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代,武將經商的現象普遍存在,“宋代武將經商”有什麼特點?

引言:

從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開始,宋朝的武將集團就一直遭到朝廷的打壓。

他們在政治事務當中的話語權極小,又因爲站在文官的對立面,所以也被日益崛起的文官集團針對。

在北宋時期,除了抵禦少數民族入侵之外,武將幾乎沒有任何用武之地。

南宋的情況稍有好轉,但程度並不明顯。

爲了找尋更多的價值,宋朝的武將出現了一個特別的現象,那就是經商。

武將經商,這在過去的朝代中是從未發生過的事情。但是宋朝時,武將的生意,卻涵蓋了國家官營的種種商品。

他們的營業收入,也爲國家的財政支出減輕了負擔,覆蓋了軍營中的日常開銷,因此一度得到中央朝廷的支持。

宋朝的武將經商有什麼樣的特點?他們的生意情況又經歷過怎樣的變化?

備受打壓,開闢道路

宋太祖趙匡胤執政之時,曾經頒佈過這樣一條法令:“自今起勿復令部曲主掌事務,及與部內貿易,與民爭利,違者論如律。”

他要求從法令頒佈之日開始,所有參與朝廷事務主管的各位官員,都不能夠自由參與國家內部的貿易競爭,更不能夠與老百姓爭奪利潤。

如有違背,他將會不顧情面,依照法律規定嚴格懲處。

由此可見,宋朝的第一位皇帝就爲整個宋朝的統治奠定了基調,明令禁止官員參與民間貿易。

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將,所有人都只能專注於手頭上的事務,不能擅自參與到貿易體系之中。

其實這樣的規定與我們今天社會的某些規定非常相似,比如公務員不能夠擅自從事第二職業。

這是爲了確保編制內的人們將全部的精力放在工作之上,也是爲了保證他們不會運用特權,擠壓民間百姓的生存空間。

因此從這一層面上來說,宋朝皇帝非常注重百姓的安居樂業,也對官員進行了有力地管束。

但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即便皇帝已經明令禁止,還是有不少官員嘗試經商,屢試不爽。

當然,他們不可能明目張膽地違反法律規定。

所以他們會選擇把生意託付給自己信任的人,比如說家中的親人,或者是從小便跟着自己的心腹,又或者是能夠爲自己分憂解難的奴僕。

這些人只要有了官員的令牌,就能直接代表官員在生意事務中作出決定,他本人不需要直接參與經營,到了利潤分紅之時就能夠分得屬於自己的一部分利益。

人的慾望總是無窮無盡,野心也總會不斷膨脹。

有人開始作出嘗試,就有無數人效仿,有了第一次做生意的經驗,就會有無數次開闢道路的經驗。

所以宋朝時期的官員普遍採用一些灰色手段,毫無收斂地參與經商這一項事務當中。

文官和武將這兩大集團相比起來,後者顯然比前者更加無所畏懼。

這樣的對比,與兩大集團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有着直接的關係。

文官集團最受皇帝的重視,北宋時期特殊的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也足以證明文官集團的社會地位有多高。

社會當中的文人學子前赴後繼地參與科舉考試,目的就是跨越階層,加入朝廷官僚體系之中,實現光宗耀祖的夢想。

社會地位高,就意味着他們受到的關注更多,不管是上層的統治階級,還是底層的老百姓,大家都會下意識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文官集團的身上。

皇帝對他們的信任和看重,也意味着他們每天有更多的工作需要忙碌。

每日的早朝,武將可以有許多理由拒絕參加,皇帝本人也並不會太過在意。

但是文官不同,每一位文官的身上都肩負着不同的使命,哪怕北宋時期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冗官現象,皇帝本人也非常看重文官對於政治事務的參與度。

那麼理所當然,他們受到的監管自然也會更多。

文官集團當然可以利用手中的權力,偷偷囑咐自己的心腹替自己參與經商活動。

但是他們需要在整個過程中承擔極大的風險,一旦被人發現和舉報,他們頭頂上的烏紗帽極有可能不保。

十年寒窗苦讀,一朝出人頭地,漫長的煎熬與學習極爲不易,幾乎沒有人願意冒這麼大的風險,去做可能會失敗的嘗試。

除了在朝廷中位高權重的文官之外,其餘的普通官員要想參與經商活動,幾乎沒有門路。

但相比之下,武將集團則會更爲自由。

宋朝的皇帝接二連三地對武將集團實施打壓政策,控制武將人數,同時控制每一位武將履職的年限。在高壓政策之下,許多原本具有真才實學的武將,也沒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與其整日虛度光陰,無所事事,不如尋找合適的機會,給自己重新找點事情來做。

經商,這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宋朝是中國古代經濟最爲繁榮的朝代,商品經濟也在此時迎來了黃金的發展時期。

民間幾乎人人經商,商業貿易活動覆蓋了人民生活所需物品的方方面面。

所以武將集團在不受監管和不受控制的情況下,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貿易活動之中,成爲一名“古代實業家”。

