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了!寶馬,奔馳,這次真急了!

萬萬沒想到,面對歐盟通過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的決定,最先“炸鍋”,站出來反對的是奔馳、寶馬、大衆等德國車企。

當地時間10月4日,歐盟就是否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爲期五年的反補貼稅舉行投票,成員國10票贊成、5票反對、12票棄權,通過提案擬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17%至36.3%的反補貼稅。

梅賽德斯-奔馳10月5日第一時間就發佈聲明:

我們堅信反補貼關稅會長遠地削弱一個行業的競爭力。自由貿易和公平競爭將給各方帶來繁榮、增長和創新。因此,我們認爲歐盟委員會擬定的徵收反補貼關稅是一個錯誤,這可能會導致深遠的負面結果。

如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爲重要的是,歐盟和中國應當保持對話,並達成一個符合雙方利益的協商解決方案。我們相信,雙方能夠找到這樣的解決方案。

雙方需要時間來形成這樣一套解決方案。因此,我們呼籲歐盟委員會推遲其所決定措施的實施。

寶馬措辭更爲激烈,宣稱歐盟批准對中國電動汽車進口徵收關稅爲“對歐洲汽車工業的致命信號”。呼籲“前迫切需要的是歐洲委員會與中國之間快速達成協議,以防止一場只會帶來雙輸局面的貿易衝突。”

大衆則表示,關稅是“錯誤的方法,不會提高歐洲汽車行業的競爭力”。大衆認爲,在關稅本月晚些時候實施之前,仍有可能達成替代的協商解決方案。

按理說,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不是對歐洲本土車企有利嗎?德系三巨頭爲啥急了?

有兩大原因。

第一點原因,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德系BBA(奔馳、寶馬和大衆旗下的奧迪)更是長期統治中國豪車市場。要是歐盟對中國汽車加徵關稅,中國反制,影響中歐貿易關係,那德國汽車巨頭們在中國的業務就要受影響了。

第二點原因,筆者認爲是更深遠也是更重要的原因:

奔馳、寶馬和大衆在中國深耕多年,各自擁有合資品牌,已深度融入中國汽車產業鏈。今天德系傳統車企們更是將中國板塊視爲其彌補新能源劣勢的關鍵。因此,當前制裁中國汽車,本質上就是在制裁德國汽車產業,打斷德國車企的升級之路。

事實證明,在充分競爭的自由市場,德系傳統豪車相對中國自主新能源品牌,越來越缺乏競爭優勢。

2023年,BBA在華銷量合計超230萬輛,豪車市場佔有率超75%,彰顯強大統治力。而到了今年上半年,德系在中國豪華市場佔比已經降低到43%左右。

2024年上半年,BBA在華銷量集體下滑。奔馳、寶馬、大衆均已下調2024年的業績展望。

與之相對的自然是中國自主新能源品牌崛起。在剛剛過去的9月,比亞迪、理想、吉利、奇瑞、小鵬、零跑……集體創下單月銷售紀錄!

面對這種情況,可以有兩種選擇:

聰明人選擇繼續博弈,學習對手,跟高手下棋,越下水平越高。

蠢人會選擇關上大門,拒絕競爭,躲進小樓成一統,或許能換一時半刻苟安。

德系車企們顯然是聰明人。

大衆去年就入股了小鵬,奔馳正在和吉利推出全新smart,寶馬和長城聯合打造的電動MINI也即將上市。未來德系豪強們如果能在中國新能源車產業的幫助下完成自身的電動化智能化升級,有助於打開全球更多的市場,合作賺全世界的錢。

反對對中國汽車加稅,已經成爲整個德國汽車產業界的共識。

在歐盟成員國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反補貼稅的投票中,德國投下了反對票,德國汽車工業協會迅速發表聲明,讚揚德國在當天歐盟的投票中投了反對票,稱這是德國政府“爲了支持歐洲和德國汽車工業及其員工的利益發出的正確信號。”

當前,全球汽車市場捲成紅海,轉型機遇稍縱即逝。

這場戰爭中,德系傳統車企們不能輸,也輸不起。它們不僅僅是在爲自己的生存而戰,更是在爲整個歐洲傳統汽車工業的尊嚴而戰。

它們有品牌積澱,有技術實力,有全球網絡,它們不是沒有一戰之力。

面對歐盟制裁決定,奔馳、寶馬的和大衆的反對之聲,更像是集體悲鳴!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本文首發於泡財經風口解讀專題,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