報服務的自媒體。對照下來,我自問還是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一沒有販賣焦慮,二賺的每一塊錢都問心無愧。
25屆中考政策指導安排已經出爐,優惠期截至8月31日,次條推送有詳細介紹,歡迎準初三家長移步。
其實,每一年放榜和錄取的時候,看到大家如願以償,私信以及後臺對我的一句感謝,都是我更新的動力。
嗯,我會(在確保有足夠摸魚時間的前提下)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