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譯這部立意新穎的諜戰劇,如果能不落俗套,或許超越《潛伏》

是由龍一所著同名小說的改編的諜戰劇。由姜偉執導,張嘉譯、羅海瓊、張子健、李乃文等主演。該劇講述了抗戰時期,天津中共特科行動組組長除掉日本憲兵司令加藤的行動失敗,中共地下黨員熊闊海在進退維谷的情境之下刺殺頑敵的故事。

這部劇當初是藉着《潛伏》的熱度趁勢而爲的作品,同樣的導演和編劇,可播出後的效果卻讓觀衆褒貶不一,有人說它煙火氣重,更貼近真實;也有人說,它劇情不夠嚴謹,表現過於荒誕。

主人公熊闊海這個人物相較於《潛伏》中的餘則成,有種讓人捉摸不透的氣質,他對國民黨的人油嘴滑舌,連坑帶騙,但對朋友又是非常仗義,可在妻子面前,似乎是個“妻管嚴”,還會耍點小聰明。連張嘉譯都說,他把熊闊海這個人物分成了5個人來演。其實這種情況的出現,有編劇爲劇情設定人物而偏離實際的嫌疑,試想:一個在工作和家庭中兩種表現的人,我們可以理解,因爲他有着“僞裝”的一面;但在面對同事和朋友或者是敵人時,如果存在區分立場的耍心眼和講義氣,豈不是兩種不同的人格分裂,他想暴露嗎?

熊闊海不似餘則成那般精明能幹,他的身份是洋行小職員,但沒想到老闆卷錢出逃,自己被迫“下崗”,潛伏身份的丟失不僅讓他沒有經費開展情報工作,連吃飯都斷了頓,於是不得不四處借錢,甚至窮得要去當衣服,所以有觀衆說:“乍看《借槍》,覺得名字取錯了,應該叫《借錢》。”在此,我也放個“馬後炮”,如果編導一直按着這個人物的設定走下去,纔會是最出色的情節設置:自然、合理而出乎意料。但遺憾的是,到了後面十幾集我們看到的內容又迴歸了俗套……

吐了半天槽,本劇實際上還是頗具亮點的,它打破了一種諜戰劇的固性思維,帶來的是的一種創新而自由的模式,英雄並不是自帶“主角”光環的,同樣有着吃喝拉撒的生理特徵和拮据、難堪的生活經歷,這尤其適用於我黨早期地下工作者形象。

再從表演來說,本劇主人公的塑造離不開張嘉譯等演員的用心演繹,《借槍》的故事發生在天津,而張嘉譯飾演的熊闊海少年時還曾學習曲藝,在劇中也有一些相聲的貫口活。爲更好地體現熊闊海的幽默風格,張嘉譯用天津話苦練貫口,最終效果自然受到了觀衆的認可。而且,張嘉譯獨具特色的“甩臂搖胯”的走路姿態,也完全融入到了角色當中,加上他插科打諢的耍賴逗貧,爲整部戲抖出不少笑料。

與這些幽默元素相對比的則是戰爭的殘酷,侵略者殘害中國民衆,劇中衆多人物的壯烈犧牲,讓觀衆沉浸在悲憤中,也讓熊闊海的憤怒愈加強烈!假如,我們看到的結果是如同法國電影《老槍》中,主人公怒火攻心後卻不動聲色,默默拿起武器迎頭痛擊敵人的表現,或許,更能符合本劇主角在劇情開端的人設,那麼這部劇就真有可能超越《潛伏》了。

我們的國產劇總是習慣於神化英雄,尤其是近年來,太多的神劇,把英雄變成了無所不能;其實,我們要能夠用真實客觀的眼光,去描述和體會現實中一些卓越的歷史人物時,何不從普通人的角度出發,反而更能襯托出他與衆不同的偉大呢?

總而言之,《借槍》是一部特點突出,缺點也有的諜戰劇,它有獨特的新意,也有未盡人意的缺憾,但何嘗不是對後續創作者的一個啓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