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精選》楊志新「抗癌」30年 引領檯大癌醫再升級

臺大癌醫中心院長楊志新,抗癌超過30年,引領非典型癌症醫療時代來臨。(圖/ 遠見提供)

後疫情時代,非典型醫院時代來臨了!隨着臺大癌醫輻質中心即將在今年底開幕,數十年來,高居國人死亡原因之首的癌症,在科技日新月異下,除了邁向精準醫療外,醫病關係,也正在悄悄改變中。

過去,病人配合醫院。醫院就診的體驗,是醫院動線宛如迷宮的安排、漫長的看診等待、轉診時的耗時耗力等,無論是生病者或是陪伴者,都是一趟望之卻步的經驗;尤其是癌症病患,需多次進出醫院治療,更是無止境的漫長等待。疫情後,民衆更不願在醫院久待,如何縮短看診時間,成爲急迫的訴求。

另一方面,隨着臺灣每年罹患癌症人數已突破12萬人,平均每4分20秒就有一人罹癌;若以近年平均罹癌人數,乘上五年追蹤期,則臺灣醫療系統每年至少需照顧超過50萬名癌症病患。

當抗癌成爲長期拉鋸戰,癌症治療時間也勢必不斷加長。以肺癌爲例,過去20年中,四期肺癌的平均存活年限,已從半年,延長到四年,足足增加了八倍。餘命的大幅增加,固然可幸,但也意味需要更豐富的醫療資源,才能讓更多人面對這場馬拉松般的抗病之路。

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極大化醫療能量;如何重新思考醫病關係,讓醫院主動配合癌症病患需要,甚至將醫護人員也納入使用者的考量內,已經是全球癌醫中心的未來趨勢。

從三年前臺大癌醫中心的設立,到今年輻質中心即將導入新的癌症醫療技術,無論軟硬體,癌醫中心創新的設計,都預示了非典型癌症醫療時代的來臨。而臺大癌醫院長楊志新也以其30年從醫之路,見證臺灣腫瘤醫學成長,並朝更人性化的治療邁進。

今年8月初,全球肺癌指標學術機構( IASLC),將一年一度的「特殊領域科學貢獻獎」,頒發給了臺灣肺癌權威,臺大癌醫中心院長楊志新。他不僅是臺灣第一位獲獎者、30年從醫之路,更見證了臺灣在癌症治療上,從臨牀上常「無藥可醫」,到如今能在新藥試驗上引領全球,力抗「國病」的艱辛過程。

尤其是肺癌,被稱爲臺灣的「新國病」。據衛福部統計,自1999年開始,肺癌便霸佔臺灣癌症死因的榜首,肺癌死亡人數佔比全體癌症近20%,每年奪去近萬條生命。也因此,當臺大癌醫中心成立之初,就以可容納500牀的規模來設計,如今,楊志新坦言,以現在的病人人數及治療需求,臺大癌醫中心的服務很快就會飽和。

楊志新走訪國際數十間癌症醫院後,不僅汲取國外經驗,也迴應在地需求,讓臺大癌醫中心升級再進化。(圖/ 遠見提供)

從病人配合醫院,變成以病人爲中心

事實上,由於癌症治療是在過去30年間,才迅速發展的醫學,硬體病房的擴建遠不及病患快速增加的速度。臺大雖然貴爲醫學中心,腫瘤醫學部卻僅有區區140牀,根本供不應求,也因此,纔有了在2005年興建癌症醫院的構想。

過去十年間,楊志新也走訪了國際數十間癌症醫院,並將這些出訪經驗,化做適合臺灣癌症病人的癌症中心模式。

他指出,臺灣的癌症醫療是以醫院爲主,但美國、日本多以診所爲止,很多珍貴的放射線儀器也都是放在診所裡;美國甚至將這些診所設在大賣場內,方便病人前往就診。但臺灣與韓國則屬於集中型,癌症專科都是設在大醫院內,「臺灣幾乎沒有一個癌症專科醫師自己開業,而且現在癌症都是強調團隊,」他說。

