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開“銀髮號”是多贏之舉
李紅紅
除了品嚐特色美食,還能看演出、做保健,感受非遺技藝;隨車配備醫療救護員和健康顧問;下了火車,吃喝住行由地接細心服務,每個站點都有充足遊覽時間……一段時間以來,銀髮旅遊列車火了,吸引很多老年消費者深度體驗,還迎來不少回頭客。
不久前,商務部、文化和旅遊部、國鐵集團等9單位印發《關於增開銀髮旅遊列車 促進服務消費發展的行動計劃》,從服務供給擴容、適老化設施升級、服務品質提升、發展環境優化等維度提出12條具體舉措,精準迴應老齡化社會需求,以“鐵軌上的溫度”拓展老年羣體幸福生活圖景。
銀髮旅遊列車“提質擴容”,是順應銀髮消費升級趨勢的必要舉措。截至2024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3.1億,佔全國人口的22%,老年文旅消費需求持續增長。數據顯示,2024年共組織開行旅遊列車1860列,其中老年遊客佔比接近80%,然而只有少數列車具備系統的適老化設施。提供品質型、舒適型、普惠型的多元產品,增加開行數量,提升服務標準,形成一批主題旅遊列車品牌,可謂直擊痛點。從這個角度看,增開“銀髮號”,有助於保障老年羣體出行權益,更好滿足他們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多贏之舉。
銀髮旅遊列車,開行的是列車,開發的是區域旅遊產業,開拓的是服務消費空間。比如,景區可否爲搭乘旅遊列車而來的老年遊客設置綠色通道,開發適老的智能導覽系統,設計適合老年遊客體驗的遊覽康養一體化項目?可否針對老年遊客團打造專業的導遊團隊,提供從列車到景區、覆蓋食住行遊娛醫的無縫銜接服務?有效提升服務鏈,纔能有力拉長消費鏈,讓銀髮旅遊從簡單的走馬觀花升級爲深度的文化體驗。
增開銀髮旅遊列車,外溢效應是巨大的。從經濟效益看,鼓勵多元化資本參與投資,將銀髮旅遊列車適老化、綠色化、舒適化改造納入“兩新”政策支持範圍,有助於激發經營主體活力,形成可持續的商業模式,爲銀髮旅遊市場注入新活力。從社會效益看,更多適老化服務產品的推出,也能將人文關懷傳遞到列車之外。小小車廂的“溫度”和匠心,將促進全社會對老年羣體的“大關懷”。
老有所遊,老有所樂。政策支撐、市場驅動,激活了老年文旅市場的“一池春水”。在各方攜手努力下,老齡化社會蘊含的“長壽紅利”,必將與高質量發展同頻共振。鐵軌延伸之處,有山河美景,更有詩與遠方。讓我們與時偕行,推動銀髮旅遊列車服務高質量發展,爲老年羣體的生活增添更多色彩與活力。
《 人民日報 》( 2025年02月26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