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推永續農業!生物防治與碳匯技術助陣
雲林縣褒忠鄉公所9日在農業經營專區舉辦「農業技術觀摩會」,利用生物防治減少農藥使用,以及透過生物材料敷蓋等農耕技術,改善土壤有機質及碳匯潛力,推動農業永續發展。(褒忠鄉公所提供/張朝欣雲林傳真)
爲減少農藥使用,促進碳封存,雲林縣褒忠鄉公所9日在農業經營專區舉辦「農業技術觀摩會」,透過產官學合作,利用生物防治減少農藥使用,以及透過生物材料敷蓋等農耕技術,改善土壤有機質及碳匯潛力,進一步推動農業永續發展。農民表示鄉內玉米受到玉米螟啃食危害,導致產量減少,將嘗試應用寄生蜂來消滅玉米螟。
觀摩會於褒忠鄉農業經營專區新湖段示範田區舉行,由農業部、雲林縣政府指導,褒忠鄉公所與保證責任新湖合作農場合辦,展示創新生物防治及碳匯管理技術,吸引政府、學界與產業界關注,現場不少農民提問,對於新技術與新觀念很有興趣。
褒忠鄉鄉長陳建名錶示,活動中展示2大技術亮點,「食用玉米應用赤眼卵寄生蜂進行生物防治」,藉由寄生蜂作爲天敵,控制玉米螟的蔓延,有效減少農藥使用,保護農田生態。「開發玉米田區土壤有機碳匯管理技術」,透過低耕犁及生物材料敷蓋等農耕技術,改善土壤有機質及碳匯潛力,進而提升作物生產力。
新湖合作農場理事主席陳清山說,新湖農場透過實地應用赤眼卵寄生蜂技術,有效減少病蟲害對作物的影響;土壤碳匯技術則提升土壤的生產效能。未來農場將持續推廣友善環境的生產技術,造福更多專區農民及契作戶。
虎尾科技大學助理教授王進學提到,此活動進行食用玉米低耕犁及敷蓋農耕管理技術開發,在產量不受影響下,同時改善土壤田區有機質含量及有機碳匯能力,並結合生物防治技術,減少對農藥依賴,維持永續生態系統,這對未來應對氣候變遷及提升土壤碳貯能力也深具意義。
臺灣大學植物教學醫院植物診療師李宗翰指出,赤眼卵寄生蜂的應用,有助減少病蟲害對作物健康的影響,而應用土壤碳匯技術,能改善土壤結構與養分保留,對長期農業健康發展有顯著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