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開發碳匯 農業部與中研院㩦手創新淨零科技

中研院長廖俊智(左)及農業部長陳俊季17日簽訂雙方合作備忘錄。圖/農業部提供

面對淨零減碳的國際同儕壓力,臺灣沒有不積極跟進的可能。由於佔臺灣總排放量近五成的工業部門、以及牽涉人數最多的交運輸部門,支撐了臺灣經濟與生活的雙主軸,低碳排的農業部門進一步創造自然碳匯,達到碳抵銷的效果,是爲淨零減碳的最大貢獻者。

農業部部長陳駿季和中央研究院長廖俊智17日共同簽署淨零減碳科技研究推動合作備忘錄,雙方在既有合作基礎上,就專長領域致力於深化農業淨零減碳的科技研究合作。廖俊智強調,農業部門在臺灣有逾600萬噸的碳匯產出,可支援工業及交通部門,雙方也將共同建置自然碳匯監測、驗證方法。

廖俊智表示,大自然透過生態系的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轉換成無害但不易分解的形式長期儲存於森林、土壤、與海洋之中,形成自然碳匯(natural carbon sink),若能增加碳匯吸存總量,將可緩解全球減碳壓力,特別是對不易避免排碳的部門,是有效的補償方式。

農業部和中研院已有多項淨零科技研發成效案例,如高固碳狼尾草種植試驗、海藻近海養殖試驗等先導研究,17日簽署MOU意期未來將更着力於「增加自然碳匯」及「減少農業部門碳排」兩大目標,發揮各自優勢,循「創新研發X現場試驗」合作模式,加速基礎研究到實際應用的垂直整合。

農業部長陳駿季表示,農業場域包括森林、農田、海洋等可作爲自然碳匯綠碳、黃碳及藍碳彙集場域,亦是推動以自然爲本資源全循環零廢棄之空間,農業部積極推動「減量」、「增匯」、「循環」及「綠趨勢」四大政策主軸,力拚2040農業淨零。

陳駿季指出,既有科技還無法實現農業淨零,期望強化與中央研究院合作,探索創新農業淨零減碳科技及應用方案,並朝向「創新研發、落地應用」的合作方式,確保減碳、增匯、循環科技研發可落地應用,提供農業淨零解方。

中研院民國111年曾發佈《臺灣淨零科技研發政策建議書》,認爲農業部門除了農林牧業剩餘資源可利用,亦可妥善利用休耕或廢耕土地種植高固碳效率作物移除二氧化碳,增加自然碳匯達到碳抵銷之效果。此項建言,透過此次的MOU簽署加以落實。

中研院該建議書指出,目前我國耕作地約有79萬公頃,其中約22萬公頃屬於短期休閒地,還有約5萬公頃屬於無耕作的長期休閒地,在不影響糧食生產安全及生態的前提下,應可利用約一半面積的長期休閒地種植生長週期短、且固碳能力較佳的草本植物,如狼尾草。狼尾草單位面積產量爲 250 公噸/公頃/年,因此2.48 萬公頃面積每年可生產620.5萬公噸,發電潛能46.5億度,可將之消化的發電裝置容量約須0.97 GW(以發電效率 30%估算)

此外,我國農業與廢棄物部門的2018 年碳排量合計約佔全國總排放量約3%左右,中研院指出,該比例雖不高,但土壤施肥、水稻種植等農業操作的排放佔比,卻是爲最大宗,近一半的農業部門排放量皆源自於此,加上廢棄物處理本身的排放佔比也很大,創新淨零科技研發改善這兩項目,將是農業減碳能否達標的關鍵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