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世界名著,寫盡人一生的修行

人們常說,人生是一場修行。

可是,怎樣修行?修行的目的是什麼?沒有人告訴我們。

當我們對人生的修行之路感到困惑時,或許可以讀讀德國作家黑塞寫的《悉達多》,這本世界名著,全景式地展現了一個人的修行之路,最大限度地向我們呈現人生修行中的種種困境和解脫之道。

一、黑塞與《悉達多》

赫爾曼·黑塞,1877年7月2日出生在德國,1919年遷居瑞士,1923年加入瑞士籍,194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1962年在瑞士去世。

黑塞一生創作了《德米安》、《在輪下》、《悉達多》、《荒原狼》、《玻璃球遊戲》等享譽世界的文學經典。黑塞的創作,大多直麪人對自身的發現,探討人自我完善的可能性和途徑,因此深受世界各地青年讀者的喜愛,被譽爲“青年人生導師”、“文學傳教士”。

黑塞從1916年起,便產生了嚴重的精神問題和自殺傾向,因此接受了十餘年的榮格的心理治療。1919年4月,黑塞結束了在德國戰俘救濟所的工作,家裡一貧如洗,生活陷入困難,妻子犯上精神分裂病住進了精神病院,三個兒子不得不送到朋友家裡寄養,他的精神與生活都陷入了極大的危機之中。

那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這場人類浩劫給歐洲的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精神創傷。

作爲一個敏感的作家,黑塞不禁思考,自己怎麼了,這個世界怎麼了?

在黑塞看來,第一次世界大戰這樣滅絕人性、喪失理智的戰爭之所以發生,是因爲人們喪失了人之所以成爲人的本質的東西,並且始終處於一種自我逃避之中。因此,黑塞向青年們大聲疾呼:“世界不是爲了被改善而存在的,你們也不是爲了被改善而生存的。你們的生存,是爲了成爲你們自己……成爲你自己,世界就會變得富足和美好!”

黑塞認爲,人類想要重新獲得一個美好的未來,首要的問題就是重新恢復每個人的人格。

而一個人要怎樣通過修行,完成自己的人格,就是《悉達多》中要探討的問題。

《悉達多》創作於1919年,完成於1922年,這期間,黑塞一直在接受榮格的心理治療。榮格的分析心理學和心理治療,幫助黑塞走出了難以承受的精神危機,因此,榮格的心理學理論對《悉達多》的創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可以這麼說,黑塞的《悉達多》,就是對榮格的人格發展原型理論的文學實踐。

榮格的人格發展原型理論認爲,人格發展過程中,有四種最主要的原型:人格面具、阿尼瑪(或阿尼姆斯)、陰影、自性。人的一生,前期在外界的影響下,處於人格面具形成時期和自我人格發展時期,後期則應該把注意力轉向內部,整合自我心靈,讓自性涌現,以形成完整人格。

二、人格面具

人格面具是指一個人在社會中與他人相處時所呈現出來的人格的一面,人格面具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社會的期待要求;二是個人的理想抱負。

1、社會期待形成的人格面具

《悉達多》的主人公就叫悉達多,但他不是佛祖喬達摩·悉達多。黑塞在這本書中,巧妙地佛祖釋迦牟尼的名字一折爲二,一個是悉達多,一個是喬達摩。悉達多是未成就的人,喬達摩是已成就的人,是佛祖。悉達多一生修行,就是爲了迴歸喬達摩,成爲聖人。

悉達多出生於印度婆羅門家庭,婆羅門是印度最高的種姓,他從小在生活條件優裕、文化氛圍良好的環境中成長,成爲了一名聰敏博學、身體健美的婆羅門貴族青年,在社會期待中,形成了非常完美的人格面具。

父親爲他驕傲,認爲他能成長爲婆羅門中的王。母親爲能擁有如此完美的兒子而感到幸福。年輕的婆羅門女人,爲他的王者之姿傾倒。

而最愛他的,莫過於好友喬文達,他愛他睿智的言行,愛他的優雅完美的步態,愛他高尚的精神,愛他崇高激昂的思想,愛他強大的意志,愛他高貴的使命感。喬文達願意永遠追隨悉達多。

