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基踩雷信用債 資產配置壓艙石規模鬆動
頻現大額贖回疊加部分新產品發行失敗,在2020年的這個冬天,債券基金感到格外“寒冷”。
繼永煤集團和華晨集團違約之後,債市踩踏有加劇之勢,部分債基亦受到波及。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11月,就有4只債基的淨值跌幅超過了10%,這對於追求穩健收益的債基投資者而言,衝擊不言而喻。
11月27日,滬上一位固收基金經理表示,信用債違約事件帶來的影響不限於“踩雷”的債基,其觸動了整個行業的風險偏好。
曇花一現的百億債基
在信用債違約帶來衝擊之前,“股債蹺蹺板”的影響已經凸顯。在權益類基金髮行持續火爆的背景下,債基受到了投資者冷遇。中基協官網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末債基規模約2.68萬億元,較上一季度末下降13.93%。
與三季度相比,近兩個月來債基面臨的市場環境愈加冰冷。對於一向被貼上“資產配置壓艙石”標籤的債基來說,11月經歷了一次密集踩踏。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1月26日,月內共有165只債基跌幅超過1%,其中70只跌幅超過2%。
事實上,債基頹勢已有半年之久,自5月底以來份額即不斷減少,由彼時的3.07萬億份降到了10月末的2.4萬億份。一位資深的業內研究員對時代週報記者解釋,或與期間國債期貨收益率持續上升的影響有關。
部分債基近期發佈了大額贖回的公告。英大基金稱,旗下英大安惠純債債基A類份額於11月18日發生鉅額贖回;九泰基金亦稱,九泰久嘉純債3個月定開債基於11月23日發生大額贖回。
英大安惠純債債基爲年初發行的百億規模基金,此次鉅額贖回後,或再難恢復昔日榮光。基金中報顯示,該基金持有人99.99%爲機構投資者,帶有明顯的機構定製性質。而與英大安惠類似,九泰久嘉純債3個月定開亦爲今年成立的次新基金。
未投資信用債的債基也遭遇贖回,就這一現象植信研究院指出,一方面反映出投資者對債券市場投資趨於謹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投資者對債券市場和債券基金的運作存在一定程度的誤解。
據不完全統計,11月份以來,已有15只債基先後發佈清盤公告。今年以來,已清盤債基達72只,遠超去年同期的43只。
11月27日,某資深業內人士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債基清盤本身並不奇怪,產品持續擴容,同質化競爭激烈,規模分化也愈加明顯,加快了洗牌的節奏,多數債基的清盤都屬於“無疾而終”,當然也不乏“踩雷”者。
永煤事件衝擊凸顯
永煤違約事件目前暫告一段落,但其帶來的衝擊並不僅限於債券持有人。在自身基本面無明顯變化的情況下,平煤、冀中能源、雲城投、海國鑫泰、包鋼、紫光等地方國企債券遭遇市場拋售,出現大幅折價成交,部分債基受此影響淨值下跌,遭投資者贖回。南京銀行研報認爲,永煤集團超短融違約,出乎市場預料,引發信用債市場悲觀情緒及一系列連鎖反應。
興業證券研報也指出,市場認爲華晨集團、永煤集團的違約存在惡意“逃廢債”嫌疑,並擔心此類違約成爲地方國企效仿的模式,從而對信用債市場基於信用基本面的定價邏輯造成衝擊。
在11月10日公告“20永煤SCP003”未能按期足額償付本息之後,部分“踩雷”較多的債基淨值波動明顯加大,周跌幅最大達10%以上。華泰資管較爲“悲情”,繼“踩雷”華晨債後,又在永煤違約事件中受到波及。基金三季報顯示,華泰紫金豐益中短債A/C和華泰紫金豐利中短債A/C第二重倉債均爲“13平煤債”。該債券在11月11日、12日兩天跌幅分別爲12.82%、9.65%。11月9日,華泰紫金豐益中短債A/C尚爲正收益,但11月10跌幅爲8.7459%。而華泰紫金豐利中短債A/C在11月10日、11日的跌幅分別爲3.5%、3.2%。
此外,進入11月份以來,有5只新基金髮行失敗,其中3只爲債基或偏債混合基金。11月24日,國都證券發佈公告稱,旗下國都聚合混合因募集資金未達到標準發行失敗。事實上,今年發行失敗的21只基金中,有11只爲純債基金。
信用債風波或持續
違約事件對信用債市場的衝擊往往體現爲“違約債券面值大跌―債基贖回―債券拋售―債基淨值下跌―債基贖回”的連鎖反應。
回顧歷史上幾次標誌性信用違約事件,2016年中鐵物資事件中,債基淨贖回或超過1000億元。而2019年包商事件中,債基贖回壓力有限,但城商行在2019年6月單月債券總託管量(中債登+上清所)減少2361億元。
招商證券研報指出,倘若委外產品年末集中贖回,2016年末的場景或將重現。短期內,如果債市超調繼續演繹,債基贖回概率不可避免隨之擡升。
此輪信用債違約潮何時會終結,截至目前,市場尚無定論。近日,廣發證券研報顯示,2015―2019年的歷史數據表明,信用債違約率的改善要滯後於經濟景氣度的改善,如2015年下半年經濟增長指數開始觸底反彈,但信用債違約率直至2016年下半年才迎來下降。
興業證券在研報中也指出,在信用分層疊加新一輪信用擴張見頂的環境下,市場對國企、央企信用風險重定價並未結束。參考歷史經驗,信用債違約對市場的影響持續時間在1―2個月,這或將意味着短期內信用風險衝擊演變仍是市場主旋律。
國泰君安證券研報則表示,11月22日金融委高級別表態嚴抓“逃廢債”以提振市場信心,疊加永煤短融成功展期、冀中能源債券兌付,可判斷短期流動性衝擊已進入尾聲。
據長城證券統計,年初以來的違約事件中,涉央企29例,地方國有企業44例,民營企業92例,中外合資企業8例。整體上,民營企業違約仍然較多,但AAA級違約則主要集中在中央國企和地方國企,這在歷次信用債違約潮中是比較鮮見的。
對此,平安證券分析師鍾正生認爲,當前,債市情緒較爲脆弱,後續需要關注冀中能源償付和豫煤化交叉違約的情況,還需關注債基贖回和淨值下挫的負反饋,以及結構性融資“爆雷”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