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文蛤大量死亡 漁民邊撈邊流淚盼建立養殖SOP
雲林縣文蛤大量死亡,漁民盼建立養殖SOP因應極端氣候。(張朝欣攝)
雲林縣沿海地區今年4月起文蛤出現大量死亡情況,收成不到2成甚至全軍覆沒,相關單位研判與氣候異常有關,曾拿下多次文蛤比賽冠軍的臺西文蛤王李宗燦13日表示,除了天候影響,也可能與弧菌增生有關,希望漁政單位能針對天候、弧菌等禍因,設法研擬一套文蛤養殖SOP。
雲林沿海臺西、口湖、麥寮、四湖等鄉鎮,4月起文蛤陸續死亡,先是蛤苗暴斃,後來成蛤也無法倖免,漁民眼睜睜看到文蛤殼堆積如山,邊打撈邊流淚,直嘆一整年的心血都沒了,經雲林縣政府與各級民意代表爭取,農委會已同意發放天災救助金,讓漁民減少一些損失。
李宗燦表示,他採用科學養殖方式,以益生菌配合生態池,主要養殖物爲文蛤、沙蝦、草蝦,另有蝨目魚、黃錫鯛、金錢魚等工作魚,形成1個養殖生態,這幾年收成率都在7成以上,但今年只有5、6成,是例年來最低的1次,除了極端氣候影響,不少漁民也推測可能是弧菌感染造成的。
李宗燦說,農曆2、3月正值文蛤產卵期,水質很容易受污染,加上天氣不穩定,弧菌滋生很快,今年文蛤池水的弧菌濃度相當高,猜測原因也與極端氣候有關,文蛤若感染弧菌,不會馬上死亡,而是陸續死亡,這與今年的情況相符合。
李宗燦指出,面對極端氣候的威脅,漁民長期依賴的經驗已無法因應,希望漁政單位能設法訂定出一套文蛤養殖SOP,協助漁民以科學方式養殖,即使不能完全避免死亡,也能減少死亡率。
農委會水試所提到,今年文蛤死亡與氣候變化有極大相關,請漁民多注意氣候與魚塭水質變化,如發生死亡情形,一定要將死亡文蛤徹底清除,塭水與塭底土壤全面消毒後,再重新放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