所有人都熱愛悉達多,但悉達多的內心卻充滿困惑。

在他看來,知識是外在的、可以掌握的,但認識自己卻是一門高深莫測的學問。他終日苦思冥想,不斷地思悟高深的宗教理論,探索真我。

悉達多看到,即是自己的父親,他純粹、博學,德高望重,他舉止沉靜高雅、生活質樸、言語練達,頭腦中充滿了高貴的思想。但他依然沒能擁有內心永恆的幸福和平靜,他同樣要不斷去聖泉邊痛飲,去獻祭、去閱讀,去同其他婆羅門探討。

悉達多想:“人必須找到它,內在‘我’之源泉,必須擁有自己的阿特曼!其他一切都只是尋覓、走彎路和誤入歧途。”

阿特曼在印度文化中相當於真我、神我,用榮格的分析心理學解讀,就是不同於人格面具的真實自我,是最核心的原型,即自性。

一個善於思考的人,很快就能認識到,由社會期待所形成的人格面具,並不是真實的自我,不是自己的全部人格。因此,當悉達多看到經過的沙門時,他便決定拋棄現在擁有的一切,跟隨沙門修行,走上一條尋找真實自我的修行之路。

2、個人理想抱負形成的人格面具

悉達多離開了家鄉,放棄了富貴安逸的生活,加入了沙門苦行僧的行列。他的好友喬文達也放棄一切,跟隨他一起修行。

悉達多跟隨苦行僧,風餐露宿,忍受着修煉中的各種艱辛。在修行中,他看透了世間的虛假與醜惡,看透了繁華世界的毫無意義,他竭力發展沙門苦行僧這一自我期許所形成的人格面具,希望由此可以達成全部人格,讓自性涌現成佛。

沙門的修行,是墮入空無,無渴慕、無願望,無夢想,無悲無喜。“當‘我’被徹底征服,當‘我’消亡,當渴求和慾望在心中寂滅,那最終的、最深的非‘我’存在,那個大秘密,必定覺醒。”

悉達多很快便學會沙門的修行法門,他能很輕易地戰勝肉體帶來的疼痛、飢餓、焦渴和疲憊。他能通過禪定,感受其它生命的生存狀態,讓自己的靈魂與其它生命融爲一體,體驗自然界的輪迴。“他從‘我’中溜走,融入陌生的萬物中。他是動物,是屍身,是石,是木,是水。但他總是重新出定,在陽光下或月光中重歸於‘我’,在輪迴中打轉,重新覺察到渴望。他壓制渴望,又收穫新的渴望。”

沙門的修行,能看破現象界的自我,但抵達的是一個非“我”的存在,並沒有覺醒“真我”,每當悉達多出定,他又會陷入對“真我”的渴望中。很快,悉達多便發覺沙門修行的問題,他覺得,這只是對自我的麻痹,這樣的成就,一個在酒館裡喝下兩三瓶酒的男人都能做到。

此時,活佛喬達摩的出現,讓悉達多和喬文達決定離開沙門,他們要去瞻仰活佛喬達摩。

當悉達多看到佛陀喬達摩時,他看到了一個真實的修行得道的聖人。

喬達摩周身散發着寧靜、和諧、完美的氣場。“在恆久不變的平靜中,在永不凋零的光芒中,在不容進犯的和平中,他柔和的呼吸着。”

這便是悉達多所追求的永恆的幸福和平靜。

喬文達立即拜服於喬達摩的法義,他決心留下來追隨喬達摩修行。

但悉達多卻不願留下,他在沙門的修行中,就已經明白,追求“真我”,最大的敵人其實就是求知慾和修習,通過修行和求知,只能獲得自我期許所形成的人格面具。

在離開喬文達時,悉達多遇到了佛陀喬達摩,他向佛陀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佛陀的法義,完滿融通地闡釋了這個世界,但是並沒解釋佛陀是怎樣修行得道成聖的。

