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精選》故事改變思維

故事改變思維。(圖/讀者雜誌提供)

我有個老鄰居,爲人非常精明。當聽到一些老年人上當受騙的事情時,他覺得那些事絕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但是有一次,他花了好幾千元買回一堆無用的保健品,事後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他說,那天他參加了一個短途旅行團,結果被帶到某家公司。接待他們的據說是這家公司的創始人,創始人動情地講述了自己艱苦創業的故事,以及當公司面臨生存危機時自己如何堅定地選擇了堅守誠信…最後這個創始人當場表示,要用史無前例的優惠價格來回饋社會。當這些感人至深的故事講完後,所有人都愉快地掏了錢。

當閱讀一些容易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文章時,我們會發現一個特點,這些文章不管講什麼,都會有一個讓人難忘的故事。故事的作用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喬治‧阿克爾洛夫說:「人類的心智構造決定了我們在敘述一系列具有內在邏輯和動態變化的事件時,可以將其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因此,人類之所以產生動機,是因爲我們經歷了一些故事,這些故事給了我們啓示併爲動機勾勒出藍本。」

人類的思維模式是以故事爲基礎的,以至故事如此重要。有這樣一個實驗,一組志願者成爲一起模擬謀殺案的陪審團成員。和其他審判一樣,控辯雙方要分別陳述自己的觀點,然後受試者分析這些觀點,做出被告是否有罪的判斷。

剛開始,有63%的人認爲被告有罪。然後實驗稍加改變,這次控方可以講一個故事,而辯方只能利用證人來反駁控方的指控。控方揭示的事實和之前的完全相同,只是事實的呈現形式發生了變化。

控方按照故事情節,有條不紊地敘述事件的過程,你可以想像這個情節就像電影《律政先鋒》一樣,控方檢察官滔滔不絕地講述着故事,而辯方只能依靠證人和證詞對故事中的事實進行反駁。儘管所有的事實並沒有發生改變,但這次認爲被告有罪的陪審員比例已上升至78%。

現在讓我們交換雙方的角色。辯方成爲講故事的一方,而控方只能依賴證人來陳述觀點。一切都扭轉了,認爲被告有罪的陪審員僅有31%。

這個實驗向我們揭示了驚人的一幕:僅僅因爲故事的敘述者不同,認爲一個人一級謀殺罪成立的陪審員比例就發生了近50%的變化。

故事還很容易扭曲我們對事物概率的認識。假如你想購買一輛車,權威的調查報告顯示這款車的故障率很低,質量表現堪稱優秀。剛好你的表弟就開着這款車,於是你向他詢問車的質量如何,他給你講了一個故事:在他去見某個重要客戶的時候,忽然剎車出現了問題,車直接撞到了前面卡車的後擋板上。不但這個訂單泡了湯,汽車的衝擊力還使他的肋骨骨折。聽完這個故事,你還想買這輛車嗎?

接下來的實驗來自醫學領域。在這個實驗中,首先告知參與者某種藥物治療的效果,既往病例有30%~90%的治癒率,這叫作基礎比例信息。同時,參與者還會聽到一個關於治療的故事。

在積極版本的故事中,一個名叫帕特的病人使用該藥物治療後效果良好,身體的腫瘤消除了。醫生確信疾病不會復發。經過一個月的後續治療,帕特基本恢復了健康。

還有一個消極版本的故事:帕特使用該藥物治療後效果不理想,腫瘤沒有完全消除,疾病復發了。經過一個月的治療,帕特不僅喪失了行走能力,還失明瞭。

理性的參與者應該以藥物的治癒率來考量是否選擇這種治療,然而故事改變了人們的思維。當被告知藥物有90%的治癒率後,聽到積極故事的人有88%願意接受該藥物治療,而得知消極故事的人只有39%願意接受該藥物治療。

另外,當被告知藥物的治癒率爲30%時,得知消極故事的人,只有7%願意接受該藥物治療,而聽了積極故事的人,仍然有78%願意接受該藥物治療。

故事的力量如此強大,以至實驗參與者完全忘記了基礎比例信息。

(洛嵩/摘自《今晚報》2023年2月11日,圖/楊樹山)

本文作者:岑嶸

(本文摘自《讀者雜誌5月號》)

《讀者雜誌5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