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出文物100件(套),草原的風吹到了這裡……
精美耀目的金飾
神秘古樸的巖畫
華麗高貴的馬具
還有造型各異的動物們
化身醜萌醜萌的“顯眼包”~
這個秋天
來自內蒙古的珍貴文物
讓陝西領略了蒼茫草原的廣袤浩渺
與多元文化交融激盪的魅力
近日,“長城兩邊是故鄉——內蒙古文物菁華展”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開幕。該展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與內蒙古博物院聯合主辦,展出精選自內蒙古長城沿線的珍貴文物100件(套),其中一級文物40件(套)。
內蒙古自治區的古長城屬於北方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總長度7570公里,約佔中國長城總長度的三分之一,包括戰國趙、秦、漢、北魏、金、明等11個歷史時期修築的長城。
內蒙古自治區歷代長城分佈圖
內蒙古自治區是中國古長城遺址保存最多、里程最長的省區。這裡有一條因氣候因素自然形成的東西向狹長地帶,南臨農耕發達的黃河流域,北倚牧場廣袤的北方草原,是中原腹地與北方草原間的過渡地帶,也是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分界線與交融區。
長城位於這一地帶之上,故該地帶又稱“長城文化帶”或“北方文化帶”。
以匈奴、鮮卑、突厥、回鶻、契丹等爲代表的北方草原文明在此不斷與中原文明碰撞融合,留下了豐富的文物遺存。
此次展覽正是以時間爲線索,通過“農牧結合的早期形態、長城的修建與多民族交融、長城沿線多元文化的匯聚”三個部分,系統展示北方長城地帶農耕文明和遊牧文化交融的脈絡, 展現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形成發展的歷史過程。
巖畫
進入展廳,迎面而來的是長城四季美景。多媒體互動屏高懸屋頂,整個冷色調的大廳沒有安置任何遮擋,一覽無餘的開闊視野讓人慢慢從喧囂中沉靜下來。在民族風格的展陳設計下,連呼吸間都似乎悄然生出了草原的味道。
“展覽不是展品的堆積,而應當是流動着具有生命力的。相較於傳統分隔的展廳,這樣的環境下人們往往更加放鬆,思考也會更清晰深遠。”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陳列展覽部副研究員張寧說。
作爲策展人,張寧更注重在展陳與文物中展示個體與歷史的關係,以增強觀展人現場體驗,引發情感共鳴。因此內蒙古文物菁華展雖已成功展出多次,張寧仍琢磨着不同表現形式。
此次展覽大膽打破傳統展覽的空間慣性,採用以長城城牆爲靈感的設計,將展廳內部設計成多元、連續且相接交錯的結構。觀展時,人們彷彿置身於長城烽火臺中,能夠在一望無盡中穿越展臺與展品。
“我們想通過人與長城城牆的結合,探討關於故鄉、時空、歲月與文化傳承的理解。比如多媒體互動屏中有一輪月亮,在陰晴圓缺不斷輪替變化着,象徵着歷史與時間就在此刻不斷穿梭交匯。”張寧解釋道,“當下社會更注重個性與特色,展覽內容和表現形式、策劃搭配都需要精心設計,此次展覽的不同主題環節都是根據各自特色展開的,我們也嘗試着打造更加隨性的觀展路線,以便觀衆在任意部分都能更快進入展陳情境。”
布展時,張寧還將部分文物也融入到城牆設計裡,不經意就能發現的驚喜使觀衆在尋路和觀展的過程中產生新鮮感與互動感。這種仿若探索迷宮一般的展陳設計,也激發了觀衆更濃厚的探索慾望。
本次展覽是秦陵博物院繼“西藏文物珍品展”“新疆絲路文物精品展”之後,舉辦的又一邊疆文物展覽。張寧表示希望通過有形、有感、有效的展陳方式,爲觀衆帶來更多新穎獨特的參觀體驗。
一起來看看
除了“顯眼包”們
還有哪些獨特的文物~
從夏商時期開始,農耕與畜牧業區域的分野與變遷,使長城地帶文化的多元性日益凸顯出來。
今內蒙古中西部黃河流域發現的朱開溝文化、西岔文化及夏家店上層文化等 青銅時代的文化,既有鮮明的地域特點又反映出與中原文化千絲萬縷的聯繫。
這一時期,以動物和動物搏噬紋爲裝飾題材的各類青銅文物,彰顯出青銅時代北方草原遊牧文化的地域特徵。
灰陶蛇紋鬲·西周
是朱開溝文化時期獨具特徵的陶器之一,也是長城地帶最具特色的一種器類,主要用於烹製食物。
人、獸紋鋪首銜環青銅壺·春秋
壺口稍外侈、溜肩,肩部有對稱鋪首銜環,通體裝飾呈帶狀分佈的淺浮雕,圖案以胡人舞蹈和具有中原特色的蟠螭紋爲主,既體現了雕刻工藝的高超,又展示了北方地區與中原文化的交融。