佛陀告訴悉達多,他的法義並不是爲了闡釋世界,而是爲了濟拔困難。

然而,悉達多要追尋的是“真我”,如果他皈依佛陀,他擔心自己會把佛陀的法義,把他對佛陀的愛當成“我”,他擔心他只能表面地、虛假的獲得安寧。所以他要走的是佛陀的成聖之路,而不是追隨佛陀。

佛陀微笑着對悉達多說:“你很聰明,我的朋友,要提防不要太過聰明。”

悉達多懷着崇敬的心情拜別了佛陀,這一次,他徹底孤身一人,踏上了尋找真我之路。

3、第一次覺醒

悉達多踽踽獨行,苦苦冥思,他讀過波羅門那些充滿智慧的典籍,也經歷過沙門的苦修,還聆聽過佛陀那完滿融通的法義,但他依然找不到內心的答案。

他學了那麼多,卻無法真正學到的是什麼?

他思考着:“答案是‘我’。我要學的即是‘我’的意義及本質。”這一刻,他發現他對“我”一無所知。

“我對自己一無所知。一直以來,悉達多於我極爲陌生。只因我害怕自己,逃避自己!我尋找阿特曼,尋找大梵,我曾渴望的是‘我’被肢解、蛻變,以便在陌生的內在我現有靈性的物核心,發現阿特曼,發現生命,發現神性的終極之物。可在這條路上,我卻迷失了自己。”

“我這個有意研討世界之書、自我存在之書的人,卻預先愛上了一個臆想的意義。”

這一刻,悉達多看破了社會期待與自我欺許所形成人格面具,完成了第一次覺醒。

我,既不是爲了滿足社會期待而形成的人格表象,也不是自我欺許苦苦追求而臆想出來的意義。

以前,悉達多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現在,悉達多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自我與世界,第一次以真實的面貌展現在悉達多的面前。

看破人格面具的悉達多,決心重入世俗生活,他要通過在世俗生活中的經歷去了解自己,將自己身上未知的東西發掘出來。

悉達多來到河邊,渡河進城,他感到很抱歉,無法支付船伕金錢,船伕說,等悉達多下次來的時候再給他禮物。

悉達多很驚訝,問他爲什麼“相信我會再來”?

船伕說:“準會,這也是我跟河水學到的:一切都會重來!你也是,沙門。你會再來。”

悉達多微笑着跟船伕道別,進入城市。

三、阿尼馬

當悉達多放下人格面具,開始認識自我,他的潛意識開始甦醒,潛藏在潛意識中的原始慾望開始爆發,此時阿尼瑪的原型開始顯露出來。

在榮格的人格成型原型理論中,有一組重要的概念——阿尼瑪和阿尼姆斯,它們分別指男性潛意識中的女性特質與女性潛意識中的男性特質。

阿尼瑪身上有男性認爲女性所有的好的特點。榮格說:“在男子的心靈中,阿尼瑪是一切女性心理傾向的化身,諸如模糊朦朧的情感、心緒,事關未來的徵兆預感,非理性存在的接納性、個體之愛的能力、成熟之感,以及——最後的但卻並非是最無足輕重的——他與潛意識的關係。”

阿尼瑪的原型,能指引男人,也能讓男人沉淪。

阿尼瑪的原型,先是以一個女人的形象進入悉達多的夢中,他做了一個夢,夢到了喬文達,他擁抱親吻喬文達,卻發現喬文達變成了一個女人。這個夢暗示着他內心深處的慾望甦醒,夢醒之後,他遵循內心的願望,走入城中。

在城中,他遇到了美麗的妓女迦摩羅,於是,阿尼瑪的原型便投射到了迦摩羅的身上。

他向迦摩羅學習情愛的藝術,迦摩羅教會了他種種肉體的快樂,調動他所有的感官慾望,讓他體驗到了全所未有的樂趣。

他像以前學習婆羅門宗教禮儀那樣學習情愛的知識,他像以前修煉沙門法門那樣修煉情愛的技術,迦摩羅對他說:“你是我見過的,最好的情人。你比別人更加強壯,更柔韌,更慾望強烈。你出色的學會了我的藝術,悉達多。”

