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變革中呵護永恆——保守主義八原則

當今世界有三大政治思潮:自由主義、社會主義和保守主義。

然而,相比被廣泛熟知的前兩者,極少有人能說清,“保守主義究竟是什麼”,甚至還望文生義地把它視爲“保守派”,進行“批判”或“認同”。

事實上,英美強大繁榮的基因,乃至引導他們在冷戰和世界大戰中獲勝的關鍵,都是保守主義。因此,每一個當代人,都亟需對保守主義正本清源。

保守主義內涵非常豐富,拒絕刻板信條,但是綜覽諸多保守主義原典,對於“保守什麼”的原則卻基本一致,總結起來有以下八個。

道德真理是永恆的

在東西方的傳統中,常有人打着“道德政治”的旗號,以道德領袖自居,侵犯個人自由,踐踏法治原則。啓蒙理性的擴張,則是讓很多人的政治觀走向另一種極端,滑向了道德相對主義、道德虛無主義。

但是保守主義主張,一切政治問題,歸根結底都是道德問題;如果缺少道德德準則,再完善的法律也會淪爲廢紙。

保守主義者不一定是宗教徒,但他一定要捍衛某些永恆的、超驗的、不容置疑的道德真理,比如不可殺入、不可侵犯他人財產、愛人如己。

正如科克所說:上帝的真理貫穿着古代、現代和將來,保守主義溝通着死人、活人和未出生的人;在上帝啓示的律法中,我們都是一樣的人。

傳統習俗是寶貴的

在很多國人看來,傳統習俗意味着守舊和矇昧,所以新必勝舊,要獲得自由文明,就必須“破舊立新”,顛覆傳統習俗。比如近百年來,一直流行着批判“中世紀”、摧毀“舊文化”的運動。

而保守主義認爲,社會是在漫長歲月中長成的“植物生命體”。傳統習俗是經過長期驗證的秩序倫理,蘊含着深刻的自由智慧。

社會變革就像新陳代謝,不是可以隨心所欲決定的;理性的火炬只能照亮有限的視野,“掌握人類社會總規律”的野心,就像縱火尋求光明。

所以保守主義非常珍視古老的成見、神秘的習俗、直覺的假定,主張自發的、零星的、漸進的進步,反對翻天覆地的、一蹴而就的激烈變革。正如劉軍寧所說:不以保守爲手段,自由就是過眼雲煙;不以自由爲目的,保守就是專制保鏢。

社會分層是必然的

現代社會崇尚“人人平等”。於是很多人更進一步主張,應該以“社會正義”“照顧弱勢”等名義,進行更多的政府幹預,實現“結果平等”。

但保守主義主張,人與人在人格、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但每個人生而有各種不平等的屬性:文化、稟賦有優劣之分,出身、分工有階層差異,人類無法、也不該抹平。

狹隘虛幻的“經濟平等”、“結果平等”,強行抹去人與人的自然差異,其實是以平等之名,行平均之實,這恰恰是在法律、人格上製造不平等。

最後得到的,只能是一個《動物莊園》式的社會:除了掌權者,所有人都得到平等的奴役。

私有產權是要捍衛的

很多人認爲,私有產權是造成社會不公的根源,只對富人有利,對窮人大大不利。所以,他們主張強制的財富再分配。

而保守主義認爲,私有產權是野蠻和文明的分水嶺。先有財產權,纔有市場和法律。一個人只有私有產權得到承認,纔可能實現其他自由權利。

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平等的財產權是人人共享的基本權利,是窮人免於被剝奪的底線、真正脫貧的唯一出路。因此,保守主義捍衛私有產權,不僅是在捍衛具體的財產,更是在“捍衛人之爲人的權利和尊嚴”。

人性是不可改造的

幾千年來,“人性本善”的人性假設,一直主導着國人的政治思想。烏托邦主義思潮被引進後,國人更是相信,人性可以被改造成“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至善境界。

但是保守主義堅信:人性複雜、不可算計,人性堅韌、亙古不變;任何階級、種族、時代,乃至制度的差異,都不能消滅善或惡,只是對善或惡的放大。

現代人的智力和道德,沒有比《詩經》的時代更高級;西方人熱愛自由,中國人同樣渴望穩固的財產權、公正的司法和自由的表達。所有妄想改造人性的美好願望,帶來都是地獄般的惡果。

自由和權威是相互依存的

任何社會都需要保守自由,也都需要權威來維持秩序。

但兩者是一對永恆的矛盾體:沒有權威的自由就是放縱,沒有自由的權威就是專制。有人認爲兩者不可兼顧,於是轉向無政府主義,或是極權主義。

但保守主義認爲,權威應該、並且可以使自由變得更牢固。這一主張在現代政治中早已變成現實:有限政府和市民團體可以有效保障民衆基本權利;自由與權威維持着緊張的平衡,既防止少數人的專制,又防止多數人的暴政。

正如托克維爾所說:開明的專制仍是專制,民主的暴政仍是暴政。相比自由主義,保守主義的自由觀更消極、更具體,對人的理性、慾望、激情和權力始終保持警惕,更青睞於宗教、習俗、規則和社羣的“載體”作用。

公權力必須要受限的

傳統中國普遍認爲,一個“令行禁止、獨斷乾綱”的政府,纔是好政府。現代的烏托邦政權,爲了主張絕對權力,更是將掌權者包裝成全知全能全善的存在。

但是其結果全都滑向了阿克頓的警告——權力導致腐敗,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

所以保守主義主張,公權力無論如何產生,歸多少人掌控,都應該受到限制。

正如《聯邦黨人文集》所說——自由從來不能依靠統治者的善心,而是“用野心對抗野心”。

比如美國憲法規定,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權分立;各州享有高度的自治權力。這套“多頭混合”的體制,既防止“大權獨攬”,又防止“官官相護”;既防止政府危害國民,又防止政府走向崩潰。

自由市場是順應人性的

很多人認爲市場經濟是一個“叢林法則”的零和博弈——“資本家剝削打工人,工人越來越窮”。

但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指出,市場經濟是唯一能夠順應人性、改善所有人生活的制度;消費者改善了生活,資本家才能營利,工人才能提高收入;所以市場經濟的運轉前提,就是承認人的私心,順應人的自由。

保守主義是自由市場最真誠的捍衛者,柏克的經濟觀念與斯密不謀而合:無論政府出於何種理由管制經濟,都是違揹人性的,其結果必然通往經濟崩潰、道德淪喪、真理消亡的奴役之路。

保守主義學者劉軍寧說,“一個家庭、一個社會,有怎樣的價值追求,就會結出怎樣的制度果實。自由價值在人心裡紮根,自由的制度就會紮根。”

而現實告訴我們,保守主義擴散到哪裡,哪裡就有自由、美德、和平與正義。在世界局勢、美國政治再次陷入極化狂潮的當下,保守主義也已經在中國登場。

於是很多人開始追問“這些原則我都認同,但是請告訴我,究竟該怎麼辦?”但其實,保守主義不是一種路線主義,更不是一種宗教信條。比如很多人刻板地認爲,保守主義就是反對激進、持守中庸。但保守主義堅持,在捍衛自由時,激進不是惡;在尋求正義時,中庸不是善。

保守主義博大精深,加上政治、信仰、語言等障礙,因此對大多數國人而言,有着極高的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