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達快遞亂象:管理以罰代管 新政執行落地難

作者 |鄭皓元 閆嘉寧|實習生

主編 |陳俊宏

2023年韻達股份(002120.SZ)輿情不斷,在經歷年初快遞滯壓、快遞點老闆跑路的風波後,其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49.8億元,同比下滑5.17%,這也是去年快遞上市企業中唯一營收下滑的;但其利潤狀況不錯,實現歸母淨利潤爲16.25億元,同比增長9.58%;扣非淨利潤爲13.9億元,同比增長0.07%。

一位曾投資過韻達網點的業內人士向本站財經透露,韻達主要依靠站點加盟模式,對於站點的管理韻達總部基本採取的是以罰代管。面對消費者投訴韻達採取的是加盟商罰款,而上述罰款還存在層層加碼現象,部分網點通過信息不對稱的方式去約束或加罰快遞員。“韻達靠罰款一年營收就達幾個億”。

進入2024年韻達仍是風波不斷,義烏營業網點“快遞盲盒”涉嫌違法售賣退件的亂象目前仍未有定論。在今年一月新版《快遞市場管理辦法》實行後,黑貓投訴平臺顯示,其中近30天韻達投訴量達1158條,絕大部分快遞丟件、配送不及時、不送貨上門、私自放驛站等。不難看出,韻達對新規的執行並未到位。

財報顯示,2024年Q1在“通達系”中韻達業務增量位居第二,同比增長29.14%,但其單票收入下滑明顯,公司2024年一季度單票收入2.20元,同比下滑15.92%。

爭議下的韻達去年淨利16.25億元

2023年初,韻達曾曝出運營陷入混亂的消息,大量包裹滯壓配送延誤、網點關停、快遞員電話停機等問題引發大量用戶投訴。當時不少網友在社交平臺上“吐槽”,稱自己所使用的韻達快遞派件異常,客服也聯繫不到。有網友表示自己的韻達快遞到達網點一個月,卻遲遲不給派件,電話也打不通,投訴無果。還有網友表示,近期韻達快遞出現了丟件、卡件、送錯地址等現象。

公開報道顯示,2023年1月19日韻達在西安某快遞點倒閉造成快遞積壓超半個月,1月25日韻達武漢某快遞站老闆跑路千件快遞散落一地,2月5日有網友反應韻達快遞在自己未收到貨的情況下已顯示被簽收3天。面對洶涌輿情,2月12日晚,韻達速遞官微發佈應對“韻達停運”、“韻達倒閉”等傳聞的澄清公告,否認“網傳2000多個網點關閉”的信息,並表示,因春節後出現短期人手不足,造成個別網點派件延遲,已採取積極措施。

然後,事情並未到此爲止,後續韻達快遞“只運難達”、站點加盟商跑路致使快遞積壓的媒體報道縱貫了整個2023年,涉及區域幾乎覆蓋了整個中國。

亂象不斷涌現的同時,韻達的淨利潤卻保持了較好的增長。財報顯示,2023年,韻達實現營收449.8億元,同比下降5.17%;其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9.58%至16.25億元;但扣非淨利潤卻僅同比微增0.07%至13.9億元。

從營收結構看,其快遞服務、物料銷售和其他收入三大板塊營收均出現了下滑。其中,營收佔比達96.22%的快遞服務收入爲432.83億元,同比下降3.72%;佔比0.1%的物料銷售收入4571.84萬元,同比下降29.66%;佔比3.68%的其他收入16.54億元,同比下降31.42%。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韻達在業務量增長的情況下營收卻出現了下滑。期內,韻達完成業務量188.54億票,同比增長7.1%。然而其快遞服務業務收入同比下滑2.6%至446.11億元。主要是單票收入下滑所致,去年1-12月,韻達快遞單票收入從2.75元下滑至2.24元。除了1月同比增長4.96%,2月同比增長11.11%,3月至12月韻達快遞的單票收入從-2.32%、一路滑坡至-17.34%。

同時,韻達的毛利率和淨利率也呈現整體下滑趨勢,2023年其毛利率同比增長0.42個百分點至9.55%,淨利率同比增長0.5個百分點至3.67%。此前其毛利率還高達28%以上,19年毛利率大幅下滑53.07%至13.15%,20年後便降至10%以下;其淨利率也自19年開始下滑,從7.62%下滑至23年的3.67%。毛利率和淨利率俯衝式下滑的背後,是岌岌可危的盈利能力。

