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像感冒、晚上恐休克 侵襲性腦脊髓膜炎治療有「三難」

藝人趙小僑以及臺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常務監事黃玉成共同宣傳重視侵襲性腦脊髓膜炎的防治。記者李青縈/攝影

日前我國出現今年首例本土侵襲性腦脊髓膜炎,患者一度出現四肢紫斑、痙攣與意識改變等狀況。臺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常務監事、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表示,侵襲性腦脊髓膜炎(IMD)有「三難」,分別是感染「難以防備」、初期症狀「難以判斷」,一旦感染未治療,致死率高達五成,「難以挽回」。

衛福部疾管署3月公佈,今年首例本土侵襲性腦脊髓膜炎病例爲北部4歲女童,一開始出現咳嗽、鼻塞等呼吸道症狀,後因四肢出現紫斑入住加護病房,住院當日即出現痙攣與意識改變的情形。

侵襲性腦脊髓膜炎由腦膜炎雙球菌感染,透過飛沫傳播。黃玉成說,腦膜炎雙球菌感染病程變化快速,早上可能只是出現如一般感冒的如咳嗽、發燒,晚上就意識不清、痙攣、抽筋等,少數個案有中樞神經症狀、脖子僵硬,或皮膚出現血斑。有些個案症狀不明顯,或家屬未留意,可能送到醫院時就已奄奄一息。

黃玉成表示,侵襲性腦脊髓膜炎可能引發嚴重的後遺症,包括智力受損、截肢,更可能讓患者出現學習障礙。此外,逾六成以上得過腦膜炎的兒童患者會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羣症狀(PTSD)、病童媽媽的精神疾病風險更是激增四倍。

目前每10至20人就有一人爲腦膜炎雙球菌無症狀帶菌者,家庭密切接觸者罹患率相較一般人多出500至800倍。容易感染的三大高危險族羣包括0至2歲嬰兒、2至6歲面臨學校羣聚的幼童以及青少年。

藝人趙小僑表示,前年女兒典典才3個月大,就因疑似腦膜炎住院,經過一連串檢查後,還好確定不是腦膜炎。她呼籲所有爸媽一起重視防治腦膜炎雙球菌,及早預防,不希望讓任何一個家庭遇上類似的可怕經歷。

黃玉成提醒,全民都應提高對侵襲性腦脊髓膜炎的認識,共同落實「3不3要」,「3不」:不觸碰、減少去、遠病人;「3要」是勤洗手、戴口罩、打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