美國的癌醫中心多半隻有門診,需要住院時,就住到一般醫院,讓門診歸門診,住院歸住院,但楊志新強調:「我們沒有抄任何一間國外醫院,而是看我們的病患需要什麼,我們就如何設計。」

以臺大癌醫中心來說,爲了解決過去病患轉診耗時的麻煩,決定採取一站式服務,也就是集合各專科在一起,讓病患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評估流程。例如,位居一樓的肺癌門診,就集結了放射科、胸腔內科、腫瘤內外科等科別,若病人經醫師判定,需要轉診或多專科討論,不用30秒,病患就能轉移到另一個診間,聽取不同專科醫師的報告,讓過往「病人配合醫院」,變成「以病人爲中心」的醫院。

以病人、醫護爲導向,從病人的需求出發,再反過來去思考癌醫中心的設計方向。所以,除了生理治療外,心靈照護也很重要,臺大癌醫中心也特地設置資源中心,讓癌症病人無論何時,都能在資源中心找到得以相互傾訴的病友、志工或醫護人員。

臺大癌醫中心的資源中心,不定期展出各種相關書展,讓病友與家屬能獲取各種資訊。(圖/ 遠見提供)

至於爲什麼也要提供以醫護人員爲導向的環境?過去,不僅醫院提供的看病環境不好,醫護人員的工作環境也暗無天日,導致照護者身心俱疲。

因此,臺大癌醫中心的設計思考,特意創造很多舒適環境。譬如,每一間病房一定要有對外窗戶外,也要留一個有窗戶的區域給醫護人員,這個空間被稱之爲「陽光室」,窗外望去可遠眺包含臺大校景,讓醫護人員獲得充分的休憩。

這些年,楊志新除了跟隨鴻海集團創辦人郭臺銘、臺大癌醫榮譽院長鄭安理腳步,引進國際癌症醫院的進步觀念,並在環境上重新打造癌醫中心外,更在癌醫治療上,積極將新藥引進臺灣。

過去20年,他串聯多間國際醫院,投入臨牀試驗,持續確立新型的肺癌新藥應用;臨牀主流肺癌標靶藥物「艾瑞莎」「妥復克」「泰格莎」,當年所執行的跨國臨牀試驗,都是由楊志新坐鎮全球臨牀試驗主持人,徹底改變了末期癌症的治療模式。

可以說,世界若少了楊志新,在肺癌治療的發展上,恐怕還要再倒退數年。

爲什麼楊志新積極推動新藥臨牀實驗?這得回到30年前談起。

從被動引進新藥,到主動推臨牀試驗

30年前,楊志新32歲,那一年,是他擔任臺大血液科住院醫師的第四年,對於臨牀病症的診斷治療,已相當熟悉,無奈的是,即使熟稔教科書上的醫學知識,面對瀕危病患,卻常無能爲力。

楊志新忘不掉,那一年間,多位自己負責的血癌(白血病)病患,接連辭世。他每天巡房,除了如神職人員般,給予患者精神上的慰藉,再無他法。

但事實上,當年的血癌,並非無藥可醫,而是臺灣沒有引進。「那是醫師最大的痛,」他清晰記得,當年已有研究證實,「改良型維生素A」能治療白血病患者,爲病人求藥若渴的他,於是向臺大高層打探,有無引進新藥的可能,卻只換回一句:「現在沒有,就是沒有。」

楊志新解釋,三十多年前,臺灣醫界對引進新藥,態度非常被動,對新藥研發過程,也不理解。新藥的開用,往往不是源自臨牀的迫切性,而是藥廠發現,某藥品在臺灣有利可圖,遂對醫院展開推廣。

「如果未來,類似的狀況愈來愈多,怎麼辦?」楊志新回憶:「鄭永齊(中研院)院士告訴我,你要的答案,叫Regulatory science(法規科學),」楊志新解釋,所謂的法規科學,是一門如何發展新藥,證實其有效性、安全性的學科,若想接軌國際的未上市藥物,就必須瞭解這門學科。