四、克服人格中的陰影

1、本能慾望

在迦摩羅的指引下,悉達多進入世俗生活,他跟商人迦摩施瓦彌學習經商,並很快精通了這門技藝。他有了自己的莊園,有了自己的奴僕。

剛開始,悉達多是以一種“體驗生活”的心態進入世俗生活的,他心不在焉、略帶戲謔地效仿世人的風俗。但很快,悉達多在世俗中沉淪。

“一些富人常見的面貌漸次顯現在他臉上:焦躁、渙散、無情、貪而不足、飽食無度。富人的靈魂病逐漸侵襲他。”

“世俗將他囚禁,情慾、貪慾和惰性,以及他最蔑視、時常嘲笑、視爲最愚昧的唯利是圖俘虜了他。他拜倒在錢財下。賺錢於他不再是遊戲和瑣事,而是枷鎖和負荷。在充滿詭詐的歧路上,他最終沉迷於賭博。”

在這樣的渾渾惡惡中,悉達多過了二十年。

在世俗生活中,悉達多的理性部分漸漸沉寂,非理性部分逐漸強大,他潛意識中本能慾望浮現到意識層面,並通過種種行爲表現出來。

這便是悉達多人格中的陰影。

榮格認爲,陰影原型是指心理中被認爲是陰暗的那一部分,是人類最原始的本能和動物性。陰影原型在人格發展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格陰影一旦毫無節制以人格化的方式呈現出來,是很危險的,它能讓人沉淪墮落甚至毀滅自身。

在世俗的輪迴中,悉達多變得麻木、疲憊不堪,變得衰老而虛弱。此時,阿尼瑪原型中的積極方面開始展現它的力量。

正如歌德的《浮世德》中所寫:永恆之女性接引我們向上。迦摩羅在與悉達多交流情愛藝術的同時,會經常讓悉達多講世尊佛陀的事,這暗示悉達多,他內心追求真我的理想並沒有消失,只是被世俗的塵垢掩蓋住了。

一天,迦摩羅再次請求悉達多講佛陀的事,夜裡,悉達多做了一個夢,夢中,迦摩羅養在金籠中的知更鳥死了。這隻知更鳥,就是悉達多的象徵。

悉達多驚醒之後,被深深的悲哀包圍,他意識到,自己正過着一種毫無意義的生活,他感到某種東西已經死去。

他意識到,再這樣生活下去,人生毫無希望可言,他決定離開自己的莊園,終止世俗的輪迴。

悉達多再次來到了他踏入世俗生活的那條河邊,靠在一棵樹下。他意識中和種種罪惡感、羞恥感、虛無感讓他無法呼吸,讓他痛不欲生,他甚至想用自殺來結束自己的痛苦。

2、第二次覺醒

在絕望中,下意識的一聲“唵”,拯救了悉達多,讓他再次覺醒。

“唵”,是古印度人在頌詠吠陀,即知識和啓示時,開頭和結尾的感嘆詞,它在《奧義書》中被神化,意味着“圓滿”、“完成”。從小誦讀婆羅門經典的悉達多,“唵”已經成爲他直覺性的東西,因此能直擊他的心靈,幫助他覺醒。

“唵”這一意象,讓悉達多醒悟,自身的陰影也跟意識自我一樣,是他完整人格的一部分,不必去壓抑也不必去逃避,只要承認接受,並用他人格中更高的精神力量去控制陰影所釋放出來的破壞力即可。

人格陰影帶來的結果並非都是消極的,只要認識並接受人格中的陰影,克服人格陰影與意識自我的衝突,便能在更高層次獲得的心靈的整合與統一。

每個人都有人格陰影,但只有具有極高人格追求的人,才能認識到人格陰影、接受人格陰影並最終克服人格陰影。

這一刻,悉達多已經不再年輕,但他如同新生,眼前的河水也呈現出了不同的樣貌,它浩瀚而又單一,彷彿蘊含着無窮而又純粹的智慧,悉達多決定留在河邊,傾聽河水,向河水學習。他跟曾經渡他過河的船伕成爲了朋友,並生活在一起。