而且他們長期鎮守邊疆,正所謂天高皇帝遠,他們的行爲也不會受到太多約束和管制。

在軍中生活,他們也擁有更多地差遣人才的便利。

遇到一些商業活動,武將不方便親自出面,便會任命行伍之中的士兵代替自己出面處理各項事務。

漸漸地,參與經商活動的武將,也會在軍中培養屬於自己的心腹。

形成了固定的體系之後,武將可以更加快捷方便地做生意,也擁有一部分固定往來的生意夥伴。

宋朝的史書,記載了宋仁宗時期的這樣一段往事:“差兵士百八十七人,以驢車四十輛,載茶三百餘籠出引,逐處不得收稅。”

這位將領差遣了187位士兵,又派出了40輛驢車,目的就是去裝載300多籠茶葉,而且由於特殊的身份,他們所到之處還不會被徵收稅費。

這就是武將身份帶來的便利,這一便利也導致宋朝時期武將經商的規模不斷擴大。

經濟價值,減輕負擔

武將雖然受到的監管和約束作用較小,但他們畢竟還是官僚體系當中的一員。

當他們的行爲影響逐漸擴大時,上層階級也會得知他們的所作所爲。

尤其是一部分武將膽大包天,甚至敢插手鹽鐵等官營商品。

只要打着軍中將士的旗號,他們在進貨和運輸等方面就享有極大的優勢,而且,他們的商品交易順序也遠遠超於常人之前。

普通的老百姓看到了這樣的情況,有時候甚至會假冒軍籍,只爲了給自己的商業活動帶來一點優勢。

當朝廷得知武將經商的真實情況後,也對這一行爲作出過打壓和壓制。

嘉祐三年,皇帝發佈命令,要求所有戍邊將士立即停止一切商品交易活動,如果發現陽奉陰違的情況,皇帝將會削去他們的軍籍,以軍法問罪。

在皇帝的強勢打壓之下,那一階段的邊境商品貿易處於停滯期,武將集團沒有額外的收入,軍營的日常運轉又需要軍費支撐,只能開口向財政部門要錢。

如此一來,朝廷的負擔便會不斷加重。當時又出現了冗兵的現象,所以在撥款經費之時,統治階級的心都在滴血。

但一個國家要想保證國防安全,不能沒有戍邊將士的存在,即便是心中再不捨,朝廷也沒有辦法取締軍營。

天長日久地資源消耗總歸不是辦法,朝廷決定還是恢復一部分邊境的正常貿易,以此來承擔朝廷的財政壓力,使軍人能夠實現自給自足,不再伸手向朝廷索要資源。

這是皇帝在現實的困境之下所做的妥協,這也代表了武將經商已經成爲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

爲了正大光明地將生意利潤挪爲軍用,朝廷通過財政補貼的方式,資助武將經商。

南宋時期,武將經商的規模幾乎達到了整個宋朝的巔峰。

這是因爲,這一階段的戰鬥次數也達到了巔峰。

從靖康之變開始,統治階級就意識到了軍中將士的重要性,南宋朝廷需要應對來自北方的威脅,不管是金還是蒙古,都是他們強大的對手。

當戰爭發生時,軍費開銷必然會不斷增加,如果只依靠朝廷來撥款,國家遲早有一天會坐吃山空。

只有支持武將經商,將開源節流發揮到極致,南宋時期的軍中各項工作纔有資金支撐,戰爭才能夠順利推進下去。

從這一層面上來看,武將經商既是爲了謀求一己私利,也能夠爲國家的軍中力量儲備提供便利。

在某些邊境地區,武將與武將之間甚至會抱團合作,推動經商規模不斷擴大,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這也是財政壓力日益增大的朝廷喜聞樂見之事。

佔用特權,享受便利

雖然武將經商是非常正常的社會現象,這一現象也確實爲社會發展創造有利條件,但我們還是不得不承認,官員經商的本質就是官員利用政治特權擠佔普通商人的生存空間。

比如說在茶葉和酒類的經營模式當中,武將可以利用自己和朝廷的關係,第一時間獲得最爲物美價廉的貨源。

他們也能通過自己在戍邊地區建立的影響力,優先將手中的商品資源轉化爲經濟資源。

相比之下,普通的商家沒有這樣優越的條件,他們不能第一時間接觸更爲優質的商品,也無法將政策紅利收入自己囊中。

他們的貿易渠道常常被軍中的武將所壟斷,有時資金鍊還會面臨斷絕等相當困難的情況。

而且武將的經商方式不像文官那樣,會受到同僚以及競爭對手的監管。

有些心術不正的武將會通過抱團的方式,壟斷某種商品資源,直接切斷他人的生存之路。

這一現象也導致了惡性的市場競爭,致使南宋時期的經濟市場出現了嚴重的失衡問題。

南宋最終的滅亡,與經濟方面的危機也有很大關係。

結語:

雖然宋朝的開國之祖明確禁止官員經商,但是在現實的經濟壓力之下,朝廷不得不正視客觀環境,給武將經商打開了一條綠色通道。

他們通過請人代爲運營或者直接參與經營的方式,不斷擴大經商規模,給國家創造經濟價值的同時,也損害了部分小生產者的利益。

參考資料:

《宋史》

《資治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