行業面看,韻達近三年營收常年穩居第二,但在“通達系”中業績遠遜色於中通和圓通。2023年,韻達營收規模雖在中通之上,但歸母淨利潤僅爲其的18.57%,毛利率也較其低20.81個百分點。而2022年以來,圓通的毛利率大幅上升,超越了韻達。

2021-2022年,韻達快遞業務量分別爲184.02億件和176.09億件,市場份額分別爲16.99%和15.92%,堅挺地保持行業第二。然而,2023年,其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7.07%至188.54億件,但市場份額卻被圓通反超,目前在三通一達中位列第三。

二級市場方面,截至2024年4月30日其披露最新財報,韻達收盤價報7.85元/股,而2017年1月18日正式借殼上市以來,其股價最高曾達60.73元/股。相較之下,已跌去87%。

韻達管理亂象:以罰代管 年罰金過億

然而,進入2024年,圍繞韻達快遞的爭議還在不斷加劇。今年4月,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焦點訪談》曝光了韻達義烏北苑營業網點“快遞盲盒”涉嫌違法售賣退件的亂象。據報道,部分網點私自將本應退回商家的快遞以“一元一斤”的價格進行售賣。隨後,義烏郵政管理局會同公安等部門連夜組織調查行動,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也就此約談韻達快遞總部上海韻達貨運有限公司。

關於該事件的後續進展,本站財經先後致電了義烏郵政管理局和浙江省郵政管理局,對方未予以回覆。

在此背景下,韻達2024年一季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111.56 億元,同比+6.50%;實現歸母淨利潤4.12 億元,同比+15.02%;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3.85 億元,同比+11.50%。公司24年一季度完成業務量49.42 億票,同比+29.14%,單票收入2.20 元,同比下滑-15.92%。

有分析指出,種種事件的背後折射出韻達在管理層級的缺位。據瞭解,韻達採用“樞紐轉運中心和幹線網絡自營、終端攬派加盟相結合”的網絡化運營模式。總部僅負責快遞分揀和幹線運輸,攬件和派件由加盟商負責,總部按區域分給加盟商,加盟商再統一將區域分割給不同的網點承包,最終形成多級加盟。

分產品看,中轉費和派費兩項營收佔比約89.83%,即韻達向收攬加盟商出售“通過自營樞紐轉運中心轉運、委派末端加盟商派件至客戶”的服務收取費用。即攬收量成爲了其主要營收。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韻達的營收結構出現了一些改變。其中,中轉費收入由234.02億元降至172.18億元,營收佔比也由49.34%驟降至38.28%;派費收入同比增長12.53%至231.88億元,佔比也增加了8.11個百分點至51.55%;面單銷售收入同比大增210.46%至28.45億元,佔比增加了4.39個百分點至6.32%。

由於總部掌握定價權和管理權,一級代理網點掌握轄區內網點的分包權和罰款權。日趨白熱化的價格戰導致各大快遞公司盈利能力承壓,這種壓力又會一層層傳導到基層網點和快遞員身上。隨着盈利能力走低,“以罰代管”向下傳導的現象也愈發嚴重。

在走訪中,多位韻達快遞服務站老闆向本站財經坦言:愛罰款、靠罰款營收成爲衆多加盟站點對韻達品牌的直接印象。“只要罰不死,就往死裡罰”。

有媒體報道指出,有人送了1個月韻達快遞居然要交13萬罰款,家住煙臺蓬萊區的高先生在網上反應他承包韻達快遞服務站一個月,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卻收到韻達公司13萬元罰單,他認爲快遞公司給他們的賬單中有許多罰款理由子虛烏有。

去年八月,有十年快遞經驗的項楠(化名)花50萬在鎮上承包了韻達的一級網點,起初網點攬收指標爲900票,接手兩個月後考覈任務量就從900票大幅上調至2975票,未完成的攬收任務按0.5元一票罰款。

項楠表示,自己曾因總部稱錯一批貨物重量不可申訴損失約19萬。據項楠回憶,其曾攬收一批實重2.2公斤裝的洗衣液,在運轉中心卻稱出部分貨品重量達3-5公斤。“總部規定重量差異在2公斤之內不能申訴,3公斤內和3公斤外的成本費幾乎相差2倍,這是霸王條款。“

項楠印象裡,其網點在當地口碑很好,平時一個月罰款僅一兩千,後因上述事件,她多次聯繫總部說明情況,希望重新覈算這批貨重量並退還錯收金額卻屢屢受挫。由於此事,客戶不敢繼續發件,網點因此無法完成考覈,當月她的網點罰款就高達四五萬,約佔營收六分之一,而其網點每月營收平均也就30萬。“總部都是以罰代管。我一個網點就錯收了十幾萬,全國有那麼多網點,韻達靠罰款就年入幾個億。”