3、愛與自私——第三次覺醒

人格陰影並不止本能慾望,還有伴隨愛而產生的自私,這一點,悉達多並沒有在世俗生活中體會到。

由於剛開始,悉達多是抱着一種遊戲的心態進入世俗生活,後來他又沉淪在本能慾望之中,所以他無法深切體會普通的人的愛與痛苦。直到他兒子的到來,他才感受到世人深切的愛,並觸發了他人格陰影中自私狹隘的一面。

悉達多跟船伕生活在河邊,每天除了勞作,就是傾聽河水,參悟智慧。

一天,傳聞佛陀即將涅槃,萬千信徒,乘他們的渡船,過河去朝拜,這其中,就有迦摩羅和她跟悉達多生的兒子。

迦摩羅在河邊意外被蛇咬傷,在悉達多的懷中死去。

悉達多並不知道自己有個兒子,但他一看到,便認出這是他的兒子。兒子的到來,讓他體會到了人世間最真切愛。

他希望兒子能理解他,接受他的愛,迴應他的愛。但兒子以前一直生活在富足的地方,他任性,不接受這個突然出現的父親,更無法忍受貧窮的生活。

最終,他的兒子逃走了,正如他當年拋棄一切,踏上追尋真我的道路。

悉達多無法承受失去兒子的痛苦,強烈的愛讓對兒子產生了佔有慾,觸發了他自私狹隘的人格陰影。

於是,船伕跟他一起傾聽河水,指引他覺醒。在船伕的指引下,悉達多在河水中看到世界上的萬事萬物,看到了人世間的悲歡離合,最後一切融匯成一個“唵”字,智慧自性涌現,悉達多圓滿覺醒。他放下了自私狹隘的自我之心,將自己融入河流,接納萬物,感受自我與他人的同一,自我與萬物的和諧,他將自己對兒子的愛發展成了廣博通透的大愛。

完成使命的船伕與悉達多告別,身披光明,進入林間。

五、自性

在榮格的人格成長原型理論中,一切人格的最終目標,是充分的自性的完善和自性的實現。自性是一種體現心靈整合的原型,它把各種人格統一起來,使它們處於一種和諧穩定的狀態,給它一種穩定感和一體感。一個人一旦實現自性,便能獲得永恆的幸福和安寧。

悉達多通過體驗、接納的方式,經歷世間種種,最終突破了迷失在人格面具中的自我、人格陰影中的自我、潛意識與意識不和諧的自我,最終整合了心理各層面的衝突,超越了不完整的自我,實現自性,成爲聖人。

很多年後,還在佛門苦苦修行的喬文達仍未證悟,他路過河邊,與悉達多重逢。

他向悉達多請教,但他還是無法從悉達多的言論中獲得證悟。悉達多微笑着,讓他親吻自己的額頭。

喬文達親吻了悉達多的額頭,奇蹟發生了,他在悉達多的微笑中,看到了悉達多在河水中看到的一切,那是圓成者之笑。“悉達多的微笑讓他憶起一生中愛過的一切,憶起一生中寶貴和神聖的一切。”

這一刻,喬文達終於覺悟了。

六、結語

喬文達在向悉達多求教時,說:“我的路時常艱難,時常昏暗。”

我想,這也是大多數人的人生狀態。

大多數人並沒有悉達多那麼好的條件,也沒有悉達多的智慧,更沒有悉達多那爲了求道而放棄一切的勇氣與決心。我們就生活在紅塵俗世中,每天經歷着普通人的愛慾與痛苦。

自性涌現,見性悟道,對我們來說或許有些遙不可及。

但當我們打開《悉達多》這一本書,便意味着我們的內心有這樣一個聲音,我想成爲更好的自己。

這個聲音就像昏暗艱難的人生之路上遠處的燈火,能夠指引我們看到自己的人格面具,看到自己人格中的陰影,看到自己意識與潛意識中的不諧調之處。

在《悉達多》的指引下,我們能更加篤定地向着遠處的燈火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