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營養這樣吃 把握原則3+1

胎兒在母親體內即是生命的起點,而媽媽的營養關係着寶寶的健康。(示意圖/ Shutterstock )

胎兒在母親體內即是生命的起點,而媽媽的營養關係着寶寶的健康。從懷孕到哺乳,媽媽和寶寶關係十分密切,寶寶生長髮育所需的營養幾乎完全依賴母親供應,然而孕期的營養亦是哺乳期成功的基礎,因此媽媽的身心健康及飲食非常重要。

根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106~109年),發現育齡婦女(15~49歲)營養狀況不佳,有貧血及營養素,如維生素D、葉酸與碘不足的情形,這些營養素都與新生命的孕育有關。大多數女性在懷孕前和懷孕期間都沒有達到健康營養和體重的建議。身爲營養師經常被問到孕期健康飲食應該是什麼樣子?正確來說應該是「吃得更好,而不是吃得更多」。

把握原則3+1

平日飲食以各種營養豐富的天然食物爲基礎,包括新鮮水果、蔬菜、全谷雜糧類、豆魚蛋肉類、乳品類及含有omega-3脂肪酸的健康油脂(堅果和種子)等,避免品質差的食物和過度加工的食品。

•「葉酸」:每日建議攝取量爲600μg,常見且富含葉酸的原型食物有深綠色蔬菜(菠菜、莧菜、茼蒿、青花菜等)、豆類(鷹嘴豆、黑豆、黃豆)、蛋和肝臟(雞肝、豬肝)等。

•「碘」:每日建議攝取量爲225μg,烹飪時可選用含碘鹽,每天不超過6克,並適量攝取含碘食物,如海帶、紫菜等海藻類蔬菜。有甲狀腺相關疾病的人應先諮詢醫師。

•「鐵」:每日建議攝取量爲15mg,至懷孕後期(第7~10個月)則需增加至每日45mg,可自富含鐵的食物如紅肉(內臟、豬血、牛肉)、深綠色蔬菜(藻類、紫菜、紅莧菜)、豆類(豆乾、豆腐)等攝取。

•「維生素D」:每日建議攝取量爲10μg,主要經由曬太陽透過皮膚上產生,故建議在不塗抹防曬及不包得密不透風的情況下,避開陽光較強的時段(上午10點至下午2點),每週2~3次,時間約10到20分鐘。若無法透過日曬獲取維生素D,建議多食用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魚、蛋、乳品及蕈菇類(黑木耳、香菇)等。

懷孕三期健康吃,輕鬆自在少煩惱

• 懷孕初期(第0~3個月):幫助寶寶神經管發育

初期是胎兒分化期,切記要均衡飲食,體重部分僅需增加1~2公斤,要注意多吃綠色蔬菜、選用含碘鹽及適量攝取含碘食物、適度日曬及食用當季新鮮食材、避免含有咖啡因的食物(咖啡、茶、可樂等)。

重點營養素:葉酸

從計劃懷孕前3個月至整個孕期都可以補充葉酸,每日600μg,足夠的葉酸可以幫助寶寶神經發育,避免神經管缺陷。除了營養補充劑外,天然食物中也可以攝取到葉酸,建議每日攝取3~4份綠色蔬菜(煮熟約1.5~2碗)加上2~3份水果(一份約拳頭大小),也可每日食用一顆雞蛋,除了補充葉酸也能增加蛋白質攝取。

• 懷孕中期(第4~6個月):幫助寶寶骨骼生長及牙齒健康

胎兒發展迅速,此時期開始每日需增加300大卡的熱量攝取,才能滿足胎兒生長所需,份量大約是多半碗飯、1份豆魚蛋肉類(一個手掌心)、半碗煮熟的蔬菜以及一碗水果。維持均衡飲食,建議以食補爲主,並且應小心控制體重,以增加3~6公斤爲限。

重點營養素:鈣

整個孕期其實都需要足夠的鈣質,需求量爲每日1,000mg。因爲胎兒成長需要從媽媽身上攝取鈣質,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及鈣質,才足以維持媽媽的健康及寶寶所需,也可以避免媽媽發生抽筋不適,並維持血壓恆定。攝取來源包含乳製品、小魚乾、豆腐、黑芝麻、藻類、麥片等。此外,也別忘記攝取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C、維生素D等有助於鈣質吸收。

• 懷孕後期(第7~10個月):增加血液容積提供足夠養份

後期準備迎接新生命的來臨,這時期寶寶成長速度加快,且需要預先儲存出生至4個月前體內的鐵質,加上媽媽分娩時也會有鐵質的耗損,因此鐵質的攝取相當重要。另外,此時期仍應繼續維持均衡飲食,建議此階段體重增加不超過7公斤爲宜。

重點營養素:鐵質

懷孕期間鐵質需求量爲15毫克,在後期增加至45毫克,足夠的鐵質可以協助紅血球攜帶氧氣,將養分運輸給胎兒,維持寶寶的智力發展、免疫力。鐵質可以從紅肉、內臟、深綠色蔬菜、豆類中攝取。另外維生素C可以幫助鐵質吸收,因此可以適量攝取柑橘類水果,不但能增加鐵質的吸收,豐富的膳食纖維、其他營養素也是孕期不可或缺的,但要避免馬上喝茶及牛奶,以免裡頭的營養成分會阻礙鐵質吸收。

本文轉載自臺大醫院雲林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