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斌:充分發揮逆週期政策力量提高內需

(原標題:兩會經濟策|張斌:充分發揮逆週期政策力量提高內需)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張斌。受訪者供圖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着力擴大國內需求被擺在今年工作的首位。這意味着擴內需被寄予了復甦經濟,拉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厚望。

早在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5次提到“內需”。當年發佈的《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提到,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現實需要,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必須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

擴大國內需求吹響號角,今年消費復甦正當時,應該如何發力?兩會期間,新京報貝殼財經推出“2023全國兩會經濟策”,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就此連線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張斌。

存疤痕效應,提振消費需結構性改革

對於着力擴大國內需求被擺在今年工作的首位,張斌認爲,這主要是因爲需求問題是當前經濟運行中最主要矛盾。

據其介紹,如果經濟運行中,經濟增長、就業有壓力,同時通脹水平很高,經濟問題主要出在供給端。而如果經濟增長、就業有壓力,但通脹水平不高,則主要是需求端問題。去年我國國內通脹水平總體偏低,核心CPI只有不到1%。

“當需求端明顯改善,消費和投資恢復,這意味着企業有更多收入,更多利潤,從而能夠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經濟景氣程度也會更高,債務風險等很多問題都會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所以需求是統領性的。”張斌表示。

談及今年消費形勢,張斌指出,消費受收入水平和消費支出傾向兩個核心因素影響,2022年消費出現較大幅度下滑,主要是居民部門可支配收入增長速度以及居民的平均消費支出傾向均出現明顯下降。

“今年消費會有所復甦,同比數據甚至會很高,估計在8%以上。”在他看來,一方面,去年因爲疫情擾動,有些消費場景受到限制,相比之下,今年我國平均消費支出傾向會有所恢復。另一方面,今年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也會得到改善,但這需要一定的政策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隨着消費復甦,較高的同比增速是否意味着完全恢復到合理水平?張斌認爲,“我們還有後遺症,有疤痕效應,居民資產負債表的修復、可支配收入的改善都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夠真正支撐起來合理的消費水平。”

張斌稱,提振消費,需要長期的結構性改革,這未必能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實現。“當務之急,擴大內需,逆週期政策力度要用夠。”

政策紅利,房地產投資將現邊際改善

談及三駕馬車中的投資時,張斌表示,今年投資在結構上可能會有所變化。“全球經濟整體表現不佳,中國對外出口必然會受到外部環境影響,這使得製造業投資將受到一定影響。而房地產行業經過去年一輪較大調整後,今年在各種政策紅利下房地產投資會有邊際改善。”

“即便是這樣,總的投資力量還是偏弱,那麼如何改善這一情況並托住底,釋放民間投資的力量?”張斌稱,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已釋放明確信號——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要有效帶動全社會投資,即要通過政府投資去拉動私人部門、民間的投資。

張斌指出,從歷史經驗來看,以往政府投基建投資走高時,私人部門投資也不低,這主要是因爲很多政府投資項目的資金集中花費在非政府部門方面,從而使得非政府部門企業的現金流得以改善,進而帶動它的投資。

“政府投資本身也是帶動私人部門投資很重要的一個力量。當然,我們要做的遠遠不止於這些。但通過政府投資來拉動私人部門投資,我覺得是今年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張斌表示。

張斌表示,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等逆週期政策,把需求撐起來。拉長時間看,需要在市場開放、公平競爭以及市場化建設方面做出更多改革,給企業投資,居民消費創造更多機會。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胡萌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