30年前,癌症治療又以美國最爲進步,因此,楊志新的目標,開始轉向赴美進修。1992年,在醫學院多名教授的推薦下,楊志新遠赴華盛頓的「國家癌症研究中心」(NCI),追逐改變臺灣的夢想。

想不到,楊志新到中心報到時,馬上襲來震撼彈。「『法規科學』是國家訓練計劃,想進入計劃,還要有綠卡!」楊志新回憶,學習法規科學,即象徵擁有臨牀試驗的「制定大權」,背後攸關龐大商機及數億人的生命安全。

但都飛到美國了,豈能空手而歸?楊志新再次展現倔強精神,遂投入腫瘤內科實驗室,展開爲期一年的研究員生活。

在實驗室的優異表現,很快吸引到高層注意。留美的第二年,楊志新便受邀加入成爲NCI的腫瘤次專科培訓醫師。

「這輩子沒這麼苦過,」他回憶,當時每週工時超過一百個鐘頭,得幫4、50位主治醫師看病人,「每位醫師爲什麼這麼判斷、怎麼給藥,通通都要學。」

但這段經歷,也帶給楊志新啓發。「當年臺灣醫師,都是照着教科書做,但NCI沒有教科書,因爲教科書就是他們寫的,他們所做的臨牀試驗,就是未來醫學。」這份觀察,也讓楊志新看見臺灣當時的困境:過度依賴經驗法則,卻對知識的建立過程陌生。

建立標竿,得憑藉對頂尖科學的追求。1990年代,正逢「高劑量化療」在美國問世,相關的臨牀試驗,也讓楊志新有了參與的機會。

當年,臺灣知名癌症學者陳映雪爲了治療乳癌,便決定赴美接受高劑量化療,楊志新正是當時共同參與的成員之一。

治療期間,由於骨髓移植,導致免疫力降低,陳映雪曾一度意外感染、高燒不止,命懸一線。30年前,若是臺灣臨牀發生此況,除了施打抗生素,等待奇蹟,幾乎別無他法。

面對如此棘手病況,NCI團隊冒着幾乎沒有血小板的風險,做支氣管鏡檢查,並從中抓出細菌、分析菌種,最後用特殊抗生素治療,成功改善陳映雪的病況。

有了在臨牀研究的大量實務經驗,也讓楊志新終於在1995年,如願參與「法規科學」的訓練。回顧在美國短暫卻紮實的經歷,讓他在追求醫學的創新上,更爲篤定。

帶回新思惟,臺灣癌症醫療接軌國際

1995年,楊志新學成歸國,加入方成立兩年的臺大腫瘤醫學部,NCI的訓練,讓他化身臺灣臨牀試驗制度化的關鍵推手。

曾在美國癌症研究中心學習,又時任臺灣醫學中心臨牀試驗主持人的楊志新於是被國際藥廠器重,擔任多項新標靶藥物的試驗主持人,協助串連全球多家醫學中心, 成功多次改寫肺癌的治療準則。

例如他主導的「妥復克」完成臨牀試驗後,便破天荒地領跑全球,率先在臺灣展開使用,成爲臺灣接軌國際的一大里程碑。曾經,有病人向楊志新問起登報的國外新上市藥物,臺灣是否也有,楊志新笑着回他:「這款藥,五年前你就吃過囉!」

從一介內科的小醫師到癌醫院長,從1991年決心要治癒白血病算起,時間長河橫跨超過30年,如今,楊志新能揚眉吐氣地說,臺灣在癌症治療上,絕不輸給任何國家。

楊志新

年齡:62歲

現職:臺大醫學院附設醫院癌醫中心分院院長

學歷:臺大臨牀醫學研究所博士

經歷:臺大醫學院腫瘤醫學研究所所長、美國國家癌症研究中心腫瘤內科部臨牀醫師

專長:腫瘤醫學、癌症新藥研發、肺癌精準標靶治療研發

本文作者:蔣濬浩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11月號437期》)

《遠見雜誌11月號43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