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價走疲 長榮業績中止創新高

長榮7日公佈8月合併營收達574.42億元,跌破600億元整數關卡,年增14.83%,月減8.53%,爲史上第五高紀錄,歷史新高是今年7月合併營收達627.99億元;累計今年前八月合併營收爲4,660.65億,年增63.06%。

長榮指出,8月合併營收除受國際即期運價的影響外,近期歐洲地區主要港口罷工行動持續,各地塞港問題嚴重影響船期與船隊調度,影響整體營收效益。

事實上,貨櫃海運產業榮景高峰已過,上海出口集裝箱指數(SCFI)史上最高紀錄落在今年1月14日5,109.6點,對照最新數據,9月2日已降至2,847.62點,跌幅高達44.26%。

儘管SCFI已跌逾四成且無止跌跡象,但長榮直到8月合併營收才中斷創新高的紀錄,凸顯長榮經營團隊的經營績效、新船下水及歐洲線、美國線長約運價的貢獻。

此外,長榮預計年底前還有兩艘2.4萬TEU專營歐洲線新船將交船,主攻亞洲航線的2,500TEU船也將有四艘新船下水。

臺股貨櫃三雄中的陽明及萬海等兩檔股價7日頻頻創前低,長榮因減資六成進行股票換髮作業,7日~16日股價暫停交易,躲過股價修正的壓力。至於全球最大的貨櫃海運業者馬士基股價也難逃修正的命運,今年以來股價跌幅超過三成。

貨櫃海運產業從第三季延續到10月的傳統旺季今年已確定轉淡,緊接着年底前將進入歐洲航線一年一次長約換約季節,預料砍價是在所難免,2023年海運業者營運將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