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桂邊界放養的牛羊有了“身份證” 廣東封開實行“一物一碼”化解牲畜權屬糾紛

山高任牛跑,粵桂交界處的廣東省肇慶市封開縣羣衆再也不必爲牛羊歸屬問題鬧糾紛了。近日,封開縣大玉口鎮羣星村的13頭牛,率先佩戴了專屬“身份證”。這是粵桂邊界第一批戴上“身份證”的大型飼養牲畜。

給牛配發“身份證”這件事,還得從去年的“法官斷牛記”說起。

“我的牛走失1個多月了,後來發現在封開吳某的牛羣裡。我要求吳某返還我的牛。”2023年9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蒼梧縣沙頭鎮龍科村的鐘某到封開縣人民法院南豐法庭起訴該縣大玉口鎮羣勝村的吳某。

由於鍾某並未提供任何可以證明牛隻權屬問題的證據,南豐法庭庭長黎英便聯繫大玉口鎮司法所所長錢殿瑜,一起走訪當地飼養牛隻的村民,又到羣勝村向村委會和農戶調查情況,試圖通過“找媽媽”或者“老牛識途”的方式確定牛隻權屬。

黎英與錢殿瑜在調查中發現,當地農戶都是以放養的方式飼養牛隻,而大玉口鎮羣勝村正處粵桂邊界,牛羣幾乎每天都自由“出省”,甚至與異地牛隻共同生活和繁衍,牛羣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況並不鮮見。通過動物本能的“認親”方式行不通,做DNA鑑定也只能確定“宗親”關係而非“親子”關係。

隨後,黎英與錢殿瑜聯合蒼梧縣沙頭鎮政府先後3次到鍾某和吳某家中調解糾紛,均無果而返。眼看着牛一天天長大,黎英只能依據現有證據,裁定駁回鍾某訴訟請求,肇慶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維持原判。

判決雖已作出,但黎英的心並沒有放下。

“我只是依據法律事實去判,但問題還沒真正解決,這頭牛事實上屬於誰,誰都無法確定。”黎英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縣法院分管副院長樑達明。

“那我們就想辦法防止類似的矛盾發生。”樑達明說。

從去年10月開始,樑達明和黎英走訪了南豐法庭下轄3個鎮22個行政村,3次到廣西蒼梧與賀州調研,4次到本縣農業農村局等部門瞭解情況。

調研中發現,關於飼養動物權屬爭議的問題各鎮各村都時有發生,雖然起訴到法院的糾紛極少,但村委會幹部們卻紛紛訴苦,稱這類糾紛太難處理了,還有牛隻撞傷人的,也無法知道“肇事牛”是哪裡來的。

如何預防飼養牲畜權屬糾紛的發生?只有依靠科學的管理方式。

“建議實行‘一物一碼’,通過爲放養動物定製二維碼的方式記錄動物權屬和身份信息,引導、幫助我縣省際邊界農戶科學管理養殖動物,防止動物放養走失和動物傷人等糾紛。”根據調研情況,封開法院形成了調研報告,主動向當地黨委彙報了粵桂邊界大型牲畜飼養糾紛治理情況,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司法建議。

封開縣委政法委高度重視該項工作,依託“1+6+N”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系,結合封開法院向縣農業農村局和相關鎮街發出的司法建議,組織縣農業農村局對司法建議進行研究,並推進加強飼養動物建檔管理和建立聯防聯調網格等舉措。同時,組織地處粵桂邊界的鎮街對大型飼養動物進行摸排,並向農戶徵集關於推進飼養動物建檔管理的建議。

封開縣素有“兩廣門戶”之稱,粵桂兩省區民間生活、經濟交往密切,爲了共同打造好“粵桂一家親·省際睦鄰廊道”,封開法院又向蒼梧法院發去《關於“粵桂一家親”基層協調治理的函》。收到函後,蒼梧法院隨即參照封開法院的做法,向當地農業農村局和有關鎮街發出司法建議。

經過近半年的調查研究,封開縣第一批大型飼養動物“身份證”終於製作出來。目前,該縣大玉口鎮作爲試點已着手“身份證”的“配發”,在每一頭飼養牛的耳朵上釘上標識,並不斷完善牛隻信息數據庫。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