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產照護未完善 綠委憂少子化更惡化

民進黨立委黃秀芳、陳秀寳等人今舉行「孕產辛酸誰人知?漠視孕產照護,少子化只會更惡化」記者會,質疑臺灣孕產政策太過聚焦在胎兒健康,忽視孕婦的身體結構、心理狀態,恐使少子化惡化。(蔡雯如攝)

民進黨立委黃秀芳、陳秀寳等人今舉行「孕產辛酸誰人知?漠視孕產照護,少子化只會更惡化」記者會,質疑臺灣孕產政策太過聚焦在胎兒健康,忽視孕婦的身體結構、心理狀態,政府光靠補貼,無法鼓勵民衆生育,反而會使少子化狀況更惡化,呼籲衛福部重視並提供關鍵支持。

臺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理事長徐書慧說,臺灣現在的困境是女性連第一胎都不想生,若要改善,須由國家提供以家庭爲主體、公共化的產前教育,以家庭爲主體,提供全人服務,融合產科醫師、諮商師、物理治療師等不同面向的共照制度,讓孕產家庭能獲得支持。

婦產科醫師烏恩慈說,臺灣有充分健保制度,北市甚至有孕婦坐計程車的福利政策,但臺灣現狀的產檢制度,主要着重在胎兒的健康,漠視母體的改變,孕婦常會有許多身體狀況,像是恥骨痛、膝蓋痛等,又須面臨職涯發展選擇的困境,以及胎兒健康的焦慮,無奈現況的國家孕產政策是提供專業服務的人和有需求的人兜不起來,急需整合性的平臺和體系。

黃秀芳說,她作爲兩個小孩的媽媽,對於孕產照護有深刻體會,臺灣的孕產政策應該更加精進,我國女性接受產前教育相關課程的比例僅38%,伴侶接受產前教育課的比例更低,只有31%,政府應該協助產前教育課程或關注孕婦產後的身心變化。

陳秀寳說,根據統計,臺灣有5至8成的孕婦有產後憂鬱的症狀,產後憂鬱會影響到產婦心理健康,更會演變成自傷或傷人的行爲,爲母則強不是唯一的解方,現行制度對孕產婦的心理關懷是將窗口放進媽媽手冊,這是無效的,政府如何期待這些被難題環繞的孕產婦們,有餘裕自己接住自己。

陳秀寳呼籲,政府應將「孕產婦心理健康諮商」列爲第三孕期產檢與產後一個月的回診檢查項目,將前期評估已經憂鬱或高危險羣列爲密切觀察對象,再做電話追蹤或是轉請社工訪視。

新北市三重立委參選人李坤城說,0到6歲投入大量經費補助托育系統,但0歲之前的政策也很重要,希望國家能有更多資源挹注在生產教育課程上;桃園市立委參選人劉仁照說,副總統賴清德提出的國家願景分項政策「0-22歲投資未來世代」,關鍵字就是投資,不單單只是補助金錢,更重要的是精準、周全地補助,推出完善的政策措施,才能建構好的孕產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