項楠還無奈地透露,其從買網點到中間運營包括墊資買設備,投入了一百多萬,最後因爲韻達扣錯費不退還,拖着不處理,最終導致資金鍊斷裂,整個公司癱瘓。

加盟商趙前(化名)表示,“客戶打個電話諮詢就是投訴單,罰款100元;只要中心有發往網點的記錄,不管件到沒到,都是網點賠錢。即使在中心就破損的,中心不規範上報問題件,到了網點也是我們賠。此外還有各種簽收率考覈,不管網點距離中心多遠,總部一刀切考覈。(公司)在系統下直接罰款扣錢,不交也得交,欠費系統就沒辦法買面單發件了。”

一位韻達網點的投資人李曉(化名)也向本站財經透露,其剛接盤韻達時罰款曾高達十萬,後面經營熟悉了月平均罰款也有五萬左右。其入股韻達網點半年虧超80萬,只能及時止損。“現在快遞行業整體效益差,有網點持續虧損,主要是行業性的價格戰內卷;而快遞派費太低,整體1.25元左右,加上倉庫貨車等成本,難以支撐日常開支;以及嚴重人員流失等。”據他透露,其所在地區的韻達網點前後換了幾個老闆,每個都是年虧損200-500萬。

除了加盟商與總部的矛盾,快遞員也成爲了罰款機制中的收割對象。

據韻達某二線城市網點快遞員向本站財經透露,快遞員派費僅有8-9毛左右,如果寄存還要給驛站4-5毛。按此推算,即使一天派四五百件,收入也僅有200多元。此外,快遞員可能還會承擔遺失仲裁、破損仲裁等罰款,一個件罰款能達百八十元。

有業內人士指出,韻達加盟制快遞的罰款存在層層加碼的現象,部分網點通過信息不對稱的方式去約束或加罰快遞員,“說直白點就是一級壓榨一級,快遞員並不知道總部罰網點多少,比如總部罰網點5元,算在快遞員可能是20元、50元,甚至遇到過對快遞員罰款100元的現象。”

值得注意的是,2021-2023年,韻達的市場份額呈現下滑趨勢,分別爲16.99%、15.92%、14.28%。2022年中期其全國擁有3850個加盟商及29844個網點及門店(含加盟商),相較於2021年,半年減少43個加盟商和2430個網點及門店。2023年加盟商增至4,851個,網點及門店達9.3萬餘家。

高速擴張的加盟制逐漸面臨精細化管理難題。一位曾在韻達網點工作過的前員工透露,有網點存在拖欠工資、和員工籤勞務合同而非勞動合同的問題。有業內人士指出,“加盟制的模式,需要總部來保護加盟商,才能確保最後一公里的派件和收件正常運營。”

“通達系”行業單票價格集體“跳水”

一直以來,相比順豐,申通快遞、圓通速遞、中通快遞、百世匯通、韻達快遞被稱爲四通一達,簡稱“通達系”。

目前,“通達系”日子並不好過。2020-2022年,通達系的業務量分別佔據全國快遞業務的63%、63%、65%,快遞業務量及營收均呈現上漲態勢,但“通達系”的盈利能力卻差強人意。2021年,韻達和中通的淨利潤分別增長5%、9%,申通則由盈轉虧,此外,通達系負面消息頻出,如虛假簽收至包裹損毀及丟失、快遞員未經聯繫就將包裹放門口、驛站或其他存放點等問題不斷。圓通還一度陷入“45億信息泄露”的傳聞。

而這一切源自2019年下半年順豐發起的價格戰。當年順豐爲應對商務件增速下滑的挑戰,開始降低價格以及推出低端加盟業務豐網速遞,次年快遞行業的平均單價被打至10.6元,同比下降10.2%,創7年來最大跌幅。低利潤通達系全面承壓,2021年底極兔快遞收購百世匯通後行業進入短暫恢復期。直至順豐因供應鏈及國際業務大幅下滑選擇將豐網速遞出售給極兔併合作。極兔以低價策略站穩腳跟後並未提價,2022年-2023年上半年,極兔速遞中國業務的單票收入穩定在0.34美元左右,低於通達系此前的整體價格,價格戰的內卷再次開啓。