春秋戰國時期,北方民族對中原諸侯的威脅日益增強,秦、趙、燕等諸侯國紛紛修築長城。
隨着匈奴的日益強大,秦漢兩朝也大規模修建長城。儘管漢匈在政治軍事上時有衝突,但雙方邊貿往來、文化交往仍絡繹不絕,長城成爲農耕與遊牧民族南北交往的紐帶與橋樑。
東漢晚期,鮮卑佔據匈奴故地,並在逐步南遷中學習中原文化。隋唐時期,北方草原的突厥、回鶻等尊崇中原禮法,聯通西方諸邦,爲中西文化交流與民族融合助力添彩。這一時期,長城的防禦和阻隔作用開始逐漸淡化。
“單于和親”瓦當·西漢
圓形,四扇格十字當面,界格每區內一陽文篆字,書法既顯篆體也有隸意,是漢匈和睦的見證。
王逆修墓志·唐
青磚質,楷書,陰刻。志文詳述王逆修家世及其升官的社會關係和遺囑。
宋遼金西夏時期,雖然互相之間時有徵伐,但是溝通和聯繫並沒有淹沒在狼煙之中,北方民族仿照中原王朝建制、加強經濟文化交流成爲這一時期的主流。
元朝建立之後,中央政府採行漢法、實行行省制度,推行尊孔重儒、開科取士、暢行驛路、鼓勵經貿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還對許多長城關隘險處加以修繕並設兵把守,有效促進民族融合與社會經濟發展。
這一時期的內蒙古地區,農業、手工業生產技術開始推廣,畜牧業經濟繁榮發展,文化和科技成就亮眼,各民族間交往頻繁,東西方文化交流通暢,草原絲綢之路呈現一派繁榮景象。
漢白玉螭首·元
“富民縣”銘銅鈸·金
銅鈸刻“豐州富民縣官軍戶西院”10字銘文,軍戶西院爲金代該縣掌管軍民的機構。
爲保邊境安全,明朝修築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的長城,並在沿線先後設置九個邊鎮,長城防禦體系空前完備。隨着蒙古各部統一,長城邊關開啓了定期互市貿易,爲各民族和平交往交流奠定基礎。
清朝推行與蒙古諸部會盟、聯姻的政策,在北方地區實行盟旗制。至清末,晉陝冀豫等地大批民衆來到長城地帶從事農業生產,推動了長城區域各民族的融合發展。
內蒙古地區還是萬里茶道的重要通道,中蒙俄之間茶葉貿易商道的開通興旺,促進了草原地區城鎮的興起與多元經濟文化的發展,推動了長城地帶民族融合與社會變革。
鄂爾多斯右翼中旗札薩克銀印·清
旗爲清朝國家行政體制中蒙古地區的基本軍事、行政單位,最高長官稱札薩克,可世襲罔替。此爲清康熙二十五年頒予成吉思汗第二十一世孫鬆喇布之印。
更多珍貴文物
- CULTURAL RELIC -
鈴首青銅劍
此劍柄首鑄成鈴形,內置彈丸,搖之聲響,這種短劍在山西和陝西黃河兩岸、河北北部多有出土。
獸紋青銅雕飾
小黑石溝遺址是西周晚期至春秋戰國時期的大型遺址,代表了中國古代北方長城地帶草原青銅文明的最高水平。青銅雕飾整體呈八字形,頂端飾兩隻獸,下端爲兩隻鏤空鈴鐺,鈴內現僅存一顆石球。
帶鞘青銅短劍
曲刃劍,中脊起棱,在刺殺時可以起到放血槽的作用。劍鞘中空,正面爲勾連雷紋,反面鏤5個三角形孔並有鈕,以便佩帶。
鳥形青銅帶扣
帶扣是鉤掛束繫腰帶的構件,是早期北方民族特有的一種束帶用具,與中原農耕民族習慣使用的帶鉤截然不同。
西夏文書
西夏文是記錄西夏党項族語言的文字,其字形體方整、筆畫繁冗,結構仿漢字又有其特點,是研究西夏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的珍貴實物資料。
“元貞元年大都路造”銅權
有銘文“元貞元年大都路造”,“元貞元年”爲鑄權年號,大都路指鑄權部門。除陰刻漢文外,銅權還有八思巴文、波斯文等六種文字,是研究元代度量衡制度的珍貴資料。
黑釉弦紋“葡萄酒瓶”
小口平底,從肩至底裝飾弦紋,陰刻“葡萄酒瓶”4字,爲研究元代酒文化提供了珍貴史料。
影青人物洗·元
不同文化的多元融合
促進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
快來感受多民族發展融合的歷程
品味草原文化的獨特魅力 吧
內蒙古博物院
內蒙古博物院,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新華大街和中山路交匯處,現爲國家一級博物館,是內蒙古自治區最大的集文物收藏、研究、展示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
來源:文物陝西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
想要獲得更多信息,請關注我們
責 編 | 王越美
審 核 | 張建全
終 審 | 張嘉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