據瞭解,快遞行業的需求主要來自於電商件,據艾瑞諮詢統計電商件佔國內快遞的比例超80%,疫情進一步加深消費者對網購的依賴,讓線上滲透率攀升,直播行業的繁榮更加速助推了快遞行業的增長。電商件的來源主要分爲:阿里系、京東、拼多多、抖音和快手。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淘寶系仍佔中國零售電商市場約52%的市場份額,京東和拼多多分別佔20%和15%,剩餘市場則被抖音、快手等電商佔據。其中,京東有京東物流,拼多多有極兔快遞,通達系業務量則主要依賴於阿里。

爲搶佔市場份額,以價換量成爲通達系主旋律,價格戰中包郵、單票價格下調的成本全靠早期獲得的利潤支撐,同時菜鳥的倉儲和集貨能力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快遞成本,以韻達爲例,其單票成本從2019年的2.83元降至2021年的1.97元,通過在快遞公司上搭建數據系統,菜鳥在技術上爲通達系快遞帶來加持,但同時大部分利潤也被其侵吞,隨着合作深入,通達系快遞業務量已經與其深度綁定難以割捨。

行業賺錢能力滑鐵盧也直接反應在快遞單票價格上。公開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快遞行業的平均單價爲15.69元,2020年降至10.55元,至2023年再度下滑至9.15元,再創新低。華泰證券研報顯示,行業量價方面,2023年快遞行業件量同比增長19.4%,國內件均價同比下降4.5%。期內,韻達單票收入降幅最大,同比下降17.79%至2.24元;申通單票收入同比下降17.11%至2.18元;中通核心單票收入下降11.3%,即1毛6分,其中5分爲增量補貼;圓通單票收入同比下降6.71%至2.41元。

有分析指出,快遞單價連年下降也直接成爲上述韻達快遞加盟商跑路、快遞員拒絕上門送件的主要原因之一。

應對快遞新規的“潛規則”

2024年3月1日,新修訂的《快遞市場管理辦法》正式實施,快遞上門問題又成關注焦點。 3月至4月,快遞新規被曝落地實施不佳,大量包裹仍是直接放到菜鳥驛站。同時,快遞員叫苦連天,諸多菜鳥驛站老闆陷入轉讓潮。4月3日,國家郵政局相關人士稱,未經用戶同意將快件投遞到快遞驛站、智能快件箱等情況,仍時有發生。

黑貓投訴平臺顯示,截至目前,韻達快遞共有10.65萬條投訴,內容包括快遞丟件、配送不及時、不送貨上門、私自放驛站等,其中近30天投訴量達1158條,絕大部分仍是上述問題。不難看出,韻達對新規的執行並未到位。

有不願具名的快遞公司高管向本站財經表示,新政出臺後的快遞上門問題可能在部分邊遠地區比較嚴重,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應該不會出現”。

但事實並非如此,以北京市通州區華業東方玫瑰社區爲例,在這個號稱北京市通州區規模最大且距離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區只有5公里的社區,快遞新規實施兩個月後,“快遞上門”仍是一句空頭承諾。以郵政、申通、韻達爲首的快遞公司站點,會直接告訴用戶:這邊沒有快遞員,只有司機,他們只負責把快遞從站點拉到小區快遞驛站,具體派送需要聯繫快遞驛站。

更有意思的是,如果你查詢相關快遞的物流信息,在配送快遞員聯繫方式一欄,會直接留着快遞驛站的聯繫方式。

在網購成爲主流購物方式的當下,快遞行業不斷髮展壯大。快遞被放入驛站,成爲消費者網購過程中最頭疼的環節。數據顯示,在目前針對申通韻達等快遞公司的投訴中,問題出現最多的還是“未經用戶同意情況下,擅自將快遞放入驛站”。因上述問題還衍生出大量後續亂象,如快遞丟失、踩踏損壞、隱私泄露,甚至滋生社會矛盾、安全隱患等。

在網上,有用戶直言:“不送貨上門、不電話通知,這和改革開放初期,用戶需到固定郵局取件沒什麼區別。”這幾乎代表了所有用戶的心聲。

有韻達快遞員向本站財經透露,在快遞新政實施後,快遞行業也摸索出了應對新政的潛規則,目前不少菜鳥驛站老闆,以快遞員名義,與申通韻達等快遞公司合作對接,或快遞員直接開起菜鳥驛站,承包所屬區域快遞投送。兩種方式都是驛站自己去中轉站或所屬片區拉快遞,中間省去快遞員環節,並賺取其中的派件費。相當於驛站代替了快遞員的功能。該區域實際上沒有一名真正的快遞員,但驛站會將好幾份快遞員的人工成本直接賺走,同時還能賺取正常驛站收件的費用。“對於用戶來說,這和快遞新政實施前,